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tory View] 探访自行车工厂 ⑤:大阪涂装工厂Milky Way

 钟敏1987 2014-03-17
 
 
 
 
 
 
 
 
 
 

(文:陈帅 转载请注明来自700BIKE.COM)

之前有朋友说Factory View写得过于流水,希望能够了解更多工厂背后的故事,所以,在这一期的Factory View之前,我们先来聊一些别的,把Viewing的视角拉远一些,拉出工厂的内容范围去感受那些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气质。让我先从这一期的题目说起···

工匠精神

本期的题目灵感来自于罗振宇在Geek Park上的演讲“找到匠人精神”,他认为,真正的匠人是在用手艺做事,极其专注与认真,强调细节的雕琢,追求工艺的完美。在生产中,个人价值的部分远超越于组织的作用。所以在工匠精神的背后,强调的是匠人们多年的训练以及被时间打磨出来的技艺。

这样典型而朴素的古典主义定义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人们羡慕这种精神,并希望自己能够像匠人们一样踏实且认真的做事,即使自己没有拥有一个明确的特长或者技艺,毕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认真且踏实的生活,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认真难得

拿骑单车和开汽车来说,从A地到B地,速度又快又不费事的汽车,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骑单车?要检查车胎,拧紧曲柄,还换上舒适的衣服,带着头盔(如果你有的话),然后在脑袋里规划一下路线,接着一脚踏一脚踏地把自己送到目的地。这和坐车相比,是不是略显认真了一点?

不过,当你开车或者坐在汽车里,你是一个被动的观众,只能呆板地看着景物从车窗外飞驰而过。从实际观感的角度来说,这和你在家里看电视没有本质的区别。

骑自行车就完全不同了,它没有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的视野,你不再是景致的观众,而是身处于自然之中。自己踩着脚踏和单车一起向前,才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实。

如果真的是你,你会做怎样的选择?是选择麻烦和困难,还是享受容易与轻松;是保持独立自省,还是跟大众一起随波逐流;是勇敢地坚持,还是纠结于拖延···Too many choices, too little difference。

我们听过了太多的故事,那些拿着精心准备的功课,避开拥挤的人群,在最真实的世界中畅快远行的人嘴里说出来的故事,远比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的东南亚,欧罗巴游客相机里的照片精彩。而那些将手里廉价的胶片单反用掉了漆的摄影师拍出的照片,也一定要比整天把大三元,红圈全幅挂在嘴边的那些拍照片的胖子来得更有深度。每天坚持锻炼的人,相对于只热衷于喝酒应酬的人来说,除了健康的体魄,更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

当身体倾向于舒适,懒惰,不愿意走出去寻找和体验那些独一无二的事物时,你就会开始排斥那些冒险却精彩的事情,从而只会选择简单,轻松,容易的东西去做。生活也随之而来变得平庸,缺少了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了原创感。

哈佛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曾经说过:“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否则你一定会后悔。人生之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千万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

品味良质

所以,那些努力生活的人是在一点点地学习和积累,他们认真踏实,从一些最简单的事开始,吃饭,睡觉,运动,读书。他们尝试自己以前并没有做过的新鲜的事,只要觉得喜欢就会一直继续下去,并从中获得趣味。他们散发出平静,自在,真诚的气质,人们喜欢同他们聊天,共事,欣赏他们的作品,没有原因。

这一群人就是我们眼中“匠人”,生活的匠人,将自己的理念,思想体现在喜欢的物件或是所做的事情上面,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行业,方式和技艺不过是一个副产品而已。

当我们聊起他们生活得认真且踏实,当我们讲到他们思想得冷静与独立,当我们分享他们品行得独特和趣味,当我们谈及他们目光得自信以及炯聚···当我们议论着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形而上行,不好解释又确实存在,并且吸引你,叫你羡慕,期望拥有的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是在议论这些人和事物背后的品质。

这种品质就被称为“良质!” 他没有标准,没有规则,一切全靠自己的直觉和观感判断,只有当你依靠阅读,经历,用知识和感受,凭着练习和实践,在自己的脑海中孕育出属于自己的良质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他们。他是一个属性,界定了一个范围,覆盖了那些叫你眼前一亮的东西;他是一种标准,并不实际存在,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良质的样子;他是那些在一个物件或者事情上折射出的自己的理念与思想,是更加生活化的 “道”与“禅”。

“良质”就像一瓶美酒,需要时间去呼吸,你不能一打开来就喝。所以,这一群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慢,因为专注而忽略了时间。对于他们来说,目标是很肤浅的,成果不过是时间给予的奖赏而已。

我们都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良质”的,即使现在看起来,我们和这一群人相差太远,生活难免浮躁与焦虑。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说到过这想相似的问题,她打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大意是说,操场上慢慢散步的老者像百米冲刺的运动员那样慌张么?其实世界还大的很,无论快慢,只要你的方向是对的,就应该为你的所做而感到自豪。在我们这样的年纪,没有哪个人是完美与容易的。我们一定有不如人的地方,但有些只是错觉,不必因为错觉而慌张和否定自己,盲目地羡慕和想成为别人。

银河工坊The Milk Way Factory

我们这一期Factory View要介绍的The Milk Way Factory银河工坊,是一家大阪的涂装工厂。他以一种低调而独立的姿态,为众多柯林车架以及Cherubim的顶级车架提供着涂装服务。

实际上,那些精致美丽的顶级车架涂装并不都是由车架制作人亲手完成,而是交给专业的涂装师来进行制作。由于技艺的要求和制作难度,只有极少数的涂装师可以胜任这份工作,银河工坊就是为数不多中的一个。他们拥有极其细腻的双手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于每一个车架的涂装,都会非常精心的完成。为了更好的观察涂料与车架的融合,他们甚至不使用面罩,而是选择在身后放置一台可以吸收喷雾的机器。这样同时也可以防止了涂料污染。

杉本博司曾经说,在日本人们普遍认为,细节之中有神灵栖居。银河工访虔诚的处理着车架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比制作人还要精细,只为了给这些车架一个匹配的外表,并打上车架制作人的LOGO。在涂装完成之后,人们的赞叹和欣赏都会全部给予车架公司或者制作者,再与他们没有关系。

所以,是制作车架还是来做涂装,是用科技还是用心,并不是一种标准,而是一种选择。

对于仅仅是希望浅尝辄止,抱着仅仅有辆车骑就好的那部分车友来说,涂装可能是他们不会接触到的部分。在你没有做好准备买一个好车架的时候,好的涂装跟你基本上没有关系。但是当你已经度过了那个只看价格,不顾品质的阶段时,无论你怎么搭配自己的配件,都可以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即使是在梅花的前叉上,装着HED的三刀也无所谓。

让我们来欣赏以下,银河工访的照片,看他们是如何做到心无障碍,凝视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大家在未来可以找到自己心中良质,拥有属于自己的“匠人精神”。

至于“良质”究竟是什么?懂的人自然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