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不如韩剧的两个非技术原因
近来,围绕着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的热播,中国的艺术家们掀起了一场“韩剧为何走在中国前头”的探讨。这令我不禁联想起朝鲜流行中国《潜伏》等电视剧的报道来。 中国剧能在朝鲜火、但不能流行韩国;而韩剧不仅出口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市场都有一定份额,在东亚国家文化出口中,仅次于日本。 朝鲜,中国,韩国,日本……如果你按国家发达程度排列,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量与国家大小无关,而与国家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国家越发达,它的文化出口量越大,文化影响力越大;反之亦然,一个国家越不发达,它的文化出口量就越小,甚至谈不上对外文化影响力。 解开了这个问题,大约也就能解开“韩剧走在中国前头”了。 关于发达的标准,不少人以为是技术。尤其是中国的影视界人士,大多把中国剧不抵韩剧归结于技术原因。譬如“韩剧制作和播出整个生产购买系统是一条龙”。“中国电视剧产销结构不尽合理”。云云。 当然,这些技术原因是重要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生产电视剧,不等于造船,最核心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文。什么是人文?那就是先进的文化和价值理念。 纵观在中国流行的韩剧,不是爱情肥皂剧,就是家庭伦理剧,再不就是悠长古装剧。而这些剧目,中国也在昏天黑地地自拍、播映。打开今日中国电视荧屏,除了抗日神剧,就是充斥家庭矛盾的家庭剧、充满宫廷内斗的古装剧。但是,同为家庭剧爱情剧古装剧,韩剧动辄火爆中国市场,影响到中国大批青少年甚至中老年观众,但中国剧就做不到,有的甚至令人不胜其烦,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人文含金量”五个字。 中国剧与韩剧看似形式相当,但内核上即中心思想上却有两个严重滞后。 一是价值理念滞后。 中国家庭剧,多渲染世俗家庭矛盾,家庭成员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小家子之术。而韩剧在家庭矛盾之上,展示与现代文化契合的东方家庭伦理道德。即便是中国古装题材,在价值理念方面亦无积极贡献,那些古装剧,表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但实质上却做不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的与其说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不如说是宣扬太监人格、宫女人格,谎言文化和仇恨文化。 二是想象力与思想枯竭。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电视剧。它的成功与前几年美国《功夫熊猫》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了这些境外剧,你大体应该明白,中国剧落后的根源,不在包装,而在大脑。将朝鲜王朝中的男人与大韩民国的女人隔空对话,古今奇观,时空变幻,那里有时尚,有丰富的想象力,乃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化合物,非“断了想象力翅膀”的胡编乱造者所能及。 在未来与现实之间,中国影视剧普遍存在“不上着天下不挨地”病症,“断了想象力翅膀”的根源,是思想桎梏、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所以中国观众要体验超越现实的“精彩世界”,需靠“进口文化产品”。 其实,韩剧在中国流行,与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日剧的道理同出一辙——均是传统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产物,“时尚”、“新颖”,“亲切”,从而令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观众耳目一新。现在,中日关系冷却了,中国对日本的文化产品输入量大为减少,所以韩剧才“乘虚而入”,在中国大陆火热起来。 为什么日剧韩剧会在中国流行呢?因为日韩和我们有同样的历史文化,但是为什么现代中国文化产品不能流行于日韩呢?因为我们没有像日韩那样给东方古代文化注入现代元素,起码是这方面元素不足,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文化产品出口量东亚第一,而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都不如半岛韩国、泱泱大国亿万年轻人痴迷阵阵“韩流”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属于“软实力的差距”。这方面中国确实应该掩卷长思——如果中国想成为影响现代世界的文化大国,仅仅打开国门是不够的,还须打开大脑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