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种孤独》:我们的生活,满是磨损的神经和未愈的伤口

 昵称535749 2014-03-29
2014-03-28 21:57

在读完耶茨的两本短篇集和一本长篇后,我已经可以确定,耶茨就是我今年的年度作家。

毛姆是我去年的年度作家,对于我来说,耶茨的意义甚至在毛姆之上---毛姆描述的是一个我向往而无法抵达的世界,耶茨却写尽了我在真实人生中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困境。

他笔下人物的每一点痛楚都能让我感同身受:纽约格子间里失业了还强装体面的小职员,出去寻欢被初识朋友抛弃的退伍军人,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却幻想着能成为著名雕塑家的单身母亲,渴望成为文学家却不得不替出租车司机做枪手的落魄作家,美国合众社里每日战战兢的小记者...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不甘平庸,即使你苦苦挣扎,最后的结局还是一样惨淡,和惨淡的结局相比,之前的自命不凡和挣扎奋斗就成了一个笑话。

就像名篇《哦,约瑟夫,我很累》中所写的那个单身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住在贫民区里,出场的时候,她的人生得到了一个机会,有人介绍她给罗斯福制作一个头像。那个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件事上,最后,头像制好了,她带着头像去白宫参见了罗斯福,可是没有闪光灯,没有长篇报道,没有接踵而至的名誉和利益。她费尽全力抓住了一个机会,可是人生还是没有任何转变。

耶茨写道:我能想象当天下午她乘坐那趟开得又慢又久的火车回纽约时,是什么样子... ...她独自一个女人,勇敢而艰难地走过来,为了吸引世界的注意,一路上,她始终呵护着自己的才能。不公平啊。

更不公平的事情在后面,接下来,这位母亲被她的情人抛弃了。

耶茨的小说就是这样,人物一出场的时候,往往正在迎来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机,这个机会可能是具体的,像制作罗斯福头像之于上文中的母亲,也有可能是一种象征,像巴黎之于《革命之路》中的弗兰克夫妇,还有可能是以荒诞的面目出现,像出租车司机的代笔要求之于落魄作家。

故事发展到后来,无一例外地走向幻灭,没有什么转机能使我们的人生好转,也没有可爱的家人朋友能使我们感觉好受一点。做枪手的落魄作家炮制不出畅销作品,弗兰克夫妇去不了巴黎,单身母亲也没办法成为艺术家,希望来了,又破灭了。从那以后,他们的人生几乎满是磨损的神经和未愈的伤口,一如我们。

做为旁观者,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所谓的转机,原本就是虚幻的,比如说,你可以指望一个为出租车司机代笔的作品真的可以畅销吗?可是故事中的人物当局者迷,总是在徒劳地挣扎着,这种挣扎除了加速他们人生下坠的速度外,别无作用。

我们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人生一路下坠,倍感心痛同时无能为力,我们自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千千万万个他们就是正在迷茫痛苦或焦虑抑郁的我们。

没有一个作家能像耶茨这样终生只为失败者立传,他说,与成功相比,他更愿意书写失败。

这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

耶茨一生,从未大红大紫,任何一本精装书的销量都没有超过一万二千册。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对他的照料并不精心,照他书中所写,当幼小的他和姐姐饿得肚子呱呱叫时,母亲却躺在床上对着他们大念《远大前程》。

耶茨结过两次婚,两次都离异了,女儿们跟着前妻过,晚年,他一个人独居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白天写作,晚上酗酒。

有了这样的人生经历,不难理解耶茨为何会选择为失败者代言,因为他本身就以失败者自居。那些失败的经历成就了他的写作,他最好的几部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像《问家人好》、《建筑工人》、《哦,约瑟夫,我很累》等篇。

耶茨笔下没有一个世俗意义的成功者,主人公要么婚姻已经破裂,要么濒临破裂,要么战战兢兢做着一份十分厌恶的工作,要么已经失业,我们为之恐惧的一切他们都在亲身经历着。有人说读他的小说得不到一丝安慰,我倒觉得安慰还是有的---至少你会发现,世界上不是你一个人在受苦。

耶茨做过记者,他很不喜欢这份工作。做为一个以此为生的人,我太喜欢他对这一行的调侃了,他说,这算不上什么美差,但是若有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便说“在合众国际社工作”,这话听上去颇为自豪。

耶茨是不是每天都会一脸倦容地走向报社大楼?嗯 ,我也是,当然,我的这家报纸比他的小多了。耶茨是不是每天几百字几百字地写着各类消息,其实从来没有弄懂过到底是什么意思。见鬼,我也是。耶茨是不是真的很关心新闻事业?当然不是。所以后来他被炒了,我觉得我的那一天也快到了。

《建筑工人》是我最喜欢的耶茨作品,所以上面忍不住戏仿了一段,看过的同学笑笑就好。原文中,耶茨是把海明威和他自己放在一起对比。

耶茨终身崇拜的偶像有两个,一个是海明威,另一个是菲茨杰拉德。

除了都做过记者外,他和海明威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在巴黎生活过。

弗兰克夫妇没有去成巴黎,年轻的耶茨夫妇倒是去成了。在巴黎的时候,耶茨坐在租来的小屋里,一篇接一篇地写,收到的几乎都是退稿信。你看,人生就是这样残酷,不会因为你换一个地方生活就会产生任何本质上的改变。

耶茨从未停止写作,哪怕后来疾病缠身、终日酩酊。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只要写得足够好,他总会最大范围地为人所知。可是耶茨死后足足沉寂了十来年,作品基本绝版,直到《革命之路》被拍成电影后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不公平啊。他写得那么好。

耶茨曾经想走海明威那条路,可惜没有成功。后来回到美国后,他又试图走菲茨杰拉德那条路,跑到好莱坞去做编剧。他当然也没有成功。

耶茨终身追慕菲茨杰拉德,这种追慕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也是生活方式上的。大半生都在窘境中辗转的耶茨,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去好莱坞写剧本的工作,他毫不犹豫地去了,认为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冒险,相当于菲茨杰拉德来到了好莱坞。

在小说《告别萨莉》中,他写到自己曾经无限接近过这种生活:住在海边的豪宅里,隔三岔五开开PARTY,和漂亮的女伴喝酒作乐,写作不朽的作品。

这是典型的菲茨杰拉德式的生活。

出身微寒的耶茨,曾经渴望着这样的生活能够向他敞开大门。有一天,门打开了,置身于其中,他才发现自己和这类生活格格不入,他只好退回到他原有的世界里去,在那里,他只能住着蟑螂横行的小屋,躺在散发着霉味的床垫上,继续写作少有人问津的作品。

终其一生,他都没有过上像海明威或者像菲茨杰拉德一样的生活---受人尊敬,光鲜体面,周围到处都是崇拜者。

还好,有一点他做到了,甚至干得比他的偶像们还要漂亮。

他写出了不朽的作品。(《十一种孤独》书评/慕容素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