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心里有某种强烈的愿望,也就是满腔热情时,身体会耗费大量的气血

 自我觉察监控 2014-03-21

想法越多,身体越容易吃亏——10岁的时候就应该懂得养生

    人身心是合一的,所以要做自己高兴或想做的事情。举个例子,如果我想去东边,脚却往西边走,那自己就打起来了,这样无形中就把血液都耗在了这种自相矛盾上。
......................................................................................
 
    单从字面意思来看,养生就是养护生命。生命是身心的合体,不光是我们所看到的肉体,还包括心灵,或者说是精神,是二者的合一。养生就是养护身体和精神的东西。身体健康了,精神快乐了,这就是养生。但是这两种状态不可能单独地存在,不可能身体不健康而精神很快乐,即使有,也绝对是一种虚假的快乐。
  
心里感觉压抑,身体就绝不可能舒服
 
    其实,一种心境对应一种身体状态,也就是一种思想对应一种疾病。当思想感到愉快的时候,身体就有一种舒畅的感觉;心里感觉压抑的时候,身体也不可能舒畅。身体和心灵是同步的,养生讲究的就是身心合一。
 
    如果你精神真的很快乐,你的身体就是健康的。但是,有时候人的快乐是自己制造出来给别人看的,比如得病的朋友用毅力营造一种快乐,以笑容挑战疾病或面对死亡。这是用一种人为的力量来压制身体的痛苦,烘托精神。其实,身体还是受到损害,心里还是很痛苦的。

    身心必须是合一的,就像是一只手的两面,一边紧张了,另一边就不可能放松。同样,心里非常紧张而肌肉完全放松也是不可能的,它俩是同步的。所以,养生既要让身体健康,也要让心灵快乐。

    养生是不分年龄的,当然,如果在10岁的时候就懂得了养生,自然是最好的。那怎么养生呢?
 
    人的精神和身体是合一的,所以性格和生活态度决定人的身体状况,而且决定人的命运。比如说,像张飞那样性格暴躁、行事鲁莽的人,身体会对应张飞的体质,也容易得张飞那种暴躁人的病,而不会得林黛玉这类人的病。   

    所以,要想强壮,光锻炼身体或肌肉是不够的,只有把精神和身体同步起来,有意识地去锻炼,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如果没有主动的意愿,再锻炼也只能于事无补,反而还会变成对身体的一种损耗。
 
    比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身体弱,就要求他早晨起来跑步,结果孩子跑完步变得更困,感觉更不舒服,身体也变得更弱。这就是身心不调的锻炼,对身体没有好处。哪怕锻炼后肌肉量增加了一点,那也是暂时的,对身体还是会有损耗。
 
    因为孩子虽然腿在跑,其实心里不想跑。这时,大脑就会抑制对腿部的血液供应,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腿部肌肉疲劳甚至损伤。为什么很多人跳舞跳好几个小时却越跳越精神,而出去跑步跑两下就跑不动了呢?道理就是如此,前者是全身心地投入,身体能源源不断地供应能量,而后者是心里不愿意,身体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减少甚至停止供应能量。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养生就是身和心要一起养。
 
想法越多,身体越容易吃亏
 
    要想养生,要好养好生,就要做自己高兴或想做的事情。如果我想去东边,脚却往西边走,那我自己就打起来了,这样就无形中把血液都耗在了这种自相矛盾上。
 
    对这种情况,中医理论也有类似的解释。比如说,中医讲“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虑事情耗的是肝的血液,谋虑了半天最后却不敢决断,或者被领导给压了回来,胆的决断功能就会受到压抑,这样就会导致自己的肝胆相互抵触。
 
    心理问题会影响生理功能,所以,胆受到了压抑会影响到肝的解毒功能和疏泄功能。一次两次没关系,时间长了,人就会形成肝部血管瘤、胆囊炎、胆结石等。这些都是肝部长期瘀阻,胆部分泌功能降低导致的结果。
 
    另外,当心里有某种强烈的愿望,也就是满腔热情时,身体会耗费大量的气血。此时要是再被泼一盆冷水的话,耗费的血气会更多。如果一个人想完以后不敢决断,回头再去想,天天如此,最后形成这种定向的思维模式,那他早晚会抑郁成疾。这也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