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六: 契丹文钱币译释杂淡

 莲花广圆 2014-03-27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六:

契丹文钱币译释杂淡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六: <wbr> <wbr>契丹文钱币译释杂淡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六: <wbr> <wbr>契丹文钱币译释杂淡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六: <wbr> <wbr>契丹文钱币译释杂淡

契丹文钱币试译论坛之二十六: <wbr> <wbr>契丹文钱币译释杂淡

自去年试译完天津泉友全部契丹文金钱金印的文字后,今年又试译了哈尔滨冯先生的120枚的金铜合金钱,除有六枚待译外,其余都基本试译出,汰除重复亦有八十余种。接着,拟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将去年几位收藏家送到我家来的,几百枚契丹文钱试译出来。然后,将把在天津打拓片拍照的全国泉友钱币中的契丹文钱全部译出后,请有关专家审定,最后编纂成《辽(契丹)编年钱谱·中部:契丹文钱币》出版。

契丹文钱的翻译是个新工作,是契丹文研究的新领城。笔者和陈传江、陶金是较早投入其中的收藏界人士。我们不搞空对空,紧紧依据实物和出土文物的背景资料进行试译。好在我们的前辈在契丹文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各种资料已遍布大小书店。这些都使我们在译释契丹文钱的进程大大加快。目前,陶金正在改写去年既已编写出,有关出版社已答应为其出版的《契丹文汉文对照速查手册》。陈传江正在整理费时五年编纂的《契丹小字字根译读法》。

笔者近年在编纂《辽(契丹)编年钱谱》的同时,深入剖析契丹文钱币和契丹文明的关系,我发现契丹文钱币每一枚都和契丹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教育等等活动有关。既使一句口语,一句格言,一句诗歌都是有来历的,都不是平空杜撰凭脑袋想出来的,而都是和契丹皇室的所思所想所做的事情有关。即每枚契丹文背都有一个事关契丹皇室的故事。虽然由于契丹史料的缺乏,挖掘这些故事常常因材料的捉襟见肘而使文章显得单薄。但随着契丹各种文物大量涌现,文物间对史实的互证补充,将会使契丹文钱幕后故事更加丰满。

契丹文钱币的翻译与墓志铭翻译有很大区别,墓志铭是哀悼性文字,虽然有大量歌功颂德的阿谀语言,但情感上是绝对没有欢愉喜庆色彩的文字。而钱币语言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语言。文字除少数板着面孔严肃庄重的祭祀训教文字外,大多数吉语、庆典、赏赐钱文都是喜庆欢乐的。这天生的语言文字区别,决定了钱币翻译的特殊性。不是能较熟练了契丹字,就能准确翻译契丹文钱币。我曾多次著文指出刘凤翥,鸟拉熙春等专家因为他们不懂钱币史,不懂钱币学,甚至没有真正了解契丹的历史、宗教、经济、艺术、科技等真正面貌,所以他们既使文字翻译对了,释读肯定也不会对。对“天朝万岁”钱的译释,刘凤翥、鸟拉熙春先生前后两个译释都错了的原因就在这里。

契丹文字造字法的不严密,决定了契丹小字的一字多音,一字多义,以及多形一字,多字一音的现象。加之,后缀的任意增减,异体字、错别字、通假字的随心所欲的泛滥,都给契丹文钱的译释增添了困难。目前没有统一的契丹文辞典,每个契丹小字到底有多少读音?有多少异体字、通假字?谁人也不知晓。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译释方法,都有自己认定正确的字词。谁对谁错,怎样确定?其实,把个人认为正确的译文放到钱文中,放到钱币学知识中,放到契丹历史、宗教、经济、艺术、科技知识中,放到契丹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中,用契丹人的头脑去思考,用契丹人的心去倾听,用契丹人的眼睛去观察,你就会发现译释的对与错,从中择优而从之。

比如前几天笔者译释的锻雕金钱“君长上喻”(见图1、),穿上字,明明有专家将其译为“和”,可放到钱文中怎么也不妥贴。右旋读“和长上喻”肯定不对!顺读“和尚长喻”也不通!因为背二鹰冲天图已告知此钱是“捺钵”钱,钱文必定和“捺钵”有关,“捺钵”中绝不会的和尚参加。在“上喻”无误的情况下,它上边的词一定与传达发布“上喻”的人有关。而穿右的“长”字的确定,使这个人限制在“x长”的范围内,和“长”组词最贴切的“首长”,“官长”。可这两个字已有固定对应的契丹字,用作穿上字似易引起误解。于是我选了个“官长”的同义词“君长”作为译文,《耶律羽之墓志铭》有他祖先“世代为(东部鲜卑)君长”一语可证明“君长”与“官长”义相同。这个译文正确与否,可留待日后验证。但目前我认为它是最通达顺畅的译文。

再如同样是锻雕金钱的“百岁压邪”背双凤钱(见图2、)。穿下的“压”字,来自即实先生的“契丹小字释义表”。可有的专家译其为“辱”。穿左字,有专家译其为“不”。我根据上下字,推测其为“邪”,并没专家译释的依据。通过译文 “百岁压邪”与“百岁不辱” 排列比较,并将两者放到契丹社会风俗习惯去衡量,及与双凤图表现晚辈给长辈祝寿的主题的关系考虑。觉得“百岁压邪”的译文合理性更大些。直到今天东北还流传着“老寿星(岁数大的人)避邪”的说法。

“百岁不辱”(百岁老人不应该受到欺侮),也是条很好的译文。如果不出现在齐天皇后给姑姑婆婆承天太后过生日的场合,那它会倍受青睐的。可惜地是,它出现在承天太后五十寿辰上,就显得不十分合乎时宜,好象在逼老人交权,在讲退休政策。这种以三字夹击第四字的方法是向文字学家学习的,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以已知推未知是个有效的科学方法。如果说这样的译法是牵强附会的话,那其实就是否定契丹文研究本身。

我不是契丹文研究专家,但我是个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辽金史研究者,从事几十年钱币研究的学者,是亲自过手了上万辽钱,上千契丹文钱,数百件契丹文物的收藏家。写过近千万字的我,还不至于没有依据地牵强附会地译释某一枚钱币。我对契丹文的钱币的释读是坚持“信、达、雅”三原则的。“信”,就是坚持事事有根据,字字有源头。“达”,就是文章和事件的发展,都要符合逻辑,符合事物自己的发展规律。“雅”,就是译文必须能原汁原味地将原语的喜怒哀乐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译文流畅自然。

我的考释文章都是让事物天生的发展规律作主宰,往往写出来的东西与原来设想的东西相差十万八千里。大多数时候是文章强迫我的思绪按它的逻辑行进,而不是按我的意志去写作。因为我太熟悉了辽钱的一切了,太熟悉生它养育它的故乡一草一木,每位父老兄弟的血泪故事,所以,我的契丹文钱币器物考释文章中,无时无刻不由自由地会浮现这些人和事的音容笑貌。我坚持每一篇文章都用心去写作,尽力站在契丹人的立场讲述契丹事。这就是我考释辽钱文章的生命,如果说这种写法这就是所谓的牵强附会,我倒希望真正的考释文章都能这样。

我希望契丹文钱币研究领域有更多心胸豁达大度的朋友,大家更多地交往,相互交流。我博客里的一切欢迎所有人都可随意转载引用,不用通知我,标不标我的名字都无所谓。只要是宣传北方民族文明的人和事,我都真心诚意地支持,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参加进来。

泉痴山人2013/8/18于京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