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世旭:疯疯癫癫

 无门和尚 2014-03-24

(2014年3月4日《今晚报》)  

【品人轩】陈世旭:疯疯癫癫(2014年3月4日《今晚报》) - 老张 - 老张的书房
八大山人道影


    本文原刊2014年3月4日《今晚报》今晚副刊,转载自网易网友ydcyjl的日志,发布日期2014年3月4日,特此说明并致谢忱。请喜欢的朋友欣赏。

疯疯癫癫

陈世旭


世上的艺术家各种各样,在艺术与金钱的关系上无外乎三种:一种是只知艺术不知钱,到了知钱的时候也不知怎样搂钱;一种是既知艺术也知钱;一种是不知艺术只知钱。第二种不必说日子过得如同公卿,第三种靠炒作钻营也可以肥得流油。最惨的就是第一种了。

八大山人恰恰就属于第一种。他早期的书画,供释门里外的师友娱情逸趣,无所谓“润格”。即便有人酬谢,也是给庙里做的功德。他痴迷艺术,却“不甚爱惜”(邵长蘅《八大山人传》),不像今天聪明绝顶的艺术家一样懂得艺术可以是生财之道,可以产业化和市场化。他不懂贴润笔告示,不懂举办画廊展销,不懂让夫人揣着印章不给重金就不给钤印。只凭着兴之所至,就泼墨挥毫,不计较作品的价值。市井百姓送他一条鱼,他就画条鱼答谢人家;送他萝卜白菜,他就画萝卜白菜答谢人家。他唯一嗜好酒,想得到他笔墨的人,就拿酒招引他,预先准备好墨汁数升、纸若干幅放在座位旁边。他酒量有限,很快就醉了,一见纸笔便大肆泼墨,或用笤帚挥洒,或用破帽涂抹,弄得满纸脏兮兮的,简直不能看。然后再抓起笔来大肆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或花鸟竹石,无不进入妙境。如果喜欢他的书法,他就捋起袖子,挥舞笔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随后就任由人家拿走。“又尝戏涂断枝、落英、瓜、豆、莱菔、水仙、花兜之类”,别人多看不懂,以为他着了魔,而他也整个一个人来疯,越画越快。

那些随便就得到他作品的人,往往是起哄,并不都懂得作品的真正价值,最多是喜欢,或慕名而已。这些人多是穷书生、小市民、杀猪的卖酒的,还有他走动过的寺庙的和尚。小和尚们争先恐后地围着他向他索画,以至揪住他的衣袖捉住他的衣襟,拉拉扯扯,他一点不生气,有求必应。至于朋友要求馈赠,他自然更不会推辞。

不过,八大山人的“不甚爱惜”,是不可强迫的。清醒的时候,那些他看不上眼的达官贵人即便送金银珠宝给他,也得不到他的只字片画。因此,达官贵人求他的书画,反而要从寺庙僧众和引车卖浆者流那儿买到。被粗鲁霸道的军官招去两三天不让走,他就在人家厅堂上拉屎,人家只好把他赶走。有官员让人拿了请柬来请他,他坚决不去,说那个武人我就不跟他计较了,拉泡屎就走。你这位先生倒是风雅之人,可你不来见我,我怎么会去见你!对他不高兴的人,他会举起一柄写了“哑”字的扇子挡着脸,懒得跟人家啰嗦。

八大山人癫狂时期的书画,大多流散,不见存世。所谓“人得之,争藏弆以为重”不过是传说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