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蓝病虫害防治图谱(完整版)

 科技博物院 2018-08-21

霜霉病是甘蓝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地都有普遍发生。每年因甘蓝霜霉病为害造成的损失一般为10%—15%,发病严重时,损失可达30%。


        甘蓝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淡绿或黄色斑点,扩大后为黄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在相应的叶背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也为害叶球。 

【病原与发生规律】

        Peronospora parasitica称寄生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里、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留种株上越冬。翌春由卵孢子或休眠菌丝产生的孢子囊萌发芽管。经气孔或表皮细胞间侵入春菜寄主,春菜收后,病菌以卵孢子在田间休眠两个月后侵人秋菜。借助风雨传播,使病害扩大和蔓延。气温忽高忽低,日夜温差大,自天光照不足,多雨露天气,霜霉病最易流行。菜地土壤薪重,低洼积水,大水漫灌,连作菜田和生长前期病毒病较重的地块,霜霉病为害重。安徽省该病在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都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2—3年,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水旱轮作。适期播种,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早间苗,晚定苗,适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后及时排水。清除病苗,把病叶、病株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种子处理。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分钟;也可用53%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恶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 

        发病初期,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70%呋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57%烯酰·丙森锌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6%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76%霜·代·乙膦铝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福·福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发病普遍时,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687.5g/L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悬浮剂10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25%烯肟菌酯乳油800—1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2甘蓝炭疽病
        甘蓝炭疽病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中间白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略凹陷斑,常具有黄晕圈,天气干燥时病斑常开裂穿孔。叶柄发病常产生椭圆形或梭形褐色凹陷斑。

【病原与发生规律】

        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称希金斯刺盘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在田间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田间定植密度过大、通透性差、雨水较多、雨后易积水、管理粗放、经常缺肥、缺水、植株长势较弱发病重。

【防治方法】

        适当稀植,雨后及时清除田间积水,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间销毁。

        种子处理。用50%咪鲜胺锰络化合物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4%拌种,也可以采用2.5%咯菌腈浮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5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苯噻硫氰乳油1000—15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40%多·福·溴菌腈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7—10天l次,连续2—3次。


3


甘蓝黑胫病【甘蓝黑胫病病状】甘蓝黑胫病叶及幼茎上产生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初时褐色,后变灰白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重病苗很快死亡。轻病苗移栽后病斑沿茎基部上下蔓延,呈长条状紫黑色病斑,严重时皮层腐朽,露出木质部,后期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成株期发病,植株叶片萎黄,老叶和成熟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发病重时,植株枯死,自土中幼拔出病株,可见根部须根大部分或全部朽坏,茎基和根的皮层重者完全腐朽露出黑色的木质部,轻者则生稍凹陷的灰褐色病斑,其上散生小黑点,为害严重时全株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

Phoma lingam称黑胫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土壤或粪肥中的病残体上、或十字花科蔬菜种株、或田间野生寄主植物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虫传播,从植株的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播种带菌种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子叶及幼茎。发病后,病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可传播蔓延再侵染为害。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此病害潜育期仅5—6天即可发病。育苗期灌水多湿度大,病害尤重。此外,连作地块、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早春多雨、田间易积水、苗期光照不足、播种密度过大、通透性差、秋季雨天较多、雾多雾重、寒流来的早、氮肥施用过多、造成植株徒长都能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或进行水旱轮作。选择地势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进行高畦覆地膜栽培,施用腐熟粪肥,合理施用化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精细栽培,尽量减少伤根。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雨后排水。定植时严格剔除病苗。及时发现并拔除病苗。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

床土处理。每平方米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g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g或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10g,与10—15kg干细土拌成药土,1/3药土均匀撒施在备好的苗床表面,2/3药土覆盖种子。也可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浇苗床。

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种子重量的0.3%一0.4%的50%异菌脉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发病前期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8%恶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600—800倍液;80亿/ml地衣芽孢杆菌水剂500—75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防治1次。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丙烯酸·恶霉·甲霜水剂800—1000倍液;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80%多·福·福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0%福·甲·硫磺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防治1次。




