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片是类型片吗?怎么定义文艺?

 pgl147258 2014-03-21

magasa的回答(19票)】:

文艺片」是一种类型。

文艺片 ≠ 艺术片,但在现下的语境中,「文艺片」经常被与「艺术片」的概念混用,或用来指代某种难以明确界定的「小资」、「清新」、「温情」、「浪漫」、「不包含激烈动作」的商业味较淡的商业电影。包括知乎「文艺片」标签下的定义实际上都是成问题的。

下面谈的,是对「文艺片」的历史概念较为正本清源的介绍,而非现今通行的那种理解。

艺术片可以被视为一种产业和创作的模式(mode),而「文艺片」,则是一种中国电影特有的类型(genre)。所以这两个术语实际上是不同层面的应用,但经常存在交叉

「文艺片」一词,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经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意译为melodrama(情节剧),一种是音译为wenyipian。两种译法都有问题,音译法老外听不懂,还得解释它的意思,而意译出的「情节剧」也是一个涵义十分模糊的术语,你用一个含混的词解释另一个含混的词,误差经常会很大。

翻译上的为难,正好佐证了「文艺片」这一类型,是华语电影独有的这一事实。

「文」字面上是文学,「艺」字面上是艺术,「片」就是电影,为什么文学加艺术加电影,就成了情节剧?按照西方人对电影情节剧的理解,一般是讲家庭、爱情的故事,人 物多愁善感、经历多灾多难、情节巧合夸张、音乐凄婉动人,所以又有women's picture之称,甚至直称「哭片」(weepie)。这确实和我们传统的「文艺片」是差不多的,怪不得这么翻译。

在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中,文艺电影历来被作为一种特定的准类型范畴,蔡国荣著《中国现代文艺电影研究》(1985)一书中,将文艺片定义为「偏重情绪、情感」的类型,将之限于言情、浪漫主义的范畴中。但叶月瑜认为:「文艺片」和「通俗剧」两者其实很不相似,「通俗剧」讲究戏剧性的展示、情感的夸张表现;「文艺」的概念和文艺小说有着很深的渊源,要实践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回溯至1910年代,文艺小说特别指涉的是俄国、法国等翻译小说。此外,「文艺」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推进西化的工具。

「文艺」一词事实上是外来语,源自日本,1902年随着鲁迅翻译日本关于欧洲小说的评述,将「文艺」这个名词引入中国的语境。1911年,「文艺」一词在中国已经是普遍被文学界接受的名词。小说理论里面有几个重要特点,跟后来文艺片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的鸳鸯蝴蝶派小说。这些特点包括:人物的崇高性、善恶分明的价值判断、讲述域外的风土人情、现代形式与风格,同时必须易读,和日常语言有一定的链接性。总的来说,「文艺」是一个非常具有扩展性的复义词汇,包含文学、艺术、文化;「文艺」是西方的、翻译性和现代性强;「文艺」是现代的、向上提升的,有一定的启示和启蒙作用。五四时期的文艺特别含有浓重的社会性、社会性,力求resist西方列强的侵略,建立一现代的民族民主国家。「文艺」是一个跨语境的实践(a translingual practice),也是跨文化、跨学科的。1924年出版的由徐卓呆编译的《影戏学》(On Shadowplay),已经将「文艺片」列为第十二种电影类型,指称文艺片是把文学(特指西方高尚的小说)电影化后的作品,如托尔斯泰的《复活》。但这个概念在20年代似乎还未得到普遍应用,提及者少。(叶月瑜:「文艺」作为华语电影研究的概念)

20年代上海流行的「文明戏」——即根据日本「新戏」本土化改造成的一种舞台戏——也是文艺片的源头。文明戏具备很强的情节剧特征,经常取材爱情、冒险、犯罪的故事。早期中国电影在上海的萌芽,多借鉴文明戏,像郑正秋的「社会片」《孤儿救祖记》,这两者的关系,翻开任何一本中国电影史教科书都会有,不必详述。「社会片」开了30年代「进步电影」的滥觞,猛力批判社会现实,有《神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这些电影。

随着日军全面侵华,「进步电影」烟消云散。在「孤岛时期」,电影创作者特别爱改编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在当时「文艺片」就是指这类从文学改编的电影,而且这一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1946年,吴性栽在上海徐家汇独资创办文华影业公司,秉持一条从中小型题材入手,着重表现人物细腻感情的制片方针,大戏剧家曹禺便曾担任文华公司编导。这时,「文艺片」开始专指文华公司出品的这类作品。通常被认为代表中国电影最高艺术水准的《小城之春》,就是费穆为文华所拍,结合其类型特征,称其为「文艺片」当无不可。另外还有曹禺的《艳阳天》。1948年,内战形势紧张,《小城之春》这种「文艺片」被左翼批评家认为消极、无用,于是「文艺片」退潮,社会政治题材的电影变得更为吃香。

1949年后,「文艺片」这种类型毫不意外被新成立的政府打入冷宫,《小城之春》在束之高阁三十多年后方才重见天日,幸而「文艺片」的香火由港台电影人尤其是香港延续下去。

五六十年代香港国语电影中著名的「文艺片」包括《不了情》(邵氏,陶秦,关山、林黛)、《蓝与黑》(邵氏,陶秦,关山、林黛)、《星星·月亮·太阳》(电懋,易文,葛兰、尤敏、叶枫)、《何日君再来》(邵氏,秦剑,陈厚、胡燕妮),粤语文艺片有《黛绿年华》(电懋,左几,紫罗莲、梅绮、吴楚帆)、《魂归离恨天》(电懋,左几,张瑛、梅绮)。

