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卫国战争及开始时的不利因素

 笑熬浆糊糊 2014-03-23

一、急剧恶化的外部环境  : 

苏联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也是一个边境线漫长的国家。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之初便遭到了周边旧式整体的敌视和围攻。在苏联周围有极度仇恨社会主义的日本、波兰和芬兰,有视苏联为眼中钉的老牌帝国英国的殖民地极其傀儡,还有另外两个在苏联帮助下确立政权之后就转身就投入帝国主义怀抱转而敌视苏联的两个民族主义者凯末尔及“常申凯”建立的政权。这些政权为了自身的利益无不以苏联为诱饵或者投名状来进行所谓国家间的博弈。即便是同为斯拉夫民族的罗马尼亚也对苏联采取了防备的态度。实际上,苏联边境较为安全的地段只有远东和蒙古国以及新疆地方government接壤的地段。

但这两个政治体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十分弱小,严重依靠苏联的支持,甚至作为缓冲都显得不足。进入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周边的形式严重恶化。首先是日本在1931年以咄咄逼人之式夺取了中国东北。使得苏联在中国境内重要的交通线“中东路”被切断,同时几十万关东军及伪满部队的军事存在对苏联远东地区构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受到刺激的苏军于1933年开始扩军备战。1936年德意法西斯国家对西班牙的干涉以及德国吞并奥地利使苏联感到了新的威胁。而“平独镇露”大波波又在法国暗自的支持下在中欧搞起了“小轴心国”,企图在周边大国之间火中取栗,在这场大国之间的博弈中偷偷吃上几口。

这种错综复杂且强敌环抱的局面使得苏联在军事上被孤立,对外政策犹如走钢丝一样危险。苏联必须处处小心,以免落人口实,但还是处处被动。在远东,苏联对“常申凯”的援助只能以秘密进行,而同时还要防备满腹歪脑筋的“常申凯”这个大嘴巴的“准伙伴”随时把自己卖了。事实上奉行“金融炒股式治国”的“常申凯”不止一次在日本和苏联之间调拨,企图将苏联这个“大户”拉进自己的“仓”中。为此,苏联不得不在远东布置大量部队,甚至在哈拉哈呵与哈桑湖与日本爆发冲突。在欧洲德国吞并捷克的企图已经使苏联预见到未来欧洲的乱局将由德国而生,于是苏联主动向英国提出通过波兰或者罗马尼亚支援捷克。但是英国希望德国能够做大来制衡苏法,波兰和匈牙利、南斯拉夫都想从捷克的尸体上分一块肉下来,于是这些臭不要脸的帝国主义和准帝国主义政权对于苏联维护欧洲和平的想法嗤之以鼻,甚至英国和波兰还威胁如果苏联敢救捷克就对苏联不客气。英国作为鼓励,还对德国提供了大量的用于军事的战争贷款。

在捷克的“干爹”法国向德国以及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屈服后,失去外援的捷克只能任这帮不要脸的流氓们伙同德国蹂躏。(捷克只是指望苏联的援兵能够帮自己抵挡德军,其实捷克最大的盼头是“干爹”法国在自己抵挡德军时能够抽德国的屁股),就在波兰还在为自己既扩张了领土又调拨苏德关系弹冠相庆又的时候,却不想德国已将魔爪伸向自己,于是臭不要脸的流氓伙同另外几个更臭不要脸的流氓开始向苏联求援。苏联在震惊于流氓们嘴脸变得如此之快之余还是对联合起来消灭战争源头抱有希望的,于是苏联询问法国能出兵多少。法国回答:法军100个师英军2个师,以后还可以再加2个师。实际上法国所谓的100个师也不过是站在边境助助威罢了。这实际上已经很明目张胆的蹲坑卖队友了,而且还是组队之前扬言要卖。

实际上波兰对苏联已经是一个政治陷阱,苏联人一旦与波兰结盟就不可避免的与德国开战。这将使苏联处于更加不利的环境中,因为在蒙古日苏仍在进行军事冲突,一旦苏德开战,日本就会如打了兴奋剂一样将其在中国满洲和朝鲜的生力军全部压上对苏联进行生死一搏。作为德国和日本“金主”的英帝国则会偷偷的推波助澜。而躲在这些流氓身后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则又找到了卖军火的好机会。这样苏联将陷入一个人的战斗,而且是独自和世界一半以上的流氓战斗。

