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笔记(十四)王阳明的花

 libraryowner 2014-03-14

1、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创办“阳明书院”而被称为“阳明先生”。它的主要哲学著作是《传习录》和《大学问》,后人将他的思想材料编为《王文成公全书》,共37卷。他是明代理学中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明代哲学“心学”运动的代表人物。

2、《传习录》: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何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恰知此花不在你心之外。”

3、宋明时期的理学与心学将儒家学说条理化、系统化和哲学化,吸收了禅宗的精髓与老庄思想,适应了时代精神需求,振兴了儒学。在那场复兴孔孟学说的宋明理学运动中,明代大儒王阳明是一个及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4、朱熹是主观唯心主义,王阳明是客观唯心主义。通过艰难的思想寻求,在忧患中的王阳明总结出自己的理论。“龙场悟道”后,他得出了“圣人之道,我性自足”的结论。他要构筑“致良知”的堤坝,“存天理,去人欲”,拯救人心和社会。诸相非相,花亦花,花非花,花即人心中的“心花”,若无人心的感知也就无花。在这里,无限的宇宙也便是人心,后来王阳明把它解释为“灵明”。他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在他看来,这种灵明亦是人们胸中点燃的一盏恒照的良知之灯,是战胜私欲后的“道心”,又是与人们感悟的血肉之躯相联的。

5、王阳明经过苦苦思索,提出“心即理”的看法。也就是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立诚”,“格其非心”。他费了很大的力气追究,从孟子的《尽心上》找到了“良知”一词,这是要超越人的私心、血肉心、有限心,而具有天然品格的无限心、恒照之心,也就是“天理”所在。

6、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与人漫谈中国哲学史时,曾经概括总结王阳明的思想:人有“初一念”和“次一念”。“初一念”是善的,是为人的,便是良知;“次一念”是恶的,是为己的,也就是私欲念。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生的,是天然的意念,是不学而有的。由此发出的行为即“天能”、天然的良能。“良知”包括三纲五常的伦理,亦包括人的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等道德观念。

王阳明分析人们的心态,一方面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是众人相同的;另一方面又说“愚夫愚妇”的“次一念”太重,“厉害念”太大,个人欲望太多,难以保持“良知”。

他提出“致良知”的方法,即“存天理,去人欲”。也就是不能用“次一念”去压倒“初一念”,不能用厉害念压倒是非念。把个人的私欲去掉了,方可保住“良知”。

他还提出“知行合一”说,不赞成朱熹的“知先行后”的理念,认为知而不行,则是不知,知与行是不能分开的,是合一的。

7、晚明哲学思潮中发展的“左派王学”泰州学派,继承王阳明学说的某些重要方面,更激烈地反对程朱理学的教条格套化,企图将天理、良知、圣学等普及为野闾百姓的“日用之学”。他们活跃在贩夫走卒中,源自于农工商贾间,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嬉戏笑舞就是功夫”,“满街都是圣人”等,将王学中包含的反传统和个性解放的因素充分发展起来,对传统伦理道德基础形成了冲击,造成了“非明教所能羁绊”的形势。

8、泰州学派后来的发扬者李贽,也曾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强烈影响,但他的思想更是有新的时代特征,具有个性解放意识,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他反对只能以孔孟之学为思想标准的文化垄断现象,提出“是非无定论”,还有“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的主观真理论。

他还从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中挖掘创造了“童心”说,且反其意而用之。王阳明的“良知”是“天理”的人格化,而李贽的“童心”却是并无“天理”熏陶的真诚之心,这是冲击礼教束缚的某种个性自我的觉醒。

9、嵇文甫先生在《晚明思想史论》里认为,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后来是晚明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其反抗程朱理学因袭墨守的流弊,从里面“处处看到一种自由解放的精神,处处是反对八股化的道学”,“一扫二百余年蹈常袭故的积习,而另换一种清新自然的空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