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荣 开五百刀仍乐和

 红花绿叶园 2014-03-19
李自荣 开五百刀仍乐和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T台上,73岁的李自荣老人,身着一身白色西装翩翩走来,银色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这位笑容可掬的老人是一位癌症患者,15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历经26次外科手术,全身上下留有五百多处刀口。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与癌魔抗争的过程中,这位肢体三等残疾的老人始终工作不辍,不但成为采油高级工程师,年过花甲拿下律师资格,并且是俄语高级翻译,他还带领病友们组建了大港油田癌症康复会……

  身体 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命运仿佛一直在和李自荣开着玩笑,他的整个身子以鼻尖为界平分成两半:右侧是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从脖子到脚趾,长着一堆一串的肿瘤;左侧是髂骨静脉血栓。患肿瘤后,长期使用红霉素,左腿的血液无法畅通地回流到心脏,形成髂骨静脉血栓。

  左半边身体由于血栓,出汗不均匀,到了冬天处处是冻疮,而右半边身体由于肿瘤总是充满烧灼的感觉,他觉得自己简直就像一个“阴阳人”,一半如火焰烧灼,一半如海水冷浸。

  熟悉李自荣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五百刀”,这是因为他的身上有大大小小五百多个刀口,仅右手手掌、手腕上就切除过20多个肿瘤,“我的双手和双腿都不能完全打弯,更不能长时间伸直。”李自荣说着,撩起衣袖,密密麻麻的刀口触目惊心,这全是拜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所赐。如今,每隔一至两年,李自荣就要接受一次肿瘤切除手术,每次都要留下三四十个刀口。

  住院病房有笑声

  1990年3月,又一次血管瘤清除手术后,甲状腺癌再度侵袭他的身体。

  “告诉本人吗?这病可不好治。”拿着诊断书,医生问李自荣的老伴彭万满。

  “实话实说吧,我家老李不怕。”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彭万满太了解老伴的性格了。

  获悉诊断结果后,李自荣的第一句话是,“不怕,几百刀我都挨了,还怕再多几刀。”几天后,李自荣又一次躺到了手术台上。

  住进天津肿瘤医院病房后,一向乐观的李自荣感到周围弥漫着一种绝望压抑的气氛,他想,不行,这样下去病不死也得吓死。于是,病房从此有了笑声,他和身边的每一位病友谈天说地,谈人生得意,说世事遗憾,论社会沧桑,品走过的路,也想着此生未了的心愿。

  李自荣的手术非常成功,医生将他的脖子整个掀开,顺利摘除了肿瘤。“三个月后,我又经历了一次甲状腺癌清除手术,然后就出院了。”

  “别人把我当病人,我可不把自己当病人。”李自荣说自己深知癌症意味着什么,但却不相信自己一定会被这些癌细胞击垮。

  出院当月,李自荣做了一个简要的统计,整个大港油田居住区有14万人口,癌症病人有2000多名,却没有一个机构来组织康复活动。由此,大港油田癌症康复会应运而生,李自荣出任会长,带领癌友们一同走出了一条康复之路。

  创造良好康复环境

  说起自己走过的抗癌路,李自荣坚定地说了一句话,“打起精气神,大步出家门!”

  随后李自荣又细细分析了自己的抗癌经验: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抗癌必胜的信心,“越怕越坏事。”他说很多人认为癌症就等于死亡,得了癌症就要撒手闭眼,回家等死。其实不然,癌细胞固然可怕,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早已没有不可治、不能痊愈的概念了,因此癌友们一定要从精神上战胜它,不要恐惧,更不能丧失信心。

  其次还要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该手术就手术,该吃药就吃药,该放化疗就放化疗,不能怕受罪,不能图省事。

  再次就是要坚持锻炼,也就是大胆地走出家门,千万别认为养病就是闭门不出,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靠家人伺候,这样的后果只能是加速死亡,一定要早睡早起,勤加锻炼。

  最后还要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多和癌友们交流,互通康复信息。

  据《大众健康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