4



甘蓝细菌性黑斑病




【甘蓝细菌性黑斑病症状】
甘蓝细菌性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生油浸状小斑点,扩展后呈不规则形或圆形,褐色或黑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重时病斑可联合成不整齐的大斑,引起叶片枯黄、脱落。

【病原与发生规律】

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ulicola称丁香假单胞菌叶斑病致病变种,属细菌。病菌在种子上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由气孔或伤口侵入。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病菌喜高温(25—27℃)、高湿条件,发病要求叶片有水滴存在;一般早春多雨或梅雨来的早、地势低洼、水肥不合理造成植株徒长、旺长或生长过弱、田间湿度过大、多雾、叶片露水较多较重。

【防治方法】

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施足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施,避免偏施氮肥。均匀灌水,小水浅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量0.4%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拌种。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

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47%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4000倍液;

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

20%噻唑锌悬浮剂600—800倍液;

12%松酯酸铜乳油600—800倍液;

25%络氨铜水剂400—600倍液;

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甘蓝菌核病甘蓝菌核病主发生在生长中后期,常从叶片茎基部或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常腐烂,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凝结形成黑色菌核。
【病原与发生规律】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地土壤中越冬或以菌核混在种子间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放射出子囊孢子,病菌借助气流传播,侵染为害。发病最适温度为20—25℃。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连续阴雨天多、雨后易积水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选择地势较平坦,通透性好不易积水的地块栽培,注意定植密度不可过密,加强肥水理,促进植株生长,雨后及时排除田问积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

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异菌脲悬浮剂800—1000倍液+25%戊菌隆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66%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50%多·菌核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1次。


甘蓝黑腐病甘蓝黑腐病幼苗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使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成株期多为害叶片,呈“V”,字型病斑,淡褐色,边缘常有黄色晕圈,病部叶脉坏死变黑。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

【病原与发生规律】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称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致病变种,属细菌。病原细菌随种子和田间的病株残体越冬,也可在采种株或冬菜上越冬。在种子上存活28个月左右,带菌种子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春季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或农事操作传播带到叶片上,经由叶缘的水孔、叶片的伤口、虫伤口侵入。最适感病的生育期为莲座期到包心期。连作地块;施用未腐熟农家肥;暴风雨频繁,易于积水的低洼地块,灌水过多;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性差,叶面结露多且结露时间长;肥水管理不当,导致植株徒长或早衰;害虫严重发生等情况下,都会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后深翻;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及时治虫,减少传菌介体。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

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3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

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600—800倍液;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田间发病普遍时要加强防治,可采用下列杀菌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30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l2%松酯酸铜乳油600倍液;47%春·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甘蓝黑斑病甘蓝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水渍状小点,逐渐变成灰褐色近圆形小斑,边缘常具暗褐色环线,以后向外发展形成浅色或浸润状暗绿色晕环,随病害发展,病斑呈同心轮纹,最后发展略凹陷较大型斑。空气潮湿,病斑两面产牛轮纹状的布黑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叶片枯萎死亡。

【病原与发生规律】

Alternaria brassicae称芸草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或冬贮菜上越冬。翌年产生孢子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借助风雨传播。在春夏季,侵染油菜、菜心、小白菜、甘蓝等蔬菜,后传播到秋菜上为害或形成灾害。病菌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土壤中可存活3个月,在土表层可存活1年秋菜初发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流行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阴雨天关系较大,此期如果连阴天较多,雨水较大病害就有可能流行。一般在甘蓝生长中后期,田间通透性差、地势低注、容易积水、管理粗放、缺水缺肥、植株长势差、抗病力弱、发病重。山东省4—5月和9—10月多雨季节都比较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

适期播种,适当稀植,应选择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地块种植,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生长期间注意配合施用磷、钾肥,适时适量灌水,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种子处理。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

发病初期,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70%丙森·多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4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8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7—10天喷l次。

