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历法的那些事 | 日志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where5 2014-03-19

作者:北方之盐(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文史爱好者)  果壳

在讲这个问题前,首先说明一下,原本果壳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历法的帖子,比如稻草人语的《历法的故事》,以星座为切入点来介绍历法,构思很奇特,但我拜读完之后颇有意犹未尽之感,觉得有些地方,尤其是关于我国古代历法的方面不够详实,于是少不了狗尾续貂,还望各位壳友轻拍。

历法起源初探

何为历法?历法即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单位。对于远古时期的人类来说,“日”应是最先产生的时间概念,因为昼夜的变化十分明显,随后呢,自然是“月”,月相的变化也是比较明显的,古人可以轻易的观察出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二十九天左右,接下来便是“年”,一年四季的变化也很明显,先人们对“一年”这个概念的认识可能要早于“一月”,因为四季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食物来源,如果无法填饱肚子,谁会有闲心去关心那颗远在三十万公里之外的冰冷的石头呢?但是要把一年的时间确定为365天左右,如果没有明显的参照物,就远没有确定一月的天数那么容易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历法应该是太阴历,古人在确定月相变化的周期后,会发现大约12个月就是一年的周期,由此创制最初的太阴历。而后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测出太阳的运转周期为365日左右,再按太阴历的分月法,把一年分为12个月,由此创制出太阳历。

以上的推测看上去合情合理,而实际上只是本人的主观臆测,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从历法的角度来说,最先出现的恰恰确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太阳历,伴随其出现的还有那堪称变态的精度---一年365日,其后又将精度提高到了更为变态的365.25日。

我为什么说这个精度变态,看看太阳历产生的时间就知道了,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时间大约是…….让我们看看古埃及文明的发源时间-----早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3100年),埃及便出现了国家的雏形。顺便提一下,据史学家考证,我们的始祖黄帝的生卒年为公元前2717---前2599,。

而历法的产生早于文明社会的产生,由此可推知,大约早在7000年前埃及人就已经制定出比较完备的太阳历了,从这点上说,我们很有理由怀疑古埃及人的智商是不是开挂的。否则,真的让人很难相信,那个我们还在玩传说、玩神话的时代,古埃及人就已经有了如此发达的文明。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古埃及人变得如此“聪明”呢?

对古埃及人来说,尼罗河绝对是上天的恩赐

如果上帝是用掷骰子的方式来决定各文明所在地域的话,那给古埃及人用的骰子肯定是灌了铅的,不然无法解释上帝很把古埃及人丢到了了尼罗河流域这么块风水宝地。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给古埃及人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只要把农作物种上,几乎不需要管理就会获得可观的收成,古埃及人唯一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弄清楚河水什么时候泛滥、什么时候退去就行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认识到,每当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将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并得出一年的周期为365天。搞清楚尼罗河泛滥的周期后,对古埃及人来说,剩下的事情就相当简单了,没有那么多农忙时间,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其他方面,比如文字、艺术、闲得无聊就再去堆个金字塔,这也是古埃及文明早于其他文明的原因。

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金字塔是由自由民而非奴隶建成的,人只有衣食无忧的时候才会去折腾这些玩意

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蛮早的,6000年前我们还处在河姆渡时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制定出太阴历,一年12个月,6个月30天,6个月29天,一年354天。太阴历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天,每过一个阴历年就会比太阳年少11天,三个阴历年就会比阳历年少一个多月的天数,这样下去会发生一种奇的怪现象:今年的8月是夏天,再过个十几年8月就成冬天了,这显然不利于农业生产。苏美尔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们的反应也太慢了点------九百年后,苏美尔人才了解到,每隔几年就需要在年历上另加一个闰月,才能准确预报季节。反应这么迟钝,难怪被古巴比伦给灭掉。有证据表明苏美尔人文明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源最早的文明,而其楔形文字则无疑是最早的文字。按理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土”应不次于尼罗河的淤泥,所以这一说倒也可信,不过两河流域民族太多,先是闪米特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老祖宗,神奇吧),后是亚述人,在这些民族的不断侵扰下,在公元前20世纪开始衰落,到公元前17世纪就销声匿迹了。留下了他们的历法、文字、星期制、轮子等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后,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之所以扯这么多无关于历法的苏美尔人文明事迹,是因为网上有不少人YY我们的祖先可能与苏美尔人有某种关系,好吧,不管你们怎么想,看在太阴历的份上,我可不想和这群反应如此迟钝的人认祖归宗。

西方历法

关于西方的历法,稻草人语 “历法的故事”里讲的比较详细了,只是在这里补充一点,现在的阳历虽以《儒略历》为蓝本,但是采用公元纪年是在公元六世纪开始的,公元525年,一个叫狄欧尼休的僧侣,主张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元,即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狄欧尼休根据圣经和当时的历法数据推断出耶稣诞生之年,即现在的公元元年,但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狄欧尼休这货竟然非常业余的把年数给算错了,虽然耶稣的确切生年至今仍有争议,但即使是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狄欧尼休也算错了,误差达几十年,这不禁让人怀疑他的专业程度和对上帝是否虔诚。但至少这个误差在他生前没被发现,否则他的下场不会比布鲁诺好多少。

