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查德·耶茨:美国最不出名的著名作家

 冬天惠铃 2018-12-10

理查德·耶茨                              《革命之路》和《好学校》中英文版


  在美国文坛有这样一个奇特的存在:他的首部长篇小说《革命之路》为其赢得赞誉无数,其后的作品也一直广受主流文学圈好评,而他在世期间,所出之书没有一本的销量超过12000册;他曾是美国最受褒扬的作家,在同行中深受尊敬,却在去世9年后,才为大众接受。2008年,改编自《革命之路》的同名电影风靡全球,已经去世16年的他又被重新带回到世人眼前。这位传奇人物便是理查德·耶茨。

  理查德·耶茨1926年出生于纽约扬克斯市,幼年时家庭生活并不安稳。父亲曾怀有成为一名男高音的抱负,最终却当上了一名推销员;他嗜酒如命的母亲梦想成为一名雕塑家,在他3岁的时候,就为追求“艺术的自由”,跟他的父亲离了婚。大萧条的时代里,母亲带着他和姐姐在曼哈顿艰难度日,搬了一处又一处公寓。“当他们饥饿难耐或等着被人再一次轰走时”,母亲却对着他们高声朗读《远大前程》。1944年从埃文中学毕业后,他没有读大学,原因之一是他受海明威的影响,认为作家应该融入生活的洪流中,通过斗争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参军去了法国,像许多上个世纪50年代的作家一样,他经历过战争,但不幸在军队中染上肺炎,治疗康复后,从德国退役,回到纽约。1948年,年仅22岁的耶茨与希拉·布莱恩特结婚。1951年,他带着军队发给他的肺炎补偿金举家迁到欧洲,在欧洲的几年中,除了写作他什么也不干。他坐在租来的房间里,不停地抽烟,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写,一篇又一篇,但都不成功,《纽约客》拒绝了他的每一篇投稿,直到耶茨逝世快9周年后,这一状况才得以改观。1952年对他来说具有特别意义,这一年,他终于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说,那是他旅欧一年后写下的15篇小说中的一篇。10年后,1961年耶茨出版了呕心沥血之作《革命之路》,随后他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十一种孤独》(1962)、《天意》(1969)、《扰乱平静》(1975)、《复活节游行》(1976)、《好学校》(1978)、《恋爱中的骗子》(1981)、《年轻的心在哭泣》(1984)和《冷泉港》(1986)。耶茨用文字给自己筑造起了一个坚实的文学之家。

  然而,他现实中的家却坍塌了。妻子带着他们的女儿回到美国,选择与他分居,1959年,他们正式离婚,两个女儿的抚养权归了妻子。不久,耶茨自己也回到美国。为维持生计,他为人捉刀,代人写作。他走了菲茨杰拉德不成功的老路,去好莱坞写剧本。1963年甚至曾为时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肯尼迪撰写发言稿。他还接受了依阿华大学作家创作班的教职,但那一段经历并不愉快,只是他人生当中的又一个失败而已。

  由于无法靠出书养活自己,整个上世纪70年代,他都边教书边写作,酗酒和情绪低落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家庭生活更是接连遭遇不幸,1968年再婚后1974年再次离婚,孩子仍归妻子抚养。多年来,他始终孑然一身。

  最后10年,耶茨的健康状况极度恶化,由于肺结核,他呼吸困难,但他仍抽烟抽得像个不断冒烟的烟囱,即使在最后他得借助氧气面罩来呼吸时,抽烟也没停止过。喝酒是他又一个狂热的嗜好,美国文学史与酒的关系异乎寻常地密切(福克纳、菲茨杰拉德、哈特·克雷恩、海明威、伯里曼、契弗),但没有几个作家是像耶茨那样全身心投入酒精之中。他白天写作,一到晚上却总是烂醉如泥,不省人事。有一段时间他精神崩溃,几次住院。在一个创作班的课上,他曾绕场裸跑,宣称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弥赛亚。1992年11月,耶茨死于肺气肿及并发症,年仅66岁。

  到过他家的学生、同事看到耶茨的住处无不为之动容:一张桌子上放着打字机,冰箱里只有咖啡和各种酒,墙上是女儿的照片。两盏微弱的小灯、到处是踩死的蟑螂,碗橱里还有脏兮兮没洗的锅。他就是在这样的小房间里,凄清地写作。

