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图京对决曼施坦因:二战红军如何收复基辅?

 cat1208 2020-07-03
NO.1089 - 收复基辅

作者:胖胖的拍拍熊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1943年下半年的德国,愈发被动。库尔斯克会战中被崩掉了钢牙的德军装甲部队,还来不及舔舐伤口,就被急匆匆的拉去各条战线填补缺口。当年5月,位于突尼斯的德意军团全军覆灭,本可以用于保卫意大利的精锐力量被挥霍在了非洲大陆。

盟军随后在西西里的登陆,则直接引发了意大利政局动荡。除了南线战场的焦虑之外,真正让德国高层头疼的,在于真正决定德国命运的苏德战争局势进一步恶化。作为德军第聂伯河防线重要一端的基辅,就是苏德双方争夺的重中之重。

盟军登陆西西里

势均力敌的对峙

基辅之于乌克兰和苏联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1941年苏德战争初期,本着决不放弃的最高指示,为守住基辅,60余万红军被俘,震动了西方盟友。这些红军战士虽然在高层愚蠢的指挥下陷入困境,但仍没有放弃突围和抵抗,并最终成功拖延了德军的行动。当莫斯科的寒风吹起,第三帝国也只能遥望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哀叹。

1943年下半年在乌克兰与德军对峙的苏军,早已经不是战前那支在大清洗中精英尽失、空有勇气却指挥僵硬的苏军。在尸山血海中成长起来的红色军团,已经将曼施坦因的南部防线打的千疮百孔,并成功的在基辅为中心的第聂伯河流域南北,分别建立了北部的柳捷日和南部的布克林登陆场,苏军不断强化兵力部署,特别是坦克输送,以加固自身的登陆场。

苏德双方交战的核心主力,分别为瓦图京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在基辅会战开始前,苏军拥有66万兵力,7000余门重炮和670余辆坦克和强击火炮,配以700架飞机掩护

瓦图京

德军拥有50万兵力和400余辆坦克及突击炮。与后世西方所臆想的苏军人海战术不同,此时的苏军在人数上并没有压倒性优势,坦克和强击火炮上,由于德军「虎式」、豹式」及IV号坦克改进型的列装,苏军坦克在质量上已经不占优势。

钢铁慈父的越级指挥

收复基辅这一乌克兰最重要的城市和红军的伤心地,对于苏联最高领袖和红军高级将领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和诱惑,但问题在于过程如何取舍,受制于苏军渡河器材的缺失,事实上从第聂伯河南北两个登陆场进行完美的钳形攻势」只能停留在设想中,已经在血海中翻滚了2年的苏军,只能集中兵力于一个登陆场进行攻击,主攻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

红军搭建浮桥准备过河

南北两个登陆场各有利弊,在南部的布克林登陆场,苏军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架设了重型舟桥,并成功地把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运过了河。相比较而言,在北部的柳捷日登陆场,地形较为复杂,且缺乏舟桥等渡河工具,部署于该登陆场的第5近卫坦克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渡河。从基础配置上来说,斯大林更倾向于从布克林登陆场发起总攻。

苏军能够看到的事情,德军一样也能看到,德军统帅曼施坦因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加固布克林登陆场的防线,除了构建前沿防线外,德军还布置了大片雷场、反坦克壕和路障,特别是由于布克林登陆场面积狭小,德军在火力覆盖上做了精心准备,确保能够实现全面覆盖

红军渡河

苏军高层对于从布克林登陆场强攻颇有争议,但是在威权面前包括朱可夫在内的将帅们都识趣的闭上了嘴。10月16日,苏军密集的炮火如约而至,先是长达2小时的火炮覆盖,紧接着是伴随着坦克冲锋的步兵集群,日后令世界震撼的大纵深突破战术,在第聂伯河沿岸上演。

德军对于苏军在布克林的突击早有准备,但是对突击的力度仍然估计不足,部署在前线的2个师被炮火大量杀伤后,又被苏军的坦克集群击垮。不过,德军的预备队又将苏军堵了回去。

红军充足的火力准备

第一波冲击不成的苏军失去了锐气,由于地形限制和德军的炮火反击,苏军的冲击集群往往在集结阶段就要承受巨大的伤亡,一个星期之后,苏德双方都耗尽了力气,并将自己最后的预备队派上了前线。但在德军精疲力尽之前,苏军最终在这个错误的战场上,放光了自己的血。

出其不意的全力一击

灾难性的损失使得苏联高层不得不低头认错,将权力下放给贴近一线的高级将领们。瓦图京提交了更改攻击路线的申请,并很快被批准。

10月25日开始,苏军将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及大批附属部队从布克林登陆场调往基辅北部的柳捷日登陆场。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留在布克林登陆场的苏军部队,部署了大批伪装的坦克和火炮模型,并在11月初组织了多次牵制性攻势,迷惑德军。

最大的考验在于担任主攻任务的苏军坦克集团军能否按时转移到位,由于需要从南方登陆场撤出,再前往北方登陆场,使得苏军的坦克等重装备需要两次跨过宽阔的第聂伯河,以至于苏军只能在夜间进行调动,幸好糟糕的天气拯救了苏军,德军错误地判断苏军的主攻方向将转换到克里木地区,以至于曼施坦因扣住了原本调往基辅前线的预备队

曼施坦因

德军掉以轻心的同时,苏军却在狭小的柳捷日登陆场集中了3个集团军及附属部队,而与之对线的北线德军和基辅守备部队,仅有不满员的8个步兵师和1个警卫师,双方兵力和装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11月3日,苏军主攻开始,在2000多门火炮的密集轰炸后,苏军飞机开始进行对地火力支援,苏军2个集团军及1个坦克军发起正面突击,并很快击溃了德军正面防线部队。震惊中的霍特迅速投入手上仅剩的2个装甲师和1个装甲步兵师进行反攻,但仍然无法阻挡苏军的攻势。

在第一波冲击完成任务后,瓦图京迅速投入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继续保持冲击动能,快速突击的苏军坦克甚至不等待步兵跟上就继续前进,使得被打散的德军始终无法停下来整编。当年德军最为拿手的装甲狂飙突进,最终被苏联人运用到了自己身上

红军空地协同快速推进

11月4日晚,苏军已成功的切断了基辅—日托米尔公路,这意味着基辅与外界的联系也即将被切断,曼施坦因迅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基辅虽然重要,但是不值得为了这座苏联城市损耗掉宝贵的有生力量。11月5日,苏军第20、22近卫坦克旅及步兵兵团冲入基辅,并在次日凌晨在基辅上空升起了红旗,这座乌克兰的首府,终于被红军收复。

基辅之战由于曼施坦因对于兵力使用的克制和快速撤退,并没有形成德军重兵集团被包围的结局,德军虽然在与苏军的消耗中折损了精锐老兵,但没有遭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失。

如果跳出基辅会战再看东线形势,由于1943年底德军第聂伯河防线的崩盘,位于苏德战线最南端的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了孤悬在外的孤军,这也为1944年灾难性地失败埋下了伏笔

从战术角度看,苏军虽然在战役开始阶段,由于高层错误地指挥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在更改主攻方向,赋予一线指挥员更大自主权之后,苏军坦克加步兵的大纵深突击战法,更加炉火纯青,苏德双方的战损比,也迅速向着有利于苏军的一边倾斜,多线作战的德军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伤亡比,也就更加注定了最终失败的命运

1935年,大纵深突击理论的奠基者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基辅大演习中,实验性的对部分战法进行了演示,当时的假想敌,就已经是重新武装的德国,而在8年之后,苏军成功地在基辅这一故地,将死敌击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