发病普遍时,可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560g/L噻菌·百菌清悬浮剂800—1000倍液;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8.75%恶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50%甲基·硫磺悬浮剂800—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氢铜·福美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异菌脲·环己锌乳油900—1200倍液;50%甲·米·多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800倍液;60%琥铜·锌·乙铝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甘蓝褐斑病甘蓝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生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展后呈浅黄自色,高湿条件下为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小不等。有些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边缘为一突起的褐色环带,整个病斑好像隆起突出叶表。

【病原与发生规律】

Cercospora brassicicola称芸薹生尾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直立,无分隔。分生孢子无色,直或弯曲,针形或鞭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随种子越冬和传播。翌年越冬菌侵染白菜叶片引起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带菌种子可随调运做远距离传播。病菌喜温湿条件,一般重茬地、田间郁闭、通透性差、偏施氮肥、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光照不足、排水不良等发病重。

【防治方法】重病地进行2年以上轮作。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收后深翻土壤:高畦或高垄栽培,适期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季节。合理施肥,注意排除田间积水。

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拌种。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80%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000—6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1次。
发病较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1次。


介绍两个甘蓝的虫害~


甘蓝夜蛾虫        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欧洲、印度、朝鲜、中国等国家。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地均有发生。常成点片发生,可造成减产10%—50%。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群集在叶背啃食叶片,残留表皮。稍大渐分散,被食叶片呈小孔、缺刻状(图18—40)大龄幼虫可钻入叶球为害,并排泄大量虫粪,使叶球内因污染引起腐烂。

【形态特征】

成虫体灰褐色。前翅中部近前线有一个明显的灰黑色环状纹,一个灰白色肾状纹,外缘有7个黑点,前缘近端部有等距离的自点3个;后翅外缘有l个小黑斑。

卵半球形,表面具放射状的纵脊和横格。初产时黄白色,孵化前变紫黑色。

幼虫头部黄褐色,胸腹部背面黑褐色,腹面淡灰褐色,前胸背板梯形,各节背面具黑色倒“八”字纹。蛹赤褐色至棕褐色,臀棘较长,末端着生2根长刺,刺的末端膨大呈球形。

【发生规律】

在呼和浩特地区每年发生2代,华北地区每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每年以第1代幼虫和第3代幼虫为害较重,是发生为害盛期。第1代幼虫6月上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3代幼虫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出现。在辽宁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山东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害重。成虫对糖醋味有趋性。卵多产在生长茂密的植株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为害后分散,4龄后昼伏夜出,食物缺乏时有成群迁移习性。幼虫老熟后入土结茧化蛹。甘蓝夜蛾的发生往往出现间歇性暴发和局部暴发。

【防治方法】

有条件可以用防虫网进行栽培。生长期间结合管理,人工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为害叶片,集中处理。栽培结束后及时进几秋耕、冬耕可杀死部分越冬蛹。

糖醋液诱杀。可采用糖:醋:水为6:3:l的比例,再加入少量的敌百虫。

低龄幼虫抗药力差,可于3龄以前,选用下列杀虫剂或配方进行防治: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3000倍液+4.5%高效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5%丁烯氟虫腈乳油2000—3000倍液;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00—4000倍液;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00—3000倍液;15%茚虫威悬浮剂3000—4000倍液;5.1%甲维·虫酰肼乳油3000—4000倍液;25%灭幼脲胶悬剂2000—3000倍液;100g/L三氟甲吡醚乳油3000—4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2000倍液;10000PIB/mg菜青虫颗粒体病毒·16000IU/mg苏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喷雾,视虫情间隔10—15天喷1次。甘蓝小菜蛾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属鳞翅目,菜蛾科。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是南方各省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小菜蛾抗药性增强,为害日趋严重。
【为害特点】

以幼虫剥食或蚕食叶片造成为害,初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斑;3—4龄幼虫将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叶片呈网状。

【形态特征】参见大白菜虫害―小菜蛾。

【发生规律】参见大白菜虫害―小菜蛾。

【防治方法】参见大白菜虫害―小菜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