在此条件下,苏联只能一边采取“中立”的态度与周边国家狂签互不侵犯条约一边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苏军在1933年到1941年之间持续的扩军备战实际是为形式所迫的不得已行为。因为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所以苏联的扩军是被动的下意识的行为,而不是主动的有长远计划性的,这对苏联日后的战争非常不利。同时,由于外交上长期被敌视苏联的外交长期处于被动,在30年代的备战中较德国处于大不利的状态。相对于德国可以通过西班牙进口美洲的矿产和粮食可以通过波罗的海进口瑞典的矿产可以把武器在“常申凯”那里卖到天价然后廉价的换回高质量的猪鬃和稀土(顺便有几个德国人捞上点美金和奖章啥的)。

可以通过瑞士进行金融操作,可以得到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贷款及个人资助,苏联只能从美国得到一些过时的技术以及少量的生产工具,再有就是用远超出自己付出的价格从“常申凯”手里换来棉花,即便如此“常申凯”还经常的违约。(苏联对中国援助是以市场价格的80%进行的,具体费用不好估计,但实施运输援助物资所用的油料大约占用了“Z”计划运量的30%。而且运输的实施及费用都由苏联government承担,而不占用“Z”计划的额度)

二、战前红军远不是西方宣传的那样强大

作为伪军迷我读过不少关于卫国战争开始阶段或者巴巴罗萨的文章,大部分文章总是把苏军描述的比德军强大。但是二手文章读的多了其实我发现这种说法大多是不靠谱的,下面还是说下我的想法。

1、新兴工业国的无奈) 

1929年4月苏联展开“一五”计划,由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1500个大企业,建立机床、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化学、飞机等工业部门。1933年苏联开始“二五”计划。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达到了1933年的2.2倍。在之后的“三五”计划中1938年和1939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1.18%和16%。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苏联在负责任的”以25%的黄金及外汇储备“作为准备金的金本位制的货币制度下,通货膨胀几乎可以忽略。由此可以发现苏联的工业生产几乎是以每5-7年翻一番的速度”满负荷”的发展。这样的发展速度使苏联对材料、设备以及车辆的生产需求比例很大,也就决定力苏联不可能有足够的产能去发展过多专用的军事装备。于是在当时日益恶化的外部环境下,苏联的军事装备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得不与民用装备相通用。如苏联的BA系列装甲车其实就是在嘎斯6*4卡车的基础上演进而来。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即开战时苏军地面重装备的战场适应能力普遍不如德军。于是好事的德粉喜欢将部分以工业标准生产的苏联装备与德军军事标准生产的车辆相比较来突出所谓的“质量优势”。

即便苏联被迫如此苏联工厂的产能仍然满足不了苏军日益紧迫的需求,除非斯大林停止“三五”计划,集中3-5年时间生产军事装备,但在和平年代如此转入战时经济将损害掉苏联全体人民的利益,这是斯大林不能接受的,而且这在1940年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另外,由于是新兴工业国,苏联的工业技术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工业的短板在通讯器材、飞行材料、造船技术等方面表现的尤为严重。在工人技术方面苏联的很多工厂都是在“二五”期间才建设完工的,工人与工人、工人与设备、工厂与工厂之间还缺乏磨合。同类产品在不同工厂之间的质量落差过大以T34坦克为例,1929年才开始建厂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以及同座城市的斯大林格勒造船厂仅仅负责组装生产出来的T34和专业的哈尔科夫厂早期生产的T34相比差异十分明显。以至于士兵们普遍反应:“ 我们要哈尔科夫厂的,不要拖拉机厂的。”

