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杯赛成名校掐尖潜规则,禁了又如何?

 越秀区桂花岗 2014-03-21

杯赛成名校掐尖潜规则,禁了又如何? 

来源:新快报


 

    “学校老师说明年的小英赛(小学英语竞赛)将取消,消息确切哦!”近日,关于“小英赛明年将取消”的帖子在E度小升初论坛上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小升初大战中含金量最高的三大杯赛——华罗庚杯赛(以下简称“华杯赛”)、小英赛、小语赛(小学语文竞赛)都将取消的猜测。面对这些猜测,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华杯赛”是非官方组织的,是否取消不得而知;小英赛今年将继续比赛,但明年是否取消还未知。

 

    现象

    不会唱歌也通过特长生考试,因为他揣着“华杯赛”牌牌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因为近些年杯赛成为升学的“硬通货”,不少名校以杯赛作为掐尖的法宝。像“华杯赛”和小英赛这两个含金量高的竞赛,如果获奖,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名校,这已是不少经历过小升初的家长公认的“潜规则”。


 

    黄女士的儿子去年被广大附中奥数基地班录取,谈及儿子小志的小升初经历,黄女士说:“相比于其他家长劳心劳力的折腾,我没怎么操过心,主要是他获得了‘华杯赛’三等奖,不少学校主动打电话邀约他去报名参加学校的入学考试。”


 

    郑女士的儿子小玮的小升初经历比小志更轻松,因为小玮获得了“华杯赛”二等奖,去年4月份就有几所公办学校通知他去考特长生。郑女士说:“参加某公办学校特长生考试时,评委老师让他唱首歌,他怕自己唱不好,死活没唱。其实后来我们才知道,他随便唱首歌走过场就通过了。我们也听说一些名牌公办初中在特长生招生环节会拿出一部分名额来招一些学科竞赛获奖者,毕竟学校都想招一些尖子生。”


 

    方女士的儿子小杰去年也通过特长生考上了越秀区一所不错的公办初中,在她看来,特长生考试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但小杰考了一次就通过了,“我后来分析,跟他一样有艺术特长的考生不在少数,而且他们的艺术水平都差不多,小杰能脱颖而出关键是他有小英赛二等奖这块‘金字招牌’。”


 

    质疑

    “史上最严”能解决杯赛热么?


 

    奥数年年喊停,但却屡禁不止。不过,最近广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史上最严的中小学招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该办法列出了中小学借助中介组织竞赛考试招生、初中干预学生填报志愿强制留尖等15项违规行为,违规情节严重的学校将会被摘牌、校长将被解聘。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说:“以往的文件总是说‘禁止’、‘不准’做哪方面的事情,却没有像这次一样将具体的违规行为明确列出来。更重要的是,如果做了‘禁止’、‘不准’的事情,要如何处理、处罚,这次的《办法》明确回答了。”


 

    不少人看好这次“史上最严”的招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因为惩罚力度够大,通过杯赛来掐尖的潜规则应该会收敛。但也有人认为,“每年都说是史上最严,但通过杯赛来掐尖却屡禁不止,这不禁让人怀疑政策是否依旧雷声大雨点小。”


 

    环市路小学丘老师认为,各种杯赛的出发点其实是为了发掘有学科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总有一些数学和英语学得非常好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其实错不在杯赛,而是错在杯赛与升学挂钩。”丘老师说,作为老师,她从接手一个班开始,就会一步一步地去发现学习的尖子,给他们机会,平时利用课堂去提高他们,然后送他们去比赛。“这只不过是让他们学有所长,有发挥的机会和地方,然后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不能一刀切。就算取消了小英赛,我一样会给有英语特长的学生提供平台。”


 

    广州阳光喔总经理雷克松认为,就算取消小英赛、小语赛等竞赛,只要升学的指挥棒、高考的指挥棒还在,肯定会有其他的杯赛冒出来。“因为各种杯赛主要目的就是发掘学科特长生,而民校小升初是选拔性考试,他们有对尖子生的迫切需求。而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这些名校,也会不辞辛苦让孩子去‘考杯’。一方面,家长们还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另一方面学校也想招收素质更高的学生,这都是人之常情。一旦双方形成默契,这些‘潜规则’便应运而生,单靠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恐怕无法冷却双方的‘干柴烈火’。”


 

    几个学科竞赛的取消,缘何引来如此多关注?

    记者微评

    还是老问题!

    对于广州史上最严招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出台,记者认为,虽然教育局把学校在小升初阶段的各种“潜规则”摸了个底朝天,他们也意识到以往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不准”、“禁止”之后再无具体惩罚措施。但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教育局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以前不这样做呢?非要等到今年才施行?


 

    此外,就算明年取消所有考试,禁止杯赛和小升初挂钩,通过政策的打压就能够解决小升初的问题吗?小升初最主要的问题就像我国初级阶段最主要的矛盾一样,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同优质学位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问题的关键是优质学位太少,但政策的下达要么拆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要么矫枉过正,一刀切。增大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才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