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财评: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zxcvbnm386 2014-03-20

人民财评: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提要]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也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也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去年我国城镇人口有7.3亿,其中包含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不仅为我国过去城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还将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无法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让农民工进城以后找到归属感,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落户,让他们能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享受跟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让他们不仅能安居还能乐业,只有这样,发展新型城镇化才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诚然,新型城镇化的压力是巨大的,《规划》明确了6年内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这也意味着还有将近1.6亿的农民工无法落户,所以,新型城镇化规划也要把这一部分农民工作出相应安排,无论你能不能落户,只要在城市长期工作,也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让他们也享受到改革红利,尽快缩小与城镇户籍居民之间的待遇差距。

  同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中央应该有强制性的约束和规定,确保地方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同时,也要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支出、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中央对地方要有财政支持,以提高地方吸纳农民工落户的积极性。

  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中国下一步发展城镇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中央的决心是很大的,但是压力同样也很大,具体怎么走还需要各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措施,能够真正的吃透中央的精神,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