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穿伪书 捍卫读书尊严

 晚庵 2014-03-16

[摘要]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与书籍有关的“打假”,便是揭露出伪书。本文意在提请读者们关注伪书,看穿伪书,提升阅读品格,捍卫阅读尊严。阅读需要主张,从一本真书开始。

看穿伪书 捍卫读书尊严

《镜中月水中花》 刘德钊

作者:吴亚顺

书海无涯,遇到伪书的事情不时发生,有时是作者查无此人,或者作者存在,却鱼目混珠,穿上了“迷彩服”,“全庸”让你稍不留神看成“金庸”;有时是内容无中生有,或者由剪刀、浆糊、填充物加工而成,真假难辨。你不得不承认,制作伪书者之良苦用心,伪书中却不乏“榜样”,甚至有一些成功包装后,发行过百万,流毒甚深。

查无此人派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查无此人派,不言而喻,这一派别书的作者纯属虚构,用一个完全不存在的外国作者名字,翻译、包装、出版了一本“外版书”。

2003年,揭露伪书的始作俑者姜汝祥读到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执行力》一书,却惊讶地发现,书中有多处内容完全抄袭了自己所写的书。调查之后,姜汝祥进一步了解到,《执行力》的作者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并不真实存在,完全是一个假借的洋学者名字。别看“保罗·托马斯”子虚乌有,“他”写的《执行力》在中国销售量竟然高达200万册,且写了一个系列,都很畅销,不仅如此,“保罗·托马斯”先生还为另一本中国人写的伪书作序。

《第三只眼看中国》这本伪书也很神奇,作者为德国人“洛伊宁格尔”,其人完全不存在。后来,假象被戳穿,“译者”王山才是真正的作者,不过穿上了一个“洋马夹”。

作者可以虚构,内容同样可以凭空而来,可不是写小说,而是编造事实,比如一本“励志与成功”类型的图书——《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这本书的内容简介上堂而皇之地写着:“从这里退学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在这里毕业的杰克·韦尔奇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CEO,从这里走出了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究竟是什么使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究竟是什么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精神、美国梦到底包含着哪些精髓?打开这本书,领会训言中的真谛,你将找到答案。”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哈佛图书馆并没有这样的训言,哈佛大学的校训是拉丁文“VERITAS(真理)”。作者丹尼·冯也承认编造“训言”的事实。

鱼目混珠派 另类经典“金庸新”

鱼目混珠派,利用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取一个与知名作家的名字看起来特别相似的笔名,以假乱真,蒙混读者,博取利益。

这一派别,在武侠小说中尤其流行。武侠小说名家,几乎每个人的身后都跟随着一批鱼目混珠者:对于金庸,他们炮制出“全庸”、“金康”、“全康”等笔名;对于古龙,对应有“古尤”、“吉龙”、“古龙巨”等;梁羽生则“衍生”出“梁诩生”、“粱羽生”等;卧龙生这一笔名,对应有“卧尤生”等,温瑞安在给新派武侠作家小椴撰写的序言中还称见过“温端安”、“湿瑞安”……

这些偷梁换柱的手法被识破后,这一派别又有新招,采用“连词”技法,让人防不胜防。比如,对于金庸,他们相应取出“金庸新著”、“金庸巨著”、“金庸力作”、“金庸名著”等,仅仅看作者名字,可以说天衣无缝无法识别,有人追究,出版者便用“断句法”来对付,说什么“金庸新著”是“金庸新”所著。

这一派别,最为牛气者,要属金庸新。他本名杨明刚,笔名“阳朔”,1964年生于吉林,活跃于20世纪90年代大陆武侠热时期,与其他两名专门写金庸小说人物混迹江湖的作者令狐庸、龙骧子合称“三剑客”。他发表了多部武侠小说,1994年以“金庸新著”的署名发表《九阴九阳》,这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续写,发行量超过400万册。2004年,他重出江湖,接受《今古传奇·武侠版》约请,写出武侠小说《十万雄师斩阎罗》,反响热烈,被该刊时任主编郑保存认为是该杂志创刊以来最富创意的作品。

即便如此,在SOSO百科“金庸新”词条上,“金庸新”的照片却是金庸本人。

剪刀糨糊派 拼凑书《没有任何借口》畅销百万

剪刀加糨糊派,意思是,这一派的伪书内容,不需要逻辑,肆意剪辑,用“糨糊”或者生拉硬拽,就能“创作”出一本书。

“比如,《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中说:‘服从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像西点军校一样讲无条件地服从’。军队能和企业一样吗?企业能简单地模仿军队的条例吗?”接受媒体采访时,姜汝祥举例说明。他口中的《没有任何借口》即是“剪刀加糨糊”制作而成的伪书典型。

事实上,当时,美国约翰·威利出版公司(亚洲)仅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授予大陆简体版权。令人措手不及的是,《没有任何借口》尚未翻译完毕,《没有任何借口》(机械工业出版社)、《没有任何借口》(中国工人出版社)、《没有任何借口全集》(朝华出版社)就已占领市场,畅销无阻了。仅仅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没有任何借口》再版多次,销量超过200万册。

地球人无法阻止的,不只是这本书出版发行的神速,更神奇的是内容。原书由10位美国军官和士兵讲的故事组成,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拼凑书强调的是忠诚、被动地服从,这正是姜汝祥矛头所指。

在经管类、励志类图书里,剪刀加糨糊派最为常见,可以说是充斥市场。看看这些书名《世界500强最需要的13种人》、《自励·自助:修炼最完美的自己》、《自趋力:工作态度决定一切》、《阿拉丁的神灯:开启财富之门》,再细看这些书中的内容,便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真假猴王派 王跃文状告“王跃文”

真假美猴王这一派,作者名字真实存在,且一般为知名度较高的作者名,不过,书却并非知名度较高的作者所写,而是由取同一个名字的作者所写。

2004年,湖南作家王跃文发现北京华龄出版社推出了作者名为“王跃文”的新书《国风》,并打出了“《国画》之后看《国风》”的宣传口号。在《国风》书中,有小字说明:“王跃文,38岁,河北遵化人氏,职业作家,发表作品近百万字。”事实上,河北王跃文原名王立山,做煤炭生意,在书商的授意下改名王跃文。

同年6月,湖南王跃文提起诉讼,将河北王跃文、出版社等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法院认为,被告王跃文在没有发表过作品的情况下,宣称“发表作品近百万字”为虚假宣传,且改名行为,使人产生认为其作品是原告王跃文所创作,混淆了作品来源。最终,法院判决赔偿原告10万元,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此外,王朔、冯骥才、叶永烈、池莉等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出版后,很快就在图书市场出现了署名“贾平凹著”的小说《废城》。叶永烈可以说是伪书的“重灾户”,仅仅2003年,叶永烈收集到的冒用他名字出版的伪书就达22种,大大超出了他自己的出书速度。

2005年,周国平也遇到了另一个“周国平”。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署名“周国平”的两本新书《纯粹的智慧》、《读禅有感悟》,前者特意用大号字体标出“周国平著”,后者在订货会征订时宣称是“周国平新作”。随后,周国平发表声明,强调“这两本书皆盗名之作,不是我写的”,“书的内容和文字风格也与我的作品迥异,十分浅薄和粗糙”。

在声明里,周国平提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我的遭遇不是个别的,在此之前已发生多起知名作家被盗名出书的事件,说明图书市场的混乱已达到何种程度。这类事件大致都是不负责任的出版社与不法书商的合谋行为。”他认为,对于伪书现象,治本之策必须依靠健全相应的法规,从整体上整治图书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