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其实,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也须经历此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指导者、实施者,是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因素,对最后的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因此,工作中,班主任要高瞻远瞩,目光远大。要熟悉相关教育理论,明确教育方针和目标,并从大局着眼,确定具体工作任务,以使将来的工作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 同时,由于班主任工作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对施教者的本身素质要求较高。毫无疑问,教师的文化学识、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兴趣爱好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兴趣广泛、博学多识。否则,班级工作则难以“尽善”、“尽美”。 此外,教师的生命体验、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和对他人的工作心得、体会的借鉴也极为重要。深厚丰富的阅历可以加深、拓展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的经验同样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工作中,班主任老师要特别注重对成功教育案例和失败教育事例的积累,以使自己的积淀更加丰厚。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目光远大,眼界开阔,博学多思,积淀丰厚,这是给每位班主任老师提出的要求,也是他们进行工作的良好基础和成功保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以此句把思念恋人的情感推向文章最高潮,感情浓烈,态度决绝,诗人对爱情始终不渝、至死靡他的决心跃然纸上。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也当有这种执着的痴情。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是班级工作的主要任务。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认真考虑,反复思量,细致斟酌,苦思竭虑,要以最优化方案达到最科学的教育效果。为达到这一境界,教师需上下求索,左右探源,调动起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其间是寻寻觅觅的求索,苦心孤诣的经营,煞费心机的构建,为之殚精竭虑,为之衣带渐宽,为之如痴如醉。 学生是班级工作的对象和主体,若无教育对象,教师再精心的准备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再高明的教育艺术也失去了附着的载体。因此,教师不要忘记充分考察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不要忽略和教育相关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并相机诱发引导、熏陶感染、感化教育。或设置情境、或促膝相谈、或循循诱导、或展开辩论……以使学生积极进入教育主体的角色。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三境界。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中,在深入的探索和大量的工作之后,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自然会日臻成熟、渐入佳境,自然会逐渐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完成由自觉状态到自由状态的转变。经过一系列的积累、磨练,他们的管理水平自然会日渐提高,在处理班级问题时自然也是游刃有余、科学合理。而这“蓦然回首”的得见是缘于“千百度”的“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