分享

辨证治胃效果好

 老子传人 2014-03-13
辨证治胃效果好

冬春季节是胃病(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肠炎或溃疡病)的多发时期。中医治疗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病程时间较长、体质虚弱者的效果更好。中医治疗胃病主要采用辩证分型论治方法。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
1.气滞型:多见于西医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症状:胃痛(常向肋间、腰背部或上下窜痛)、恶心、呃逆、嘈杂、吐酸水、食后作饱等。治疗:以四逆散或逍遥散为主:柴胡10g、当归10g、白术10g、白芍15g、茯苓15g、甘草10g、薄荷6g、枳壳10g、蒲公英30g、黄连8g,并随症加减。
2.火郁型:多见于西医中的慢性糜烂性胃炎。主要症状:胃痛以早上、午前为重,胃内烧灼感,嘈杂、吐酸,食后即消,总觉得吃不饱。治疗:以化肝煎为主:丹皮10g、枝子10g、青皮10g、陈皮8g、白芍15g、泽泻10g、浙贝母10g、蒲公英30g、黄连10g、甘草10g、并随症加减。
3.胃寒型:多见于西医中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程较长者,主要症状:吐酸水或清水,夜间疼痛较多,进食生冷食物或受寒加剧,或隐隐疼痛按压觉得减轻,饮食不消化或肠鸣腹泻。治疗:黄芪建中汤为主:黄芪15g、白芍15g、桂枝10g、姜半夏10g、砂仁6g、木香10g、茯苓15g、甘草8g,并随症加减。
4.胃阴虚:多见于西医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症状:食欲减退、饮食量少,食后即饱胀、痞闷难消或隐痛,手足心热,对寒热都敏感。治疗:以一贯煎为主: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0g、石斛10g、乌梅15g、山楂15g、谷芽20g、麦芽20g、枸杞子10g、川楝子8g、旋复花20g,并随症加减。
上述证型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临床往往存在兼症,所以还必须因人因时因症加减药物,才能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