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课堂教学的课后回顾与反思

 阳光地理 2014-03-25
发布时间: 2012-07-06 01:10: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我要评论()
摘要: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教师要转变角色,树立一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如提高自己的教学质...

法国著名的牧师纳德蓝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人成为伟人。虽然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也不确定世界上会不会多出50%的伟人,但是我们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年甚至几十年,在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也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

     课后回顾与反思就是教师上完课后,再现课堂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应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的回顾与反思呢?我把它概括为“三问五记七要”。 所谓的“三问”可以解释为如下几方面:

     首先,问自我。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 “课后问”,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如何向自己询问,我把它概括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骤:教师要回顾反思课堂教学的创景设问。问自己设计的景是否恰到好处,学生是否全身心的进入课堂学习的场景当中,是否为课文当中人物的命运、作者的情感所吸引;问设计的问题是否能贯穿整个教学,问题的设置是否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认真的读课文,从而整理信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步骤:教师要继续研读教材。问教材的重点讲课时是否突出,教材中的难点学生是否都理解了;问中差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知识,是否能够提出问题;问学生的合作是否落到了实处。

第三步骤: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讲析研讨。问是否少讲而精讲;问是否指导学生研讨、释疑;问是否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

第四步骤:回顾课堂上的训练。问分层训练是否落到实处,问对不同层次的训练是否落到实处。

第五步骤:评结延伸。问学生好的方面不足的方面产生的原因,问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调控情况。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其次,问学生。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方式可以兼顾个体,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尽最大力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当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学过程,对待学生幼稚的意见,教师不要简单适从,要善于倾听意见,去伪存真,否则,反而会降低教学绩效。

     再次,问同行。教师应倾听同行和领导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这也是专家提出的观点,这种意见科学性强,便于自己长善救失,有利于教师很好地改进教学工作。这种方式要求教师要有谦虚的品德,使同行愿意给你提看法,让大家坦诚交流,这种意见的含金量较高,教师要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所谓的“五记”体现在如下五方面:

1、记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所谓的“七要”也体现在如下的七个方面:

一要反思:“主导作用”是否得法。我将教师的主导作用概括为“导、精、严、活、放”五个字。

”——教师的启发、引导、指导。它包括新课的引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指导学生自学、自研、自解,指导学生敢于质疑,研疑、释疑。
”——教师讲课要少而精, 板书要简明。精讲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简练、清晰,要富于启发性。板书要精,要提纲挈领,有条不紊,正确整齐。醒目的板书对学生记笔记、作业规范化的培养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
”——一方面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的语言、板书都应符合规范,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听课,答题语言都应严格要求,做到有错必究,一丝不苟。
”——教学形式要灵活。活的关键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得当、点拨得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结合的恰到好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要大胆鼓励学生自学,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再讲,把学生的学和老师的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差等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七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 

     总之,在新型的教学关系中,教师就要转变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要收到最佳的课堂效果,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那就离不开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回顾与反思,教师进行问课和使用适当的课堂教学评语,就是要努力实施“功夫在课外”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表明主动合作的意愿,体现坦荡宽广的胸怀,展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
 

参考书目
         《新课程报语文导报》2007年第4期。
         《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1期。
          霍益萍、查尔明,《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
          郭有,《教师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