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问答大全八/转

 林中游 2014-03-14
201,刚在太极拳中是怎样表现的?
答:在太极拳中,运劲时为柔,方点为刚,运劲到落点是极强的刚。
202,柔韧是怎样解释?
答:软而有弹性。
203,和顺怎样解释?
答:中和之气,顺顺达达。
204,柔顺是怎样解释?
答:就是柔韧与和顺。
205,和是什么和,顺者应该怎样?
答:和者是心内中和之气,顺者流畅无滞。
206,什么是心内中和之气?
答:中丹田之气,中间之气,不偏不依之气。
207,松是怎样解释?
答:全身肢的筋皮肉骨,骨缝,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尤其是骨节的松开。
208,松和软有什么区别?
答:有着本质的区别。松是松柔,松中有弹性。软是疲软,是散。松是有掤劲的,软是疲踏无力的。
209,全身肢的松开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答:会产生弹簧劲,就是掤劲。
210,掤劲有什么用?掤劲和内劲是什么关系?
答:练拳习架,推手较技,都离不开掤劲。掤劲是太极拳的总劲。把意气贯入掤劲之中,就是内劲。
211,怎样练习掤劲?
答:首先催毁身上原有的僵劲,拙力,再通过全身肢的放长以达到产生掤劲。
212,练拳用意不用力的目地是什么?
答:通过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锻炼,逐步达到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虚至虚灵的高度境界。
213,人类的身体为什么会固有僵劲与拙力?
答:人类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举重拿重物,从而养成了使力的习贯。这种力用在练太极拳上就是僵劲,拙力。
214,拙力,僵劲有什么不好?
答:造成肌肉紧张,关节僵硬,筋韧不活,反应到太极拳中,练拳者会感到这儿不顺,那儿不适,周身难以协调。
215,初练太极者,应但首先解决什么问提?
答:催僵,去硬,求柔。
216,习练太极拳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答:三个阶段。即:1柔顺,2,沉着。3,虚灵。
217,习练太极拳的第一个阶段即柔顺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学习,模仿拳架的姿势,可以无心练,无意练,不表现劲别。
218,在习练的第一阶段里,应尽量做好什么?
答:把套路练协调,顺达,周身尽可能的放长身驱,松开骨节,伸拔皮肉,拉长筋韧。
219松沉入手求柔顺,它的全意是什么?
答:在练拳习架时,松开身上的骨节,筋韧,皮肉,并且有下沉之意,这样才有可能求的练拳者柔韧和顺达。
220,练拳时,除舌顶上,会阴内收,虚领顶劲三处有上提之意,其它部位是否都要下沉?
答:是的。
221,全部下沉主要有那些内容?
答: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沉髋,坐胯,落胯,敛臀,双肋下沉,横隔模下降等诸多要领。
222,欲刚先求柔,柔又是用松开的办法求,那么求轻是否就是求柔?
答:柔是全身肢的放长而来的,不是求轻,求轻是永远得不到柔的。
223,求轻会有什么后果?
答:求轻不会去掉身上的僵劲,而且是处处不敢出手,放不开手脚,并且会变的更为拘谨,会使神形意气涣散,神气因气势散漫而偏软。
224,求重会有什么后果?
答:求重就会使拙力,这样拙力和僵劲不但不能去掉反会更加严重,重起重落的练拳会导至血脉不通,周身迟滞。
225,松开是否仅仅是筋皮肉骨的松开?
答:不仅仅是。其身心也要松开放松。其间包刮1,表情放松,2,精神放松,3,体内放松,4身肢放松,5,呼吸放松。心里想着松,内在的心意松开,内外都要松开。
226,人体的节窍是什么?
答:是经脉的穴窍,经穴是内气流行最活跃的地方,最灵感之处。它位于人体的骨节之处,所以称它为节窍,它是内气进出骨髓之门。
227,意气贯注经穴的方法是什么?
答:是用头脑气想各个节穴。
228,意想节穴的结果是什么?
答:以意想穴,循窍而行,日日贯注,昼夜贯输,日久则筋韧,皮骨自然分离,骨关节自然开张,达到松开放松的效果。
229,意想节窍对内在的意气流行取什么结果?
答:在意想节窍的同时,内气也同时由节窍进入骨髓之中,节节贯注,而又出于骨髓,充于肌肤,通过经络达四梢。
230,松沉入手求柔顺的目地是什么?
答:是习练太极拳去拙力,去僵劲进入柔顺阶段培养柔韧内劲的关键所在。
231,太极拳中的放劲,劲是从那里来的?
答:它是由足根盘旋至膝,到腿,到胯,到腰脊,至肩到肘,到手。
232,如果想使劲完整一气地节节贯串起来,达到整体劲的一气呵成,应当怎样做?
答:就要在习拳练架时,要做到以腰脊为主宰,腰脊带头,腰脊为中心环节,并且要由腰脊带头下的上动下随。
233,要做到上动下随,关键是什么?
答:腰脊带头,内外合一,周身一家。而要做到这一点,腰脊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是关键。
234,如果不用腰脊带头会有什么后果?
答:会呆扳,不圆活,断劲,使拙力。
235,拙力,僵劲是什么力?
答:努责,鼓劲的力,举重憋气的力。
236,拙力会使全身有什么样的表现?
答:全身僵硬,动作滞重。
237,练拳使拙力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血脉不通,筋骨不松,肌健不活,全身拘谨。
238,初练太极拳者在刚柔方面要经过什么阶段?
答:要有一个时期来摧毁自身固有的僵劲,故称这个时期为摧僵求柔期。
239,摧僵求柔阶段是否在练拳时可以表现劲别?
答:不要表现劲别,不要表现刚柔,不要用力。
240,劲别怎样解释?
答:劲有八种劲,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和表现处刚柔点的意思。如,运行时为柔,到落点为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