根据学者张建德的总结,这个阶段的爱情文艺片,比较注重遵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讲究发乎情、止乎礼,男女主人公并非强烈的反叛者,他和女主人公的爱情多受到社会或家庭或道德观念的阻挠,但两人总是保持着情感的纯洁。男主人公在体格和人格上都十分文弱,这或许是受到更早时期“鸳鸯蝴蝶派”中公子哥形象的影响。所以在当时,这种得到女性观众青睐的文弱型男演员十分流行。

众所周知,60年代中期,邵氏启动阳刚革命,从此武侠片一统天下,于是「文艺片」慢慢式微。从类型的含义上,「文」与「武」的对立开始凸显,「文艺片」渐渐有了凡是不含武打的影片均算作其中的概念。70年代的香港仍产「文艺片」,只是不如武侠那么醒目了,像《小楼残梦》(邵氏,楚原,凌云、井莉)便是其中代表。我们现在经常说武侠/功夫片是华语电影特有的类型,其实,「文艺片」同样如此,两个类型隐隐然是分庭抗礼的。

随着邵氏的阳刚转型,华语电影的「文艺片」中心移到台湾,导演主要是李行、白景瑞、刘家昌等等,编剧主要是琼瑶,演员主要是「二秦二林」,因为国民党的兵败心理,台湾特有的乡愁文化,使得台湾文艺片比起香港来更加哀怨愁弱。

8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进入一个新的腾飞期,被压制多年的「文艺片」开始复兴,许鞍华、张婉婷、陈可辛、关锦鹏……都是「文艺片」代表性导演。值得一提的是王家卫,在国际影坛上,他一直是被视为华语「艺术电影」的领军人物,但如果用类型眼光来看,不妨也将他看作「文艺片」传统的延续,特别是《花样年华》,应该是将「文艺片」传统和「艺术电影」模式结合得非常好的典范。

至于现在为什么「艺术电影」和「文艺片」两个概念的使用被混淆,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香港电影产业长期高度单一化的特征,一直未能孕育出「艺术电影」这种制作模式和市场,所以香港人喜欢把艺术片用他们更熟悉的「文艺片」概念来笼统指代,反正艺术片基本都不涉及武打,也符合「非武即文」的认知,而大陆又受到香港人习惯的影响,故有此说。

【杨城的回答(2票)】:

文艺只是标签,不是类型,类型片是指有成熟的、可复制的叙事方式,有清晰可辨容易归类的题材和主题,甚至在视觉呈现上也有很多共性的电影。而“文艺”这个标签并无标准可言,就像“美女”一样,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因此所谓的文艺片,千差万别,有的人觉得很商业的电影,没准别人觉得很文艺,反之亦然。

【陈小槑的回答(0票)】:

不是类型片,无法定义

【罗喜儿的回答(0票)】:

Actually我认为所谓的文艺片没有标准,就像什么叫文艺青年也没有个标准。你说它是它就是,你说它不是那就不是。最不能同意把商业片和文艺片弄成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关系的观点了,什么跟什么呀,扯淡。还有些把“文艺”拆成“文学艺术”那简直是小学生解释生词的做法,都懒得吐槽了。。。。我觉得文艺是一种感觉,所以哪些电影是文艺片这还真就是各花入各眼的事。但类型片是有明确定义的。

类型片的诞生是为了方便电影标准化生产,我更乐意说它是电影工业狂暴发展的前戏——它是作为一个规范存在。在电影还未像今天泛滥的年代,好莱坞把各种类型的电影都给你规定几个范本,往后来拍的只需做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复制,复制再复制。他们告诉你卓别林、希区柯克、科波拉、斯皮尔伯格blabla这些人的作品分别代表着什么,之后电影的主题、情节、人物、对白、布景、演员甚至幕后制作团队都只需照葫芦画瓢就行了。好比讲外星人的科幻片几乎都逃不了在结尾好不容易把邪恶的外星人击退可这时你以为已经死掉的外星人手指又忽然动一下然后才剧终这个套路;西部片就一定有沙漠、公路和牛仔;犯罪片里的人要戴墨镜;恐怖片要有城堡;感情片里女主一定要美丽温顺能说会唱孝顺感天地大爱助众生可惜就是命运太坎坷……

文艺片和类型片完全是两个概念嘛~ 对文艺片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可以不认为《山楂树之恋》是文艺片,你也可以认为《邦妮与克莱德》是文艺片。有些人认为电影要足够“小众”才能称得上“文艺”,而类型片往往以商业利益为首要目的所以都不能称得上文艺……我去,我敢打赌这话如果不是那些渴望标榜自己跟主流是多么不一样的伪文青说的,就一定是拍出来的电影既不叫座也不叫好的导演编出来安慰自己的滥理由。好的电影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能让你还细细回味镜头中点滴美人美景,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中难以自拔、还感受着影片所带来的巨大人文关怀的同时就不知不觉地把你腰包里的钱掏走,最典型的莫过于《泰坦尼克号》了,哈~

若要问“文艺片”是不是类型片的一种,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哈,就像泡面有很多口味,你可以把任何一种味道的泡面当早餐或者中餐或者晚餐也可以完全不吃泡面吃点别的,现在你问我,有“早餐味”的泡面吗?。。。。。。。OH NO 别这样

【黄雨晴的回答(0票)】:

百度里定义挺好的

原文地址:知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