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奋力打造文化姜堰的八旬老人――王希敏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3-21
一个奋力打造文化姜堰的八旬老人――王希敏 作者:王爱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5 更新时间:2012-2-17 15:49:31
 
  当你走进姜堰王氏宗祠,便会看到一位慈眉善目、温文儒雅的八旬老人繁忙的身影,他――就是我们要介绍的奋力打造文化姜堰的八旬老人、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王希敏同志。

  王希敏,大学文化,泰州学派王栋后裔。1926年生于姜堰,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光彩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过姜堰市(原泰县)党政、工农、政法、教育等部分行政领导职务。离休后,仍坚持革命的晚节,任中国书画院函授大学苏中分校校长、姜堰市老干部大学驻校副校长。1999年,江苏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他“离休干部先进个人”的光荣名称。省老干部局、省教委表扬他为“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进步个人”。从2005年起,他为了挖掘和整顿姜堰王氏宗祠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弘扬泰州学派思想,断然辞去老干部大学的领导职务,以饱满的热忱,过人的才智,惊人的毅力投身到打造文化姜堰的工作中来。他曾以诗铭志:“乌纱不在红心在,黑发难留赤胆留”,誓为党和人民利益斗争终身。

  一、 维权走进王公祠

  早在王希敏老人担负姜堰市老干部大学领导工作期间,以其灵敏的政治目光发觉到:姜堰的市容市貌发展了,但是,能彰显姜堰文化底蕴的东西却很少。他觉得,姜堰王氏宗祠(也称王公祠),是泰州学派代表之一――王栋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创立的经典泰式民居,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修,兼具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特色,是姜堰地区唯逐一座明清古建筑。有什么样的建筑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明代大儒、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王栋,其人及其平民哲学思想又是一笔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一切都是可能彰显姜堰深沉文化底蕴的重要内容。可由于历史的变迁,当时的王公祠被一市民私占,并在祠内从事赌博活动,甚至一位美籍华人、姜堰王氏后裔回国寻祖来至王公祠洒泪而返。于是,王希敏老人家在完成了老干部大学新校址的搬迁后,2005年,决然辞去老干部大学领导职务走进王氏宗祠。

  来到王氏宗祠的第一件事,就是使王公祠物归为公。老人家以其八旬高龄之躯,朝夕奔忙,下至居委会,上至姜堰市各科局、市委、市政府领导,大方陈词,终于得到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器重和鼎力支撑。老人家从王公祠的住户思想工作做起,直至最后通过法律道路,终于使王公祠物归为公。

  二、 千里追踪寻家谱

  光有了王氏宗祠修筑物还不够,如何充实王氏宗祠的文化内容是更重要的工作。王老人家经请示上级同意,组织已经退休的王学林、王世龙、王介生、王天骥等王氏族人成立了一个王氏宗祠常设办公机构,专门从事王氏家谱、泰州学派及其他姜堰历史人文资料的普查搜集和收拾工作。一开始,王氏族人初步研究,姜堰王氏是一个堪称姜堰地区的名门望族,大家明白地记得姜堰王氏所属堂名为“乐学堂”,岂但有家谱,而且家谱内容相称丰硕。可是,初步普查的结果是,许多王氏族人原来家藏的王氏家谱,在文化大革命“砸烂封资修”的那场灾难中灰飞烟灭。那么,王氏家谱毕竟是不是就无存了呢?王希敏老人组织王氏宗祠所有工作人员重复研究探讨,现在查不到家谱的问题在于搜寻范畴太小,宣传和普查力度不够。他自己更是辗转反侧、坐卧不安,但是,他深信:我姜堰王氏族人中定有高人,无论社会如何动荡、变迁,像家谱这种可贵的祖宗文化遗产一定有存。他号召族人们,要花鼎力气,吃大苦耐大劳,多方探听,四处搜查,必定能搜集到王氏家谱。他老人家在一次会议上动摇地说:海底捞针,一定要捞,非捞不可!

