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怨的时候往往是最好的时候

 阿里山图书馆 2014-03-25

事情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人都会觉得不满,比如“要是没有那个人的话,一切就好了”“要是没有这个的话,一切就完美了”等等。还有很多人总感慨自己太忙,抱怨说“如果我不是这么忙,我自己也可以相当地XX了”,有这种想法的人真是不计其数。

有个人被调入了新部门,他很想以此为契机在事业上大展一番拳脚。每个人都有想要奋发向上的时候,这个人也不例外。虽然之前他一直觉得只要马马虎虎混得过去就行,但虽然这次的调动,他重新燃起了奋斗的激情。不过,他的运气太差了,新调进的这个部门的部门经理不仅做了许多营私舞弊的事,而且还很会笼络人心。这个经理很想拉拢这个新来的人,但这个人却正干劲十足,完全不领情。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对部门经理大加批判。不过,那位经理也不是省油的灯,加上其他下属又都站在他的阵营里,所以这个干劲十足的人,就被同事明里暗里地算计了。

“我会输给这种事么!”这位新科员拼着命想反抗,可实在是到了心理承受力的临界点,所以他就到公司的心理咨询室做心理咨询。不过,公司的那个所谓心理咨询师,并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而只是已经退休了的喜好帮助人的老员工。听了他的话,这个“咨询师”就瞒着职员将这件事偷偷报告给了公司的管理层:“我不能说是从谁那听来的,不过,某某部门经理营私舞弊。”(如果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克绝对不会做这种蠢事。)

公司的领导层雷厉风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就给那个部门经理降了职。可这个去做心理咨询的人完全不知道是咨询师通报了上级,还以为是经理恶行败露的结果,所以欣喜若狂,认为“做坏事果然没好报”。他对咨询师进行了一番感谢,表示自己从今以后要一头扎进工作里,然后就结束了咨询。

没想到,三个月后,这个原本应该专心事业的职员,却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找心理治疗已经无济于事,必须住院治疗。情况真是严重至极,他本人也必须为了治疗而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抱怨的时候,往往正是最好的时候。非常有干劲的职员与行为不正的部门经理战斗,抱怨着“可我又讨厌去告密,要是这家伙不在了的话……”,这什么样的人会记得你的好?

我有时也会碰到一些同行来找我作指导。曾经有个在企业里做心理咨询顾问的人,跟我说了这么一番话:“心理咨询还真是个不可思议的职业。很多来咨询的人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好起来的,我并没针对他们做什么具体的工作,但咨询结束后他们总会说好多感谢的话,甚至有时还会送我一些小礼物。可有的人,我真是为他们费尽了心思,为他们四处奔走,甚至一听见他们说话我就开始不由自主地烦闷,就这么在他们身上耽搁了好多年,可他们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我怎么觉得这两种人好像反过来了啊!”

对于这种事,我想说的是:“能够说感谢的人才是强者。”

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人,这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要做到这点,首先就得承认自己从别人那得到了帮助,弱者是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他们必须马不停蹄地去处理接踵而来的不幸或灾难,根本没有工夫去考虑其他人。又或者他们所经历的不幸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让它们有一种接受帮助时理所当然的事的错觉。生活中确实有这种明明事不关己却无辜被牵连进了不幸中的可怜虫,对于他们而言,从这个给他们带来不幸的世界里拿些援助也没什么值得感谢的,而且拿到手的援助往往还远不及他们遭遇的不幸,因此甭说感谢了,不满都是很正常的。

这样的人不懂得从个体关系的角度看待事物,而是狭隘地以为自己是因为这个世界(社会)而受害的,所以拿些补偿实在是理所当然。我们心理咨询师,都被他们看成是这个世界的代表。

此外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如果承认了 自己从谁那里得到过帮助,一旦没能处理妥当,就会令对方处于自己之“上”,令自己居于人之“下”。但事实上,根本就不会构成什么上下关系,人类就是靠着你帮我,我帮他这样互相帮助得以生存的,所以即便接受帮助,承认感恩,也不会形成上下关系。不过尽管如此,却还是会有人这么想——也正是因为讨厌这一点,人才会扯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去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还有一些人,他们把本该有的感激之情转化成了一种难以承受的负重。这种人会不顾一切拒绝他人的帮助,或者即使接受了帮助,也会因为难以承受这种重负而对对方横加挑剔,心生厌烦。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表达感谢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有人因为太难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只能不停说些“对不起”之类的道歉的话。要表示感谢,就得再心里一直装着这件事,所以没有承受这件事的强大心理的人,只能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好从心里彻底摈除这件事。

要是明白了这些,再遇到没有被人感谢的情况时,做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就不会觉得愤怒或是奇怪,而是能够理解——原来他还是处于这样一个阶段呢。而当对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能够说出感谢的话语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明白——啊,他已经变得相当强大了呢。

虽说是感谢,可表达也应该有度。如果总是毫无必要地不停表达自己的感激,或是送去不合适的礼物,那对方的心情与没得到感谢时的心情也无异。能适度衡量自己受到的恩惠,在心中存有相应程度的感激,并且确定这些不会对自身的存在造成任何威胁。这么一说,大家明白了吧,不是相当强大的人,确实很难做到感谢。

有时候,需要事先就了解某个人心志坚强到什么程度。我以为,这种时候,判断这个人是否拥有能够适度地表达感谢的能力,可以成为一种极为可靠的衡量方法。

我有必要再次重申,在感谢这点是,适度是非常重要的。那些仿佛得了“感谢病”的人,其实也并不太坚强。

基本上来说,感激之情时不需要那么显眼的。

(摘自《心的处方笺》)

阅读心得:

过于追求完美,本身也是病。过于追求喜悦,同样是病。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道理,只是生病次数、病情轻重的差异。

健康、成熟的心智,就是因为懂得这个道理,知道世界也好、人生也罢,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陷阱,但他们依然选择了继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