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
别名 香藁本 来源 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藁本L. Sinense Oliv.,以根及根状茎入药。 形态特征 1.辽藁本(热河藁本):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状茎短,成不规则块状,生多数细长的根,外皮深褐色,断面黄白色,有浓烈香气。茎圆柱形,中空,下部带紫色。基生叶早枯,茎生叶互生,下部及中部的叶有长柄,基部鞘状抱茎,一至二回三出羽状复叶,最终小叶片卵形或广卵形,边缘有少数缺刻状牙齿或浅裂,上面沿叶脉有乳头状凸起,下面灰绿色。夏季开白花,为复伞形花序,伞幅6-19个,小花梗短,小花密集成小团状,总苞片和小苞片都呈锥状条形,花瓣5,椭圆形,基部急窄,背部有一脉,雄蕊5,较花瓣长,花药黑紫色,子房下位,花柱呈压扁的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棱槽中各有油管1-2个,结合面有油管2-4个,果棱具窄翅。图示为辽藁本。 2.藁本(西芎、茶芎):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根状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有多数条状根,具浓香,茎中空,有纵沟。叶互生,叶柄长达20厘米,基部扩大呈鞘状,抱茎,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最终小叶5-9片,卵 形,两侧不相等,边缘为不整齐的羽状浅裂或粗大锯齿状,上面脉上有乳状凸起。夏秋开白花,多数小花聚成复伞形花序,伞幅16-20,不等长,总苞片常具3-5条形裂片,花萼缺,花瓣5,椭圆形至倒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全缘或微凹,中央有短尖凸起,向内折卷,外面有短柔毛,雄蕊5,花丝细软弯曲,花柱2,细软而反折,子房卵形,下位,双悬果广卵形,稍侧扁,分果棱槽中各有油管3个,结合面有油管5个。 生境与分布 辽藁本生于阴破草丛中及山地林缘和多石山坡林下,也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主产于河北省。藁本生于山坡草丛或水滩边,也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以南,主产于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挖。 药理作用 1.挥发油对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痛作用,有轻度降压作用。2.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性味功能 辛、温。发散风寒,祛湿止痛。 主治用法 风寒感冒头痛,头顶痛,腹痛泄泻。用量3-10克。 参考配方 风寒感冒头痛:藁本、防风、川芎各10克,白芷、菊花各6克,水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