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熏灸湧泉穴—水升火降原理

 foreveryouth 2014-03-24


        既溫補腎氣又能防止上火的熏灸湧泉法,水升火降的原理
        根據傳統經絡原理,我們的身體同時流動著溫暖的火能量—火氣和冰冷的水能量—水氣。當身體保持均衡健康時(陰陽平衡),水氣上升至頭部停留,火氣下降到下腹部停留,此時頭冷足熱、氣血通暢、陰陽平衡。這樣的氣迴圈原理稱為“水升火降”。
        “水升火降”在自然界的表現
        在萬物和睦共存的宇宙,每一個瞬間都是水升火降的狀態。比如:太陽照射大地水汽升騰,水汽升至高空形成雲彩,形成降雨重新回到地面。這就是水升火降的往復迴圈。如果水汽不能升騰,火氣不得下降,則是非旱即澇。
        “水升火降”對人體的重要性
        人身水火為根基,醫學典籍言之頗詳。火上升水下降則“水火未濟”而疾病叢生;火下降水上升則“水火既濟”而百病皆消。
        水升火降原理是適用於一切生物的普遍原理。在我們人類的身體中,水氣生成於腎臟,火氣生成於心臟(此處的腎臟和心臟指的是中醫經絡俞穴理論中的臟腑,而非西醫解剖學上的臟器)。當體內的能量迴圈時,丹田促使腎臟溫熱並提升水氣,水氣使心臟冷卻排出火氣向丹田下降。水氣順著脊背向上移動時,腦子會清醒涼爽,火氣順著胸部下降至下腹,就會使腸道和雙腳溫暖。正所謂:頭寒足不冷,氣血通久恒;腹熱無病痛,還陽血脈通。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將此看作是最理想的人體狀態。
        當我們體內的這種能量流動紊亂,水氣不能上升至腦部時,就會發生經常說的“腦熱”,火氣不能下降就會使下腹和雙足寒涼,在這種水不升,火不降的狀態下,往往會出現口乾舌燥、血壓升高、手腳冰冷、小腹寒涼、焦躁不快、頸背僵硬等等病態的狀況。
        實現“水升火降”的重要途徑:水升泉底火降勞宮
        《針灸經》裡面講到:“足三陰由足走胸,足三陽由頭走足。”腎經的湧泉穴是腎水升騰噴湧的起點,即水升泉底,我們借助特製的灸丸熏灸足底湧泉穴來達到“水升泉底”的目的。
        《針灸經》也講到:“手三陰由胸走手;手三陽從手走頭”,手三陰之經氣隨兩手握拳之勢由胸間趨向指端。勞宮穴為手厥陰心包經之榮穴,主治心痛、癲狂、嘔吐、口瘡。心屬火,心包衛之。最簡單的刺激勞宮穴的方式就是握拳。兩手緊握直壓勞宮則心火下降,故曰“火降勞宮”。
        湧泉穴熏灸的養生原理
        湧泉穴,又名地沖,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同會陰穴一樣是人體長壽大穴。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也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經常進行足底湧泉穴熏灸,可以促進人體水氣升騰,達到調節血壓、治療失眠、增強性功能、腰膝酸軟以及治療陰道乾澀等婦科疾病的作用。
        我們特製的拉筋專用六聯灸熱滲透力強勁而持久,對足底湧泉穴具有很強的刺激性,而且使用方便、無煙、無味,無論是對於家庭養生保健還是專業養生場所的個性化養生服務都是很好的選擇。
        另外足底湧泉穴熏灸和會陰穴坐熏同時進行可以相得益彰,既能溫補腎氣又能防止上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