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句流传三千年之久的谎言

 山爷wzs0718 2014-03-19

一句流传三千年之久的谎言

                            /木虫

艳丽罂粟花 - 千岛湖奇石 - 千岛湖奇石之家

 

  早在三千多年之前,中国的孔子说出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的老话。而后,中国人便念念不忘,牢记在心,并总是从好的愿望出发,揣度人类,希望人的善良本性能够不断表现出来,以便用来治理国家,引导群众,拯救人类。中国人尤其是渴望出现一个好皇帝,渴望出现一群好清官,来管理自己,驾驭自己,奴役自己,引领自己。渴望在这样一个好人或一群好人的统治下,自己能够分得一些残羹冷炙,苟延残喘。

  然而,好皇帝总是极少出现的,在中国历史上,800多位皇帝中,真正能够称得上好皇帝的,也就那么两、三位而已。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三个好皇帝,也是经不住仔细推敲的。比如康熙皇帝,制造了康乾盛世,应该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皇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人们盛赞的好皇帝,在他的一生中却也做下了许许多多的坏事。比如,迁海事件,滥杀无辜;大兴文字狱,铲除异己;盛世签订《尼布楚条约》割地赔款。在历史上,皇帝玩弄良家妇女是宠幸,即使再好的官员也会找良家妇女。

  那么,是不是,人只要当了官员,有了权力就会变坏,就会不再“人之初,性本善”?是地位和职务把本来很好的一个人变坏了吗?当然不是。因为,人本来就是坏的,只不过因为受到种种压抑,种种束缚,种种压力,种种制约,使自己的兽性不能充分暴露出来,不敢招摇于世而已。因此,我们说不是人当了官就变坏了,而是人当了官之后,人性便能够自然流露了。

  其实,人之初,性本恶。人本来就是动物,人本来就是坏的。凡是能够生存下来的人,无一不是在和其他生灵的搏斗中,通过厮杀、欺骗、杀戮、残害而幸存下来。可以说,没有足够的坏,就没有人类,没有足够的坏就没有今天,没有足够的坏就没有子孙。战争中胜利者相对于失败者,永远是坏的。

  不妨,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婴儿从一生下来,到能够爬行或看见时,你将一个蚂蚁放在他的眼前,婴儿就会毫不犹豫地捏死这只蚂蚁,及至婴儿再大一些,你将一个蜻蜓放在他的面前,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捏死这只蜻蜓,等婴儿到了童年,他就会搞另外一些破坏,并从中找到乐趣,比如将瓷碗摔碎,用火点燃一些衣物。面对死亡、破坏、处在孩提时代的人,普遍的感觉幸福、快乐。他们仅有的恐惧是来自大人的大声批评和惊慌的表情。同时,人还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是一种追逐虚荣的动物,是一种虚伪的动物,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动物。比如,驾驶员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哪怕在他身边坐的是自己的最亲近的亲人,也不会例外。

  人生来就是恶的,人在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时候,一定是会变坏的,竟然无一例外。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中国人用了整整三千年,也没有弄明白,至今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本来是善良的,坏人是后来变坏的。看来,即使是谎言,只要一旦被人类接受,就会很难改变。改变一种思想是需要时间和素质的。

                                                                                                                             2014.3.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