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苏(附: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

 btdv 2014-03-28

紫苏(附: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

别名  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来源  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Var. crispa (Thunb.) Decne.,以带叶嫩枝入药。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有香气。茎四棱形,紫色或紫绿色,多分枝,有紫色或白色长柔毛。叶对生,有长柄,叶片皱,卵形至宽卵形,长4-12厘米,宽3.5-10厘米,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粗圆齿,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两面均疏生柔毛,下面有细腺点。6-7月开花,聚伞花序排成顶生与腋生的穗状花序,稍偏侧,苞片卵状三角型,具缘毛,萼钟形,先端5裂,外面下部密生柔毛,花冠二唇形,红色或淡红色,雄蕊4,二强,子房4裂,柱头二裂。小坚果倒卵形,灰棕色。

    同科属植物白苏,功效相同,效果略差。

生境与分布  全国各地广有栽培,长江以南各省有野生,生于路旁、村旁。

采集加工  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采集。

药理作用  1.苏叶煎剂或浸剂给试验性发热的家兔灌胃,有缓和的解热作用。2.本品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3.本品能减少支气管粘膜的分泌物,缓解支气管痉挛。4.紫苏油及其主要成分紫苏醛给绝食12小时的家兔口服,可引起血糖上升。5.抑菌试验:本品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6.紫苏油制菌性强,紫苏醛是紫苏特有香气的成分。

性味功能  辛、温。散寒解表,理气宽中。

主治用法  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用量3-15克。

参考配方  风寒感冒:紫苏、荆芥、防风、陈皮各1斤,干姜、香葱各半斤,共研细粉,以红糖3斤,水适量,和匀压成块,每小块10克,焙干,每日2次,每用一小块,开水冲服。

紫苏叶

辛、温。发表散寒。治感冒、鼻塞、咳喘、鱼蟹中毒。用量3-10克。

参考方:食蟹中毒:紫苏叶60克,生姜3大片,煎汤频饮。

紫苏梗

辛、温。理气宽胸,解郁安胎。治胸闷不舒,气滞腹胀,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用量5-10克。

参考方:胸腹胀闷、恶心呕吐:苏梗、陈皮、香附、莱菔子、半夏各10克,生姜6克,水煎服。

紫苏子

辛、温。降气定喘,化痰止咳,利膈宽肠。治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呃逆。用量6-10克。

参考方:咳嗽痰喘:紫苏子、芥子、莱菔子各10克,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