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逸夫资产超200亿 遗产献慈善事业不留给子孙

 nancypurple 2014-03-16

  2014年1月7日,香港影视大亨邵逸夫爵士在家中离世,享年107岁。在过去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业的黄金时代,他的传奇创业故事也成为一代香港人典范。从上海的建立到南洋的开拓,直至立足香港建立影视王国,伴随他的事业版图的扩张,邵逸夫的家产也不断暴涨,鼎盛时期,其个人家产超过200亿港元。晚年,他立下遗嘱,把百亿家产贡献慈善事业。

  电影版权卖4亿 个人资产超200亿

  邵逸夫是一个有着“宁波地域色彩”及“香港打拼历史”的传统商人,这双重身份令邵逸夫“懂得捱”和“能吃苦”,并成为史上最年长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青年时期的邵逸夫,就对电影事业怀有梦想,早在中学时期,邵逸夫就加入大哥邵醉翁创办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并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这也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前身。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由此展开他的事业征程。
 

  对于邵逸夫的“第一桶金”的往事,在《邵逸夫大传》中有记载。1932年,邵氏兄弟的天一影业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该片在邵氏的南洋网络获利颇丰,成本仅仅一万元的影片,仅在广州一地的票房收入就是拍摄成本的60倍,《白金龙》的巨大成功让邵逸夫积攒下拓展的资本。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期间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万元买下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邵氏鼎盛时期,拥有影院达200多家,为中国私人拥有量之首,多年来邵氏拍摄影片1000余部,为中国所有电影制片厂之冠,而这部分的版权价值也十分可观。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花费4亿港元。

  70年代,邵逸夫又大举进军电视界,创造出市值220亿港元的TVB。与此同时,邵逸夫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投资房产物业、股票市场等,开展多元化经营,鼎盛时期,邵逸夫个人家产超过200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