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攻克难题, 就别死抱住不放

 我想要的回忆 2014-03-29
谁都知道,平时工作中,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能量,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攻克难题的问题上,同样也要实施劳逸结合的战略战术,才能有大的成效。当然劳逸结合不是蒙头睡大觉,而是另有一番讲究的。
那么,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去做点简单的事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要想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最好在这个过程中,额外穿插做点简单的事情。
这个发现是从一项实验中得到的。
研究人员邀请了145名年龄在19岁至32岁之间的志愿者,请他们在两分钟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列出常见物品的不寻常用途。这可是需要绞尽脑汁才能完成的事情。紧接着,将志愿者们分成四组,其中一组在参加测试期间完全不能休息,但另外三组每组都有12分钟休息时间,不过在这段休息时间内,这三组的休息方式也有不同,一组要完成非常费力的记忆工作,一组必须彻底休息,另一组则要做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随后,研究人员带领志愿者们重新开始先前的实验。结果显示,当思考新物品的用途时,四个组的志愿者们表现都一样;但是,当考虑先前曾经思考过的那些物品的新用途时,那组“做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的志愿者,比先前的成绩提高了40%,而其他组的志愿者表现则跟之前一样。
这个实验表明,人们在稍加休息并做些简单的事情后再回来做很难的事情,他们的效率会提高40%左右。因为休息并做些简单的事情后,既可以让大脑保持活跃状态,还可以让大脑有空闲进行自由活动,如去幻想许多过去的事或今后的事,这就打开了大脑的思维空间。另外,当人们在集中精神做另一件事时,也许会在无意识地梳理先前所思考问题的一些想法。而所有这些都非常有助于解决较棘手的问题,并提供完成任务的效率。当然,要真正揭开其中的奥秘,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做白日梦也行
人们都非常熟悉科学史上阿基米德定律产生的趣闻,知道他是大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的过程中悟出来的。让人们一直不解的是,为什么大科学家在没有从事研究的时候还会产生科学的灵感。其实,奥妙就是白日梦为阿基米德带来了科学灵感。
美国科学家最近证实,白日梦确实能给人带来多种灵感。例如,人们在做事或休闲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心不在焉、精神溜号的现象,其实这就是人们在做白日梦呢。在做白日梦的过程中,人的大脑似乎是茫然一片,没有想任何具体的问题。但让人感到奇妙的是,做白日梦时人的大脑并不是处于低耗能状态,在人们回过神儿以前,大脑一直维持