  新一轮普查工作开始了。首先想到泰州“崇儒祠”,该祠是历史上泰州学派的讲学场合,那里是否有相关资料呢?可是,泰州崇儒祠,除了修建物而外,不要说王氏族谱,就连有关泰州学派的原始资料也简直损失殆尽。

  泰州搜索无望,怎么办?经研究,有资料显示,我们姜堰王氏祖宗源自东台安丰场,那里有王氏所立的“东陶精舍”。于是马上转道东台,谁知,东台方面不但找不到家谱,就连“东陶精舍”也无影无踪。

  东台寻访又空手而归。资料还显示,我们姜堰和东台王氏老祖宗又同由苏州仓门迁至苏北。老人家不辞劳苦带领王氏族人开始了苏州寻古之行,成果又是一无所获.

  随后,他还带领族人寻访了兴化等地无果。

  这一干就是二年时间,经过这一折腾,八旬老人显得心力交瘁,族人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其实,老人家是为搜寻不到家谱而心急如焚,坐卧不安。谁知,他是不到长城非英雄。将搜索家谱的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把工作重点转入到本地各乡镇。终于有一天,东台,打听到姜堰市大伦镇茅戚村一个叫王润之的村民家中藏有王氏家谱。这个消息令王希敏老人高兴不已。他立刻带领几位族人来到大伦茅戚该户家中,一了解,藏家谱主人已去世,老太太只记得他的四儿子王士林曾经觉得家谱挺有意义的,拿了几本带到张家港去了。王希敏老人马不停蹄。请老太太一起前往张家港,找到了老太太的四儿子,同宗相见亲如一家,老四拿出了他带到张家港的家谱,共六本,家谱的全称是《三水王氏族谱》,为民国十六年版。这六本家谱为全体家谱的卷首和卷末的几本,从卷首和卷末的排序情况看,整个家谱共12卷;再从卷首编订情况来看,又分“卷之首上”为一本,“卷之首下”一本,那么,全套的家谱究竟是多少本呢?不管怎么说,总算找到了一局部家谱,让王氏宗祠有了不可缺乏的文献内容,先把它复印下来带回王氏宗祠再说。

  这六本家谱,有截止民国十六年以前完整的姜堰王氏历代人名提纲,有家族变迁简史及其余可贵的文史资料。单凭这个,有的明明是姜堰王氏“乐学堂”后裔,但在族谱中却无奈找到其祖宗人名,就连王希敏老人自己也找不到其父辈之名。有的族人在这个时候开端猜忌起自己的身世,一下子灰心起来,对王氏宗祠的事,避而远之。而王希敏老人的终极目的是打造文化姜堰,不是为了查阅自己的家世,他仍是如痴如醉地为收集完全的王氏家谱而尽力工作。

  他将继承搜集完整家谱的盼望仍寄托于大伦茅戚,根据张家港的藏谱人王士林讲,可能其余的家谱为他家一胞兄所藏,因而,王希敏老人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地找王士林胞兄谈话,要他将其余家谱亮出一阅。可是无论老人家怎么语重心长地开导,甚至许可给他改良栖身条件,但这位还是支吾其词,不拿出家谱。王希敏老人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杯水车薪。后来才了解到,他们家其余家谱是吊在屋梁上的,可能是一次家遭火灾给烧毁了。就这样,刚理到的家谱线索又断了。

  然而,王希敏老人并不泄气,继续向社会各界搜集家谱信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志者事竟成。于2007年5月,老人又搜集到一条新闻:在大伦镇运粮中央小学有一个叫王爱东的老师家中藏有《三水王氏族谱》。这令老人冲动万分,赶快接洽。本来,该同志家谱藏于其伯父王长淮家中,现为王长淮儿子王湘兵保存。这一套族谱也正好是民国版,于张家港家谱完整吻合。一套完整的《三水王氏族谱》出现在王氏宗祠,令大家赞叹不已!从内容上看,王氏族谱详细的记述了族谱的历次编修情形,姜堰三水“乐学堂”王氏的家族发展、变迁史,自明朝至民国十六年间历代三水王氏人物传略,尤其是泰州学派的文选精粹也在纳其中,还有大量及其珍稀的姜堰、泰州人文、地舆、历史资料等。

