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盾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门,深入田间地头,“接地气”、摸民情、办实事。要想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的党员干部不防多点“泥土味”。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衣食来源的坚实基础,农民因为长期与土地打交道,身上的“泥土味”被人看成“土气”。但是没有这点“土气”又怎么有改革发展的动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群众路线既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又是根本工作路线。根植于基层群众、造福于基层群众,这需要每一个基层干部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广大基层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基层群众多一些面对面、心连心、实打实,听一听群众想说什么,看一看群众需要什么,在保持“泥土味”中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进一步赢得基层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基层干部多些“泥土味”,自然也就少了些“官僚气”,就能更好地接通地气、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把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 笔者认为,“泥土味”是基层干部最美的特质,也是每一个基层干部勇于担当的动力和值得自豪的资本。领导干部不能认为“高人一等”,更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更多的是需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田间地头、乡镇村组等地方跟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因为始终相信得到基层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同时,领导干部要把群众作为学习的老师,善于依靠群众的智慧提升组织工作水平,多看看满是“泥巴味”的生动实践,多听听乡村“土专家”的鲜活经验,集中群众聪明才智,提炼群众生动实践,从而形成符合基层实际情况的政策和办法。基层干部落实群众路线一定要多点“泥土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