  写作从未停止。这像是个可怕的判决——判决他终生写作。然而,所幸的是,写作的人,比身体活得久一些;耶茨描写庸常生活中的绝望,朝着自己内心的荒芜处走去,走得越深却好像触碰到越多的人。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书写美国主流生活的作家里,受到大师们如此一致赞誉的没有几个。其写作生涯中,在所有主要报刊上,他的作品一直广受好评,他的4部长篇小说都被每月一书读书会选中。然而,耶茨在世时,他写的书在市面上一直销量平平。在耶茨去世后,他名下的9本书更是在美国悄悄下了架。图书超市成千上万的书中,竟没有一本是他的。他的作品只能通过专门订购,或者在二手书店里小说类布满灰尘的最下层才能找到。这就是理查德·耶茨身上的令人费解之处:一位在行业内深受尊敬甚至热爱的作家,一位能如此打动其读者的作家,一位如菲茨杰拉德定义了爵士时代的失落感那般定义了焦虑时代的失落感的作家,一位影响了像诸如雷蒙德·卡佛、安德烈·杜波依斯的美国文学偶像作家,一位在行文和角色选择上如此直截了当、毫不含糊的作家,他的书却完全绝版,而且如此之快,这是为什么?难怪理查德·福特不无遗憾地评论道:“明白这位作家价值的人太少了。”他似乎属于受人尊敬而又悲哀的那一类作家的作家。

  但是,文学史对作家毕竟还是公平的。2001年1月15日,《纽约客》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运河》,反响良好。也许是因为时代的改变,新世纪的人们对他作品所描写的上世纪50年代充满了兴趣,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耶茨的孤独感和悲剧性。出版商更是抓住时机。于是在耶茨去世已有9之后,《理查德·耶茨短篇小说集》出版了。在短篇小说集销路不景气的时期,这本书居然在美国成为了一本全国畅销书。又在一个9年之后,他的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中文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也成为豆瓣网2010年虚构类最受关注10本图书之一。

  理查德·耶茨处女作长篇小说《革命之路》出版于1961年。小说如实描绘了一对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夫妇的生活:上世纪50年代,弗兰克和爱波夫妇生活在郊外革命路上的革命山庄。弗兰克做着无趣的工作赚钱养家,为人夫为人父;爱波照顾家庭,抚养孩子,为人妻为人母;社交圈一成不变,生活日复一日;他们心生厌倦,不满现状。爱波建议抛弃现有的一切,举家迁往巴黎寻找新的激情与梦想。然而美好的愿望在现实跟前败下阵来,面对生活一系列的变故,弗兰克背叛了最初的想法,让爱波陷入无助与绝望当中……

  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在两位主人公身上没有发生任何了不起的大事件。可耶茨用他那粗粝的文笔剥开了生活的残忍与虚伪,没有退让或轻佻,令每个读者心头一颤。弗兰克和爱波直视对生活的不满与恐惧,设法在怀孕与雄心间取得平衡,梦想着逃脱一成不变的岁月。可是正如耶茨自己所述:“我笔下的人物都在自己已知与未知的局限内,风风火火地想要做到最好,做那些忍不住要做的事,可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失败,因为他们忍不住要做回自己原本的样子。”

  《革命之路》出版当年便与《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及《看电影的人》一起进入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决选名单,而且同样有资格获奖。出版近50年后,《革命之路》被《时代》杂志评为百大英语小说经典之一。《时代》给出的评价是:“他用饱含20世纪50年代激情的文字,描摹了气数将尽的中产阶级社会关系,让随后的每样东西都显得苍白无力。”著名作家、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库尔特·冯内古特认为《革命之路》是“我们时代的最佳作品之一”。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则将其推崇为“绝对的大师之作”。《时时刻刻》与《朗读者》的剧作家戴维·黑尔曾说:“耶茨与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堪称20世纪美国三位无可争议的伟大小说家。我所能给予耶茨的最高赞誉,就是他的作品更像是出自剧作家之手,而非小说家:他想让你亲眼见到他描述的一切。”

  耶茨不只是一位优秀作家,而且他的小说代表了美国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战后繁荣中的混乱。没有人能像耶茨那样出色、那样深刻地刻画焦虑时代或者美国式个人主义合乎逻辑的副作用,或者20世纪40年代及50年代高远得让人无法想象的理想变质及受挫。耶茨用他的作品创造了一个几乎令人屏息的坚实世界,像个打不破的黑屋。他的风格基础虽然是现实主义的,但文字里有某种复杂而具穿透性的东西,超越了直白的现实主义。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卡佛式的绝望和动人,有着一种契诃夫式的忧伤和宿命论。他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这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逃脱不掉的命运。耶茨的作品真正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笼罩在每个普通人头顶上空的无边无际的孤独。其实他的小说并没有塑造出什么特别的人物,所有的孤独男女看上去都像同一个人,都像是某个时刻的你和我。他的对象是孤独,用他风格朴素却意蕴深刻、充满张力的文字,用看似平淡却又危机四伏的故事,如探照灯一般把孤独赤裸裸地晾在了台上。我们是观众,也是演员;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任由灯光在我们身上游走。


谢谢阅读!


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经典是财富

分享才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