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质 无色结晶,熔点约136℃,蒸气压为26.7μPa,不易燃。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3毫克/升,在丙酮、苯乙酮、苯甲醚为300克/升,二氯甲烷为500克/升,乙醇中为25克/升,在苯中200克/升。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原药有效成分含量大于95%。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由有效成分、助剂和载体等组成。外观为浅黄色粉末,假比重0.2~0.5,润湿时间小于2分钟,悬浮率大于70%,能与多种农药相混。遇碱性物质不稳定。 毒性 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扑海因属低毒杀菌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500毫克/千克,小鼠急性经口4000毫克/千克,大鼠、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4小时急性吸入LC50大于5.16毫克/升。对眼睛、皮肤无刺激和过敏。狗3个月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2400毫克/千克(饲料中),小鼠18个月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为160毫克/千克(饲料中1250毫克/千克),大鼠24个月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为25毫克/千克(饲料中500毫克/千克),大鼠三代繁殖试验无作用剂量为500毫克/千克(饲料中)。扑海因对大鼠和兔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对繁殖功能亦无作用。本产品也没有遗传毒性和食品富集作用,因此,无累积中毒的潜在危害,也没观察到对动物的神经毒性。 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000毫克/千克,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 制剂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悬浮剂,25.5%扑海因油悬浮剂 作用特点 扑海因是一种广谱性触杀型保护性杀菌剂,但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既可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及产生,也可控制菌丝体的生长,即对病原真菌生活史中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影响。在生化上,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晨,异菌脲能抑制蛋白激酶。因此,控制许多细胞功能的细胞内信号,包括碳水化合物结合进入真菌细胞组分的干扰作用。 适用作物 柑橘、苹果、梨、杏、樱桃、桃、李、葡萄、草莓、大蒜、葱、玉米、小麦、大麦、水稻、甜瓜、黄瓜、香瓜、西瓜、大豆、豌豆、茄子、番茄、辣椒、马铃薯、萝卜、块根芹、芹菜、野莴苣、园林花卉、草坪等。也用于柑橘、香蕉、苹果、梨、桃等水果贮存期的防腐保鲜。 防治对象 异菌脲杀菌谱广,可以防治对苯并咪唑类内吸杀菌剂有抗性的真菌。主要防治对象为葡萄孢属、丛梗孢属、青霉属、核盘菌属、链格孢属、长蠕孢属、丝核菌属、茎点霉属、球腔菌属、尾孢属等引起的多种作物、果树和果实贮藏期病害,如葡萄灰霉病、核果类果树上的菌核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斑病、番茄早疫病、草莓、蔬菜的灰霉病等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应用技术 1.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春梢生长期初发病时开始喷药,10~15天后喷第二次,秋梢生长期再喷1次。每次用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50%扑海因66.7~100毫升(有效浓度333~500毫克/升)。 2.防治葡萄灰霉病 可在葡萄花托脱落、葡萄串停止生长、成熟开始和收获前3星期各施1次药,若花期前或始花期开始发病,可加施一次药,每次每亩用50%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0~100毫升(克)(有效成分30~50克)。 3.防治草莓灰霉病 于草莓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8天施药1次,收获前2~3星期停止施药。每次每亩用50%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00毫升(克)(有效成分50克),对水喷雾。 4.防治核果果树(杏、樱桃、桃、李等)的花腐病、灰星病、灰霉病 花腐病于果树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药。灰星病于果实收获前3~4星期和1~2星期各喷施药1次。灰霉病于收获前视病情情况施1~2次药。每次每亩用50%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6~100毫升(克)(有效成分33~50克),对水喷雾。 5.水果防腐保鲜 柑橘、香蕉、苹果、梨、桃等水果贮存期的病害,如蒂腐病、青绿霉病、灰霉病、根霉病等。将水果在25.5%扑海因油悬浮剂25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25%扑海因40毫升(有效浓度100毫克/升)中浸1分钟,取出后将水果表面的药液晾干,再包装。 6.防治番茄灰霉、早疫、菌核病和黄瓜灰霉、菌核病 在发病初期喷药,全生育期施药1~3次,施药间隔期7~10天。每次每亩用50%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50~100毫升(克)(有效成分25~50克),对水喷雾。 7.防治大蒜、大白菜、豌豆、菜豆、韭菜、甘蓝、西瓜、甜瓜、芦笋蔬菜灰霉病、菌核病、黑斑病、斑点病、茎枯病等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施药周期视病情而定,施药间隔期,叶部病害间隔7~10天,根茎部病害间隔10~15天,每次每亩用50%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6~100毫升(克)(有效成分33~50克),对水喷雾。 8.防治温室葫芦科蔬菜、胡椒、茄子等的灰霉病、早疫病、斑点病 在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天施1次药,连续施2~3次,每次每亩用50%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50~100毫升(克)(有效成分25~50克),对水喷雾。 9.防治油菜菌核病 在油菜始花期,花蕾率达20%~30%(或茎病株率小于0.1%)施第一次药,在盛花期进行第二次施药,每次每亩用50%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5~100毫升(克)(有效成分32.5~50克),对水喷雾。 10.防治水稻胡麻斑病、纹枯病、菌核病 在发病初期施药,可连续2~3次,每次每亩施用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66.7~100毫升(克)(有效成分33.3~50克),对水喷雾。 11.防治观赏作物叶斑病、灰霉、菌核、根腐病 可于发病性粉剂75.4~100毫升(克)(有效成分37.7~50克),对水喷雾。也可采用浸泡插条,即在每升水中含2~8毫升(克)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4克)的药液中浸泡15分钟。 在中国登记作物、登记号 登记作物苹果、番茄、香蕉和油菜(菌核病)。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悬浮剂和25%、5%扑海因胶悬剂的登记号分别为:PD64-88、LS98059和PD202-95。 在其他国家登记作物 草坪、花卉、苹果、梨、香蕉、草莓、葡萄、番茄、甘蓝、莴苣、芹菜、马铃薯、油菜、水稻、谷类作物、棉花等。 注意事项 1.喷药时不要吸烟或饮食,避免接触皮肤或眼睛,如已接触应马上洗净。 2.不能与腐霉利(速克灵)、乙烯菌核利(农利灵)等作用方式相同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 3.不能与强碱性或强酸性的药剂混用。 4.为预防抗性菌株的产生,作物全生育期扑海因的施用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在病害发生初期和高峰前使用,可获得最佳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