现在的公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欧洲基督教国家应用。其后随着欧洲的殖民行为逐渐扩展到全世界,现在除伊斯兰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这种纪年方法。

我国的农历

回过头来再谈我国的历法,我国目前使用的农历,也称夏历、殷历,至少从名字上看,至少在上古时期我国就有了较为完备的历法,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记载,现时阴阳和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前文已经说过,以太阴历纪年会出现很多问题,为此古人采取置闰月的方式来配合四季轮转。在汉代之前,我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尚书 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表示以366日为周期,设置闰月来固定四季,成为一岁。置闰月的方法,最晚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已经采用“十九年七闰法”来设置闰月。秦汉以后,历法逐渐精密,汉朝时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编制《太初历》,将一回归年的整数天定为365天(准确的数字是365.25天),之后又在太初历的基础上加入二十四节气,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意义重大,随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

所以说,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和历,而不是单纯的阴历,现在纯粹的阴历只剩伊斯兰历一种了。

关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而月相的变化对农事生产没有什么指导作用,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以便指导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只跟太阳相关,准确来说,是跟太阳在黄道上的投影位置相关

春夏秋冬,谓之四时(季)。商周之前,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言称“春秋”,便意味着一年。后来由春秋分出冬夏,因而为春秋冬夏四时,战国后期,已是春夏秋冬的顺序了。人们根据四时顺序,依夏历将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定出仲春、仲夏、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这二十四节气是:

正 月:立春 雨水 二 月:惊蛰 春分

三 月:清明 谷雨 四 月:立夏 小满

五 月:芒种 夏至 六 月:小暑 大暑

七 月:立秋 处暑 八 月:白露 秋分

九 月:寒露 霜降 十 月:立冬 小雪

十一月:大雪 冬至 十二月:小寒 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表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每段约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别在十二个月里面。每月有两个节气,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

关于置闰月

前文已经说过,我国的农历采用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的协调起来,使农历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农历置闰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又兼具了鲜明的月相特征,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么如何确定该闰哪个月呢?这与上文谈到的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我们提到过,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首的称“节气”,月中的称“中气”,原本农历十二个月约有354天,与回归年差11天左右,而二十四节气只与太阳的黄道位置相关,这样的话,每隔两三年左右时间就会有某个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上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按照二十四节气来推算闰月,较为科学。而在殷周时期,置闰一般置在年末,因称“十三月”。

我国古代纪时方法

我国农历使用干支纪年法,并因此出现每60年重复一次的“六十甲子”。故干支纪年法也成甲子纪年法,是我国的一大创造。原本干支是用来纪日的,殷代的甲骨文都是干支纪日,用来纪年是东汉才开始的。何为干支?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循环往复。用干支纪年始于西汉末年的王莽时期,从此以后便不再中断。此法虽然便于施行,但我国历史久远,每六十年循环一次,时间一长容易混淆,因此还需配合朝代年号使用才能准确查到具体年代。

一甲子

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用地支纪日较为后起,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古时一月当中,不少日子有着专门的名称,初一叫“朔”,月末为“晦”。《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中“风雨如晦”的“晦”既是指农历月末,这天夜里没有月亮,又兼风雨,天色昏暗。其后用“风雨如晦”来形容局势动荡、社会黑暗。农历十五曰“望”(大月则为十六),近在望后的日子称为“既望”,初八为“上弦”,二十三位“下弦”等,都是根据月相而起的。

古人纪月一般不用干支,但却有“月建”的概念,就是把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十二月为“建丑之月”,以此类推,周而复始。

关于“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夏历、殷历、周历之分。其根本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因称“三正”。周历以建子之月为岁首,如前文所说,为今农历十一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即今农历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即今正月。这样的话,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历早两月。三正岁首不同,四季也随之而异。我们阅读先秦古籍,必须知道它们的区别,才容易理解读通。比如《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的是夏历七月,相当于现在的公历8月和9月,对于“七月流火”的解释,一般认为是夏历七月的豳地,看到大火星(注意,不是火星,大火星指的是心宿二)西沉,预示天气转凉。这种解释最早见于我的老乡郑玄所著的《毛诗传笺》,近来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七月流火”在《诗经》中的原意未必就是天气转凉,自殷商至春秋时期,除西周早期有过短暂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气温比现在高2摄氏度(所以说我很怀疑现在的温室效应到底是不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夏历七月就开始天气转凉的可能性不大。

又扯远了,继续谈“三正”,秦朝建立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即今农历十月)为岁首,叫秦正。但是因为夏正更为适合农事生产,所以并不改十月为正月,所以四季的月份搭配完全和夏历相同。西汉初年沿用秦制,到汉武帝时期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

参考:

许凌云,《读史入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全集》第4卷,第47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