  这套族谱的惊现,完全归功于王爱东同志的伯父王长淮,据王爱东同志《三水王氏族谱护卫记》介绍,文革期间,王长淮先生的一个是红卫兵头头的亲戚“大义灭亲”,视王氏族谱为封资修“大毒草”,要王长淮交出族谱加以覆灭,而老先生将家中其他书籍销毁,唯有族谱不烧,将其包藏自家门前的桃树脚下一年多,只管红卫兵几回对他抄家,无数次的批斗,他始终不交出族谱,做到人在谱在,誓与族谱共存亡。这才有了今天这套完整的民国版族谱的存在。它的存在,大大空虚了王氏宗祠的文化内涵,解决了很多长期使人们迷惑不解的问题。如,不少在族谱大纲中难以寻觅的人名,在详注中找到了,就连王希敏老人自己父母亲的名姓也和盘托出。真是皆大欢喜。它的存在,为打造文化姜堰挖掘出了一些绝无仅有、极其名贵的文史资料;它的存在,使《三水王氏族谱》这一民俗文化得以传承;他的存在,使泰州学派的平民哲学思想更加发挥光大……

  好事成双,在王希敏老人的追寻下,又发现了白米镇张沐肖家庄王存贵、王存荣家也藏有《三水王氏族谱》。这套族谱是清朝光绪年版,为王氏族谱的第二次编修版。他的珍贵价值在于:除了在编的王氏人物传略外,含有大量的泰州学派王氏三贤的诗词文著。这一下使王氏宗祠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充实,也使得打造文化姜堰大有文章可做。

  三、举办珍藏史料展

  除了对王氏家谱的搜集而外,王希敏老人还带领族人同时对整个姜堰地区的文史资料进行普查、搜集和整理。迄今为止,王氏宗祠已搜集到的姜堰地区的文史资料一千余件。这些资料尽显了姜堰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姜堰,扩展影响,从2008年起,每逢国庆、新年、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王氏宗祠都举办“珍藏史料展”,由于这些史料十分珍稀,有些还是孤本,吸引了大江南北、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参观者来到位于“姜堰书城”北侧,姜堰东后街40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泰州姜堰地区唯一幸存且主要建筑至今保留完好、典范的明清泰式民居古建筑――“王氏宗祠”,它历经沧桑400余年, 1985年被公布为“泰县(今泰州姜堰市)文物维护单位”。

  王氏宗祠门厅上方嵌正楷阴刻黛色“王氏宗祠”石额一方,其字为明泰州州牧萧景训(字抑堂)所题。该祠为泰州学派巨擘王栋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王氏后人重修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现存部门占地面积1200平米,建筑面积426平米。根据《三水王氏族谱》中《三水王氏宗祠全图》显示,王氏宗祠祠堂建筑分为货色两大部分:东侧由南向北有牌坊、水井、门厅、寻乐堂(王栋讲学场所)、祖堂。西侧由南向北为门面房(用于出租,收入用于祠堂修理)、耳房、厨房、花厅、节孝祠、一庵公(即王栋)祠。现存主体建筑有门厅、寻乐堂、祖堂、一庵公祠、节孝祠、厨房、耳房,除肌理有所蚀损外,保存尚为完好。从建筑特色看,所有建筑均为砖木构造,青砖青瓦。门厅檐高3.6米,设马面墙,形制特别。祖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2米,硬山顶,进深七檩6米。由于该祠历经明清两代相隔200多年的始修和重修,故该祠兼具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占有关调查显示,它既是泰州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泰式民居,又是泰式民居的经典之作。整个建筑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朴素无华、雅观慷慨、用材讲究、精工制造、严守定制、乐守贫寒的建筑理念。是极其珍贵的泰州学派文化遗产。

  这是一座很值得人们参观、探寻的古建造。

  在王氏宗祠门厅屏风反面,有一幅被放大了的《三水镇全图》惊现于世。这对于原来史料就非常稀疏的姜堰来说,现在一下子呈现了姜堰的前身“三水镇全图”,震惊了无数的参观者。市民们驻足图前搜寻着自己及友人们的寓居地不愿离去,本地游客观后深为姜堰的厚重历史文化所感动,对姜堰肃然起敬,专家学者们对该图细细解读,得到若干极具参考价值的名贵信息,流连忘返……

  这是一张鲜为人知的、到目前为止发明绘制时代最早的姜堰地区古地貌图。该图为古代人解码姜堰人文历史供给了贵重而又牢靠的根据。

  据我们王氏宗祠的初步研究,这幅“三水镇全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