2、摸着石头过河有人认为工农红军是在旧沙俄军队的尸体上创建出来的。但是在2月革命的克伦斯基政权下,孱弱的旧沙俄军事体系就已经走向瓦解了。而红色苏俄建立伊始所依赖的武装力量是工农赤卫队和士兵委员会。直到1918年4月,专业的人民军事委员会才得以建立。在陆海军人民委员托洛茨基的领导下新的红军开始逐步建立。出于阶级斗争的原因大部分的军官都跑到了反动的白军之中或者流往国外。到1920年8月红军中旧沙俄军官的数量仅为不到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中下级军官。进入20世纪20-30年代,随着米赫涅维奇步兵上将、博罗西洛夫骑兵上将、波里瓦诺夫步兵上将等志愿为红军服务的旧沙俄将领相继离世,尚未建成体系的红军对旧有军事思想的继承几乎被割断。旧体系的瓦解以及新政权的需要使得红军已经无法也不能借鉴旧沙俄的作战经验,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然而新道路的摸索缺是坎坷的。一方面“红军之父”托洛茨基准备解散自己一手缔造的红军,并使之赤卫队化。而另一方面他的反对者伏龙芝则根据国内革命的经验强调人民战争需要一支骨干军队作为支撑。于是双方在苏军内部引发了大规模辩论。托洛茨基一方的观点认为在马恩的理论中,军队是维持统治阶级统治的罪恶产物,社会主义国家不需要军队。作为佐证,他还根据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引用了米赫涅维奇关于总体战、消耗战的观点,认为未来战争中防御是必要的。而伏龙芝、古谢夫一方则根据国内战争的经验认为在下一次战争中红军应靠机动和进攻取胜。作为保留红军的理由伏龙芝认为在当时苏联无产阶级的比例还不够,农民占的比重过大。他宣称无产阶级天生就具有攻击性,而农民故土难离是防御性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工农赤卫队难以完成类似于国内革命时期骑兵军所实施的大规模机动任务。

同时,作为红军重要将领的图哈切夫斯基也鼓吹进攻学说,他甚至宣称关于大民兵的思路是第二国际遗留的错误想法。虽然最后伏龙芝一方占据了上风,但在辩论中红军已经开始向赤卫队化转变,很多军官以及老兵被转移到地方并且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而且作为对当时苏联国内的经济及财政状况的妥协红军的编制也没有达到伏龙芝所希望的百万之众,红军的总数被限制在50万左右。这实质上是演变成了一种延续20年的混合的体制,即在军区里有作为核心的正规军和作为辅助的地方部队、民兵同时存在。不过民兵的训练非常不足。在之前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民兵训练不足是因为长时间和平环境麻痹,以及官僚作风的产物。但我认为至少在当时那不是主要原因。因为苏联自进入和平时期后就开始卯足劲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先是星期六义务劳动,之后是工业化建设,苏联人民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建设之中,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已经不多了。而我们这些坐办公室的或是读书的人却相当然的认为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是完全不科学的。毕竟军训不是课间操。

这次辩论虽然保住了红军但是作为一个附属产物却留下了不好的影响:那就是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进攻理论占据了上风,并逐渐成为战前苏军的主要指导思想。纵观图帅的“大纵深”理论完全是建立进攻态势的基础上。并没有提及“纵深防御”的问题。“大纵深”的问题在于其进攻性的理论与苏联在政治外交上防御性的态势及政策相悖,实际上已经脱离了苏联当时的形势。发现这一问题的斯韦钦予以了反对。他认为下一次世界大战将是久拖不决、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生产力将成为获胜的决定因素。由于速胜是不可能的,防御也是必须的。伏罗希洛夫可能是出于政工工作者对于世界政治形势的嗅觉也反对进攻性的理论,他的观点还反映在坚持传统部队的作用以及强调技术兵器对于传统兵种的支援。

虽然图哈切夫斯基后来被肃反,但进攻性的战略思想却越来越成为苏军主流。30年代后期在苏联顾问在远东费力的教导中国士兵如何构筑阵地如何埋设地雷的同时,苏军步兵却在逐渐的放弃掘壕战术。而苏军的进攻思想变化带来的部队编制演变也是一波三折。先是39年根据西班牙内战经验取消了4个坦克军以40多个坦克旅来配属各军,紧接着又在1940年根据欧洲战场的经验将原先的坦克旅整合成机械化军,到了41年更是要将机械化军扩编为29个。

到了1941年在西方所追捧的“红色战神”的大纵深进攻指导下的苏军军事思想与现实已经出现了几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了:

1、政治外交上的防守形势与军事上的进攻思想的矛盾。

2、大规模机动作战思想与苏军运输工具匮乏的矛盾。

3、社会主义建设与民兵动员之间的矛盾。

4、进攻作战所要求的职业化部队与苏军混合式军区组织形式的矛盾。

3、“我们需要三百个师” 

