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疏理手法、感受 1、自我疏理时,请掌心向上,前臂自然放松平举,肘关节屈曲90度,另一手握空拳以小指掌指关节由肘至腕,沿前臂掌面拇指一线轻敲3—5遍,肺脏功能有异恙的人在“孔最穴”有明显痛点,痛感不上不下,就在肘下3指宽。绝大多数人右侧比左侧疼痛明显,这也体现了气在体内左升右降的状态。对痛点可以采用按揉或点揉的手法进行疏理,每天一次,3—5天痛点可消失,同时意味着肺经被疏通。 在中国传统典籍的记载中(包括国家标准针灸图谱)“孔最穴”在“尺泽穴”与“太渊穴”的连线上,在肘下5寸的位置处。上世纪日本著名针灸大师泽田健,对一些重点穴位的定位不拘于古人,其中“孔最穴”的位置被定位在肘下2寸的位置上。在我接触的肺经有恙的人群中,几乎人人在肘下2寸有痛点。所以遵从泽田先生的定位方法,姑且将肺经肘下2寸的位置命名为“孔最穴”。如果此处痛感不明显可以再试着探查肘下五寸的“孔最穴”。 2、按揉“鱼际穴”时,拇指要靠在掌骨上,肺有疾时此处也会痛感明显,不过有人开始时这个位置痛感不重,当把“孔最穴”疏通之后,感觉才会出现,这也说明当经气在上面阻滞后,经气的传导受到影响,所以初期“鱼际穴”反应不明显,但经络疏通后,气也就下来了。
二、辅助调理疾患 呼吸系统疾患、感冒、咳嗽、咽痛、肩背痛、凌晨3-5点规律醒来等
凌晨3点——5点气血在肺经最旺盛,那时我们应该在睡梦中,因此自我疏理肺经时选择与手太阴同名的足太阴脾经气血循行的时间,即上午9点——11点。如果有寅时规律醒来等肺经异常的情况,则应该随时发现随时疏理,不用拘泥于固定时间。 |
|
来自: jingguo001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