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逸夫和他的大东亚共荣梦

 啸海楼 2014-01-10

邵逸夫和他的大东亚共荣梦

马家辉 昨天 17:21

邵氏兄弟沿于邵氏父子,邵氏父子沿于南洋影片,南洋影片沿于天一影业,天一成立于1924 年,距今正好九十载,邵逸夫当时只是十七岁少年,眨眼已变一百零七岁人瑞,寿终而去,也带走了华语电影的现代化尾巴。

天一之创,具体象征了“现代性”在中国电影界的落实与拓展,它投资拍摄的电影,不限于热血革命或激情抗战,也不止于帝王将相或才女佳人,而是把大量的都市爱情故事搬上银幕,在种种半虚构半写实的故事里,想象现代中国人应该如何自处、何去何从,亦即,如何开展异音混杂的现代生活并从中自在享乐。天一的电影常被批评为”俗”,但当时所有现代事情无不”俗”,凡摩登的即是”俗”,凡有违官方主旋律的亦是”俗”,邵门兄弟可不吃这一套,俗就俗吧,最要紧的是观众高兴、票房受落。

(资料图:邵逸夫1926年随三哥邵仁枚(左)到南洋开拓电影事业,1930年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现代性亦展现于空间与人才的安顿处置。天一曾遭其他几间电影公司合组的“六合影业”杯葛,有了所谓“六合围剿”,失去了院线支持,邵门兄弟自备三轮车,派人把影片用“人肉宅配”的方法送到乡镇,觅地放影,这可能是中国“流动电影”的史前阶段,创意既传统也大胆。然后呢,天一影业换成南洋影片,在蕉风椰雨里觅疆抢土,开拓了南方版图,之后北上,先香港,后台湾,甚至曾经企图东进日本和西侵荷李活(好莱坞),让华人的邵氏沾上国际气息。

(香港)中文大学的邱淑婷教授写过专文《邵氏电影的日本因素》,罗列详细材料,展露邵逸夫的日本眼光和口味。邵氏请过不少日本明星演戏(李香兰便是邵氏演员),也请过日本摄影师并代表邵氏取得过国际奖,更跟日本公司合资拍过《白蛇传》和其他电影,至于灯光师化妆师剪接师技术指导武术指导等工作岗位,更常见日人身影,枪炮下的“大东亚共荣”是邵先生所痛恨的,他追求的只是光影艺术上的“大东亚共荣”,如同他说过,“亚洲电影制片业,中日和香港(地区)都站于领导者的立场,有着不少相同的文化背景,要是有心把亚洲电影发扬光大,香港是不能不跟日本电影界合作的。”

中国现代政治历程走走退退,邵逸夫和他的电影现代化工程却从未停步,一直往前,终成“华语语系电影”的强大声音。我常想,如果邵先生能够返老还童,当互联网兴起时他仍只有五十岁,凭其眼光与魄力,必对网络与华人影视之结合作出更大的格局的创意推动。在邵氏影城以外,这是邵逸夫的未竞之功。可惜了。

【编辑按】有关邵逸夫先生,《大家》诸多作者都曾撰文,角度各异,有兴趣的读者可移步:

马家辉:《校长邵逸夫》《邵逸夫和他的无敌舰队

叶克飞:《邵氏兴衰背后的“我城”意识

黄佟佟:《邵逸夫,那位最后的旧式生意人

韩松落:《很差钱的邵逸夫先生

云也退:《沙龙之辱,和邵逸夫的巫术

李华芳:《先有大楼再说——谈谈邵逸夫的捐赠策略

(责任编辑:余江波)

阅读(99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