1931年苏军还只是一支以步骑兵为主的部队。相对于其广袤的土地,50万人的数量显得过于捉襟见肘。于是在苏联完成工业化之后1934年至1937年,为了应对可能的战争威胁,红军由50万扩充至100万。但是100万人来应付法西斯的入侵是远远不足的。1939年当苏联与法国谈判代表讨论拯救波兰的问题时曾经感叹道:“我们需要三百个师”。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反法西斯阵线在兵力上得不足。到了1940年,法国已经沦为德国的盘中餐,而英国则孤悬到了海外。苏联的兵力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要想在法西斯的包围中生存下来,苏军惟有扩军备战一条路可走。到1940年苏军扩充到200万人,到1941年,苏军总人数已号称500万人之众。于是短短的6年间,红军的人数整整扩大了10倍。过快的增长速度却给苏军带来很多问题,也超出了苏联工业能力所支持的范围。

1、规模扩充并没有带来实力的提升。从师的数量上上来讲苏联堪堪实现了“三百个师”的陆军编制,但是这三百个师只是纸面上的兵力而已。

1941年拥有29个机械化军,理论编制约3万辆坦克。由于采用了新的编制,所以理论上应该大量装备KV及T-34坦克。但实质上大部分的机械化军都是1940年在原步兵军和骑兵军的基础上组建的。其麾下的坦克师都是在原所属军坦克团的基础上扩编或者整合而来。也就是说其规模要扩大8-10倍甚至更多,更何况苏军在整合之前坦克数量就并未达到满员,而且苏军还要将现役的旧坦克替换成新型坦克。这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开战之时大部分的机械化军应该还处于“架子”状态,而从当时优先换装的西部五军区的苏联机械化军中仍保有大量的T-26型坦克可以推断,苏军连原有坦克的更新替换都尚未完成。

1939年9月苏军步兵还只有97个师 ,到了1941年6月苏军共有198个师,师的数量整整扩充了1倍。但是虽然1941年3月与感到战争临近的苏军开始进行动员,实际苏军每师的平均兵力只有8000多人,几乎所有部队都缺编。也就是说苏军1940-1941年的扩充仅仅是将原有的师一分为二,形成“架子师”,实质上兵员和装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兵员是在1941年3月苏军实施初步动员后才入役的,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训练。装备缺乏的问题在步兵表现得更加明显,AVS和SVT步枪的产量不足,DP和马克沁机枪已经停产,DS机枪的产量严重跟不上进度。原定配属步兵军的T40坦克严重不足,就连临时填补缺额的已经淘汰的T37数量都非常少。同时苏军各种运载车辆奇缺,以至于配属于机械化军的29个摩步师只有2个实现了摩托化。

苏军的炮兵状况也不好,新型火炮和旧式火炮混杂的现象十分严重。因为新型火炮供不应求,大量的旧式火炮被安装在新型炮架上来作为过渡。另外火炮运载车辆也非常稀少,以至于火炮的机动成了问题。弹药供应也存在一定的问题。45毫米炮的新型穿甲弹质量不合格,不得不大量收回返工,76.2毫米战防炮穿甲弹的产量更是稀少。至于库利克元帅所推崇的107毫米加农炮则迟迟不能研制出穿甲弹。

苏联的空降兵部队一直保持着不大的规模,由于没有专用的运输机不得不使用TB-3型轰炸机来代替。即便如此其仍然不能满足空降兵的需求,因为轰炸机经常会执行其他任务而无法被空降兵利用。于是红军在空降兵建制内又建立了轰炸机大队,但是其飞机数量依旧不足。

苏联地面力量里唯一保持较好状态的是骑兵部队。在布琼尼元帅的领导下,红军仅存的13个骑兵师基本做到了齐装满员,士气高昂,保持着较好的训练。不仅如此,由于未受到扩编的影响,骑兵师中的坦克团和炮兵营至少在武器数量上并不缺乏,不足的是其反坦克炮和高射炮的数量。

同苏联苏联陆军一样,空军的情况也十分不好,1941年初苏军约有1540架新型飞机投入部队。但是由于时间紧促,飞行员对于新机型还很不熟悉。由于旧型号飞机在1940年已经停产,苏军对于旧型号飞机缺乏保养,加上木制飞机本身的寿命问题,很多旧型号飞机已经不堪使用。另外新国境线后的机场状况非常不好,苏军在机群前移的同时还要进行机场建设,这就使大量的飞机都挤在了少数机场。! 

