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堂:(《道医·第二章》第六节:魏晋隋唐时期)

 gudo_ng 2014-03-27

第六节  魏晋隋唐时期

汉末,外戚宦官纷争,党锢之祸兴起,遂至黄巾之乱,从而三国分裂,而五胡(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乱华(此指晋朝),南北分立,以至隋唐统一,造成中国史上为时四百年之久的纷乱时代。

这一时期也是道教兴起的时候,其始于东汉“张道陵”,他隐居蜀中鹤鸣山,成道后石鹤九鸣,乡人崇信,遂尊“天师”,其后设立“天师道”,凡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这是道教的原始,此后,东汉末张角的“太平道”,魏晋时期的“天师道”等。这些教团的创始者,都有师承派别。为了取信于人,而宣扬其道,多借疗病诊治,以仙家医药而济之,这就是为什么道医最后没有公开出来,而是秘密的在道教或是道家中流传的缘故之一。其中最有名者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

据晋书列传载:葛洪,字稚川,道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少好学,读《考经》《论语》《诗》《易》,以儒学知名。葛洪本属道家,好神仙炼丹之术,自谓受《太清丹经》《九转丹经》及《金液丹经》,习炼丹秘术。

葛洪在《抱朴子》中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肢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治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国亡,气哀身谢。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败之后。故知生难保而易散,气难消而易浊。若能审机权,可以制嗜欲,保全性命。且夫善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何者是耶?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尔?盖缘未见其益,虽心希妙道,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短促。诚缘舍其本而忘其末,深可诫哉。所以保和全真者,乃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夫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喜则膀胱纳客风,多怒则腠理奔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鬓憔枯,多好则志气倾溢,多恶则精爽奔腾,多事则筋脉干急,多机则智虑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于斤斧,损人之命猛于豺狼。无久坐,无久行,无久视,无久听。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至饥。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轻侮于人当减算,杀害于物必伤年。行一善则魂神乐,搆一恶则魄神欢(魄神乐死,魂神好生)。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生录必书其名,死籍必削其咎。养生之理,尽于此矣。至于炼远丹以补脑,化金液以留神,斯乃上真之妙道。盖非食谷啖血者,越分而修之。万人之中,得者殊少,深可诫焉。”

《肘后备急方》为葛洪所著,简称《肘后方》。系其将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疾病的病因、症状等。可以说此书是传承经方一派的一个缩影,经方主要是神农一支,而道家仙炼的金丹派则来源于伏羲的传易之法脉,葛洪得此之大成,可以说对道医学派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葛洪之后百余年,至梁而有陶弘景,道号华阳子,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在医道方面,有传世的《铺行诀用药法要》一书传世。后经张大昌先生传出。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医传人,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长大后),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研究养生长寿之术。

孙思邈认为医学是精微不至的事业,主要著作为《备急千金要方》30卷和《千金翼方》30卷。其他还有如《千金髓方》《福禄论》《摄生真录》《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太常分药格》等。

孙思邈对道医立了一个规范,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孙思邈对学习道医也作了一翻论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悉)《素问》《甲乙》《黄帝内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子》《老子》,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可以说孙思邈是自古以来,第一位真正运用道医而为事的人。也就是说是纯正的道医人士。我辈学习道医知识,其书不可不读。其法不可不效。

虽然如此,但是孙思邈还是没有把医圣张仲景的承法远古给搞清楚。因为方剂的变化,从唐以后,就走向了一条千变万化的道路,从《黄帝内经》的十三个方剂,到张仲景的一百三十三方,再到唐以后的千方万方。可以说变化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医方之祖(神农)这一支派,到张仲景这一代,基本上就失传了。后世的医法之技,大多是理学派的路子,方剂则归于证因病治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