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芥川龙之介:人生不如波德莱尔一行诗

 远的笔记簿 2014-03-25
我一直认为,那些真正的天才,其人生的意义,与其说是通过生命,还不如说是经由死亡表现出来的。海子是这个时代的天才,如果他没有选择死亡,也许还不会被时代所承认。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也是一个把死亡作为最高艺术,或者一种使命来追求,并加以实践的。在他自杀之前,写了自传随笔《某傻子的一生》,就是对死亡的思考和演示。
  
  在他看来,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颓废主义的圣经,就是在罪恶腐朽中掘出美来;透过华美的粉饰,去掘出一个真实的地狱:我的美人,请告诉它们,那些吻吃你的蛆子,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当芥川龙之介感到自己,无论是肌体还是精神,都有如世纪末的恶魔附体,死亡便成为无法逃避的诱惑。
  
  在他的眼里,东京的春天,是如此阴沉沉的。他从行驶中的小汽船窗口眺望向岛的樱树。盛开的樱花,恍若一片败絮般令人忧郁。可是他在那些樱树中,江户时代以来的向岛的樱树中,发现了他自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这种感觉。就是对架空的电线放出的火花,也令他感动。他展望人生,并没有特别稀罕的东西。但是只有这空中紫色的火花,可怕的火花,哪怕用生命来换取,他也想把它抓住。
  
  站在书店翻阅梵高的画集时,他突然地领悟了绘画这个东西,不知不觉密切注意着树枝的弯曲和女人面颊的丰腴。在一个下雨的秋日傍晚,他走过郊外的陆桥下面。他经过那里,感到有人曾走过这条路。是谁呢?他心目中浮现出,一个割去了耳朵的荷兰人,叼着长烟斗,锐利的目光注视着这幅忧郁的风景画。梵高还有那些,先他走上自我死亡之路的天才们,对于芥川龙之介都是引路人。
  
  生命的幻灭感,像潮水一样扑打着他的胸怀。在病中,他在字典里看到了印度东部产的椰子。树干高达五十英尺至一百英尺,七十年开花一次。他凭想像清晰地描绘出这种椰子的花,喉咙从来没这么痒过,不由得往辞典上吐了口痰。他想到短暂的生命,又一次想象着椰子花,在遥远的大海彼岸,高高耸立的椰子花。对于他,不管是面对眼前的景色,还是远方的想象,死亡都是摇曳不灭的花朵。
  
  在他的空幻中,大地震的惨象,无疑是最理想的寄托。震后那种气味,和熟透了的杏子差不多。他在灾后的废墟上走着,于是想道,炎天的腐尸,气味居然也不太难闻。尤其使他动心的是,十二三岁的小孩的尸体。他看着那具尸体,觉得有点羡慕。他想起上帝所爱者不长命这句话。他站在废墟中,不由得深深地想,人人都死掉才好呢。
  
  他不止一次想过和女人一起死,但最终他放弃了这种想法。对女人,他没有真正爱过,当然也没有恨。当女人容光焕发,犹如晨光照耀下的薄冰似的,坐在他面前。他对她抱有好感,但是没有恋爱的感觉,而且连碰也没碰过她的身体。听说你想死,女人问他;是,不,与其说想死,不如说活腻了,他答。他们就这样一问一答,约好一起死。不过,这只是精神自杀。
  
  他甚至想象,自己置身于停尸房里。那些尸体的拇指上都挂着穿上铁丝的牌子,上面记着姓名、年龄等等。他的朋友弯着腰,灵活地运用解剖刀,开始剥一具尸体脸上的皮,皮下布满了美丽的黄色脂肪。近来尸体也不够用,他的朋友说。不知什么时候,他早已准备好了答复,如果尸体不够用,我就会没有任何恶意地去杀人。可是这样的话,当然只有放在心里。
  
  虽然说,人能极于情,故能极于物;唯能极于物,故能极于天。有时候,物和情、肉体或精神,到底谁牵累谁、谁引导谁,很难说,就象物质和意识的争论,也许永远没有答案。芥川龙之介长期患了失眠病、神经衰弱、慢性结膜炎、脑疲劳等,到底是因为身体病变,致使他精神沦落,还是精神不振,让他肌体衰弱不堪呢?他知道自己的病源,对自己感到羞愧,也害怕面对所蔑视的社会。
  
  他自己说,如果不是死,也许等待他的只有疯狂。在春光明媚的松林中,三十五岁的他,边踱步边回忆着自己两三年前写过的话,我最同情的是神邸,因为他们不能自杀。当他写完《某傻子的一生》后,偶然在某旧家具店,看见了剥制的天鹅,伸长脖颈立着,连发黄的羽毛也被蛀蚀了。他回想自己的一生,不禁热泪盈眶,发出冷冷的笑。独自走在日落的街上,他执着等待毁灭的命运到来。
  
  他在做最后的死亡演示。趁着独自睡觉的机会,他把腰带挂在窗棂子上想自缢。可是把脖子伸进带子时忽然又怕死了,并不是害怕死的那一瞬间的痛苦。当他第二次自缢时,拿着怀表试测缢死的时间。稍感痛苦之后,神志就有些恍惚了。只要过了这一关隘,准会进入冥境。他看了看表,发现痛苦的过程,不过一分二十几秒而已。窗外一片漆黑,黑暗中传来了粗犷的鸡鸣。
  
  对于芥川龙之介,临死之前,如身处冰一般透明清澄、病态般敏感的世界。对于生活,他自认比别人都更深地见过、爱过、理解过,累积了太多的苦痛,也多少得到些满足。他越来越觉得为了活下去而活,实在是人的悲哀,若能满足于永远的沉睡,未尝不是一种和平与幸福。因此,他说,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映照在我临终的眼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