苏军缺少通讯设备和车辆通讯设备是普遍现象。红军指挥体系中电台的普及率非常低,以至于基层部队还处在通讯基本走,打仗基本靠吼的状态。技术部队中的电台也非常缺乏。坦克部队只有长车才配有电台,各车之间联络只能靠旗语进行。空军和坦克部队的情况差不多,飞行员需要靠长机的动作信号来判断长机的命令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苏联刚刚完成工业化,全社会各种物质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无法重点发展军工产业。另一方面苏军的装备升级没有采取逐个升级的方式,而是全面发展,在扩充规模的同时,装备也在更新。然而20世纪30年代以来,武器装备的研发速度太快了,一种装备往往装备没多长时间新的装备就出现了。由于苏联留给军工的产能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军事建设,工厂往往会在出现新装备后立即转产,而新装备则因为生产线的磨合往往不是产量跟不上就是工艺存在问题。停产的装备由于维修困难和配件不足会很快因为无法使用转入库存,这就使苏军的装备看起来比人多,实际住装备情况十分不足。

红军中缺乏军官在当时也不是秘密,有很多人把罪责推给了大清洗。认为大清洗是苏军战斗力降低的主因。诚然,大清洗对苏军的损害是巨大的,但并非是致命的关键,红军本身就存在着军官缺乏的先天不足。如之前所说,红军建立之初只有不到5万多旧军官为其服务,高级军官数量稀少不说,年龄也偏大。要命的是国内战争结束后的大裁军对于红军的伤害是巨大的,大量有经验的基层干部被草率分配,其中很多人复员后并未被编入预备役也未得到妥善安置,仅仅作为普通的工人流失到了地方。大清洗刚到来时军官缺乏的现象还不算明显,因为按照50万人到100万人的编制,原来的军区司令倒了还可以由军长和师长接替,但到了40和41年红军进行扩充动员时,军官缺乏的问题就十分明显了。军队扩大到500万,原来的相当于集团军规模的军区一下变成了方面军级别,这个时候很多坐火箭上来的指挥员就显得经验不足或者能力力不从心了。

4、谁是人海) 

长期以来,德军都将对苏作战失利的原因推卸到自身军队数量劣势,即诬蔑苏军为“人海战术”。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从战争开始前直到1943年上半年苏军在整体前线兵力上都处于数量上的绝对劣势。

在网络时代之前一些文章对1941年6月苏德双方兵力的描述是这样的:1941年6月22日为了入侵苏联德国出动了152个师又2个旅,陆军兵员340万人,坦克3800辆、火炮3万8千门。而德军当面的苏联西部五军区的兵力为170个师又2个旅,总兵力268万人,新式飞机1540架,中型和重型坦克1800辆火炮,3万4千门,水面舰艇296艘,潜艇160艘。从字面上看德军在兵力上已经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但进入网络时代之后,为纳粹找魂的“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学家”们便无休止的坚持苏军总兵力有500万之重,比德军的进攻的兵力还要多,同时还宣称苏军前线5军区总共拥有12000辆坦克,即所谓的兵员和技术兵器数量上都有优势。

实际上德粉们在这里玩了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文字游戏。诚然苏军有500万之众,但是苏军既要对东防御日本又要对南防御土耳其,怎么可能集中所有兵力放在西部国境防御德国的进攻,拿苏联的全部兵力和德国投入苏德战争的兵力对比完全是扯淡。

让我们把口径统一了来看,事实上340万人对268万人的数量对比已近给德军留足了面子,因为德军的340万人仅仅是德国陆军的数量,既没有包括仆从国军队又没有包括海空军。而苏军的268万人则是全部兵力。如果算上仆从国则还要再加上陆军29个师又18个旅。实际 轴心国军队合计为181个师又20个旅550万人,飞机4980架、坦克4300辆、火炮4万7千门、舰艇192艘。轴心国出动的总兵力是苏军西部5军区所拥有的部队的2倍多。而德军的总兵力大约220个师700万人,如果再加上轴心国其他部队,大大约有310个师900万人。这还是未包括同样参与入侵苏联的维西法国和西班牙的50个师。另外苏军西部各军区的兵力分布呈分散状态,从西向东纵向分布的话,大致散布在三条线上,而德军及其仆从国有近140个师压在最前沿对阵苏军部署在边境省份的近70个师,在一线师的数量上是苏军的两倍,人员是4倍。在关键的中央战线,从苏瓦乌基到卢布林德军布置了55个师,而相对的从格罗诺德到布列斯特,苏军才有不到15个师。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德军入侵时苏军部队并未进入战备状态,再加上战争前期的混乱,根本无法推测战争开始时有多少人在休假又有多少部队因为缺乏武器弹药而无法战斗,但苏军实际可投入的兵力要远远小于纸面兵力的数量也就是说苏军在兵力上的劣势比之前所提到的还要严重很多。

说道苏联和德国双方的坦克数量,双方统计是有出入的。“1800辆”的说法确实给苏军留了面子。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学者只是宣称苏军拥有的坦克比德军多,而闭口不谈数量。这不是给苏军遮羞或者是粉饰德军而是要确定苏军到底有多少坦克能动是个很难的事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德粉统计的数字了苏军的坦克数量是其所拥有所有坦克的数量,而在计算德军的时候已经淘汰的坦克和被德军俘虏后扔进仓库的坦克并没有被统计在内。这一点可以通过T-26坦克的数量窥视一二。在对苏联坦克的统计数字中T-26坦克及其衍生车辆的数量10371辆。这个数字如果加上之前苏日、苏芬战争损失掉的坦克数量以及“X计划”、“Z计划”中援助中国、西班牙的数量的话与T-26及其衍生车辆11000辆的总产量相差无几。而对于一种从1931年生产至1939年的坦克来讲,在1941年夏季几乎不可能还有如此高装备的数量。且不算T-26原形与A型早在1937年以前就已经被淘汰,单说当时发动机的寿命就不可能保证该型坦克能够大量在役。唯一能解释通的理由就是这些统计数字将大量的已淘汰的训练车(将老旧的淘汰车辆作为训练车使用是苏式陆军的传统)以及无法使用的车辆计算在内了。

具体分析德粉提供的数字我们发现:开战时苏军西部五军区拥有的中型及重型坦克数量为T-34 877辆、KV-1 415辆、 KV-2 33辆、T-35 49辆、T-28 424辆,合计1798辆,这和1800辆之说法相吻合,但是这其中有1193辆KV和T-34坦克是存放在仓库尚未交付部队使用的。也就是说苏军当时在役的新型T-34和KV坦克只有100余辆。

在德粉宣称的1万2千辆苏军坦克中,共有2163辆坦克为库存状态未使用的坦克,这些坦克除去之前提到的KV和T—34以外还有BT-7坦克13辆、T-26坦克807辆。另外还有约2800辆坦克是完全无法使用的状态,要么需要进行大修,要么干脆需要回厂重制。这些坦克是不能被计算进苏军序列的,因为这些坦克要么没人来开,要么根本没法开。也就是说按照此说法苏军实际装备的坦克仅为8900辆。与德军不同的是这8900辆并不全是完全意义上的坦克,这里面包含了1869辆被作为装甲车、运输车、药剂布撒车在内的车辆。而德粉也承认这8900辆坦克中已经有65%因为寿命将致及缺少必要的备用零件而濒临退役和无法使用。也就是说苏军可用来和德军坦克抗衡的数量不会超过3000辆,可用数量应少于德军。另外德军还有近450辆突击炮、自行火炮没有被计算在其“3800辆”的数量统计内。

其他没有被计算的还有运载车辆和装甲车辆的数量。在当时德军装备的军用运输车辆为近60万辆,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军用越野车辆,另外德军还拥有约15000辆半履带车以及1200辆左右的轻重型装甲车。这其中大量的半履带车及装甲车被装备了火炮,这些装备了火炮的装甲车辆在轻型坦克薄如纸的当时其实是起到了突击炮的作用。反观苏军的运输车辆为为27万辆运输车辆,且多为民用车。拥有越野能力的车辆很少。苏军的BA 系列装甲车数量少不说,由于使用的是嘎斯卡车底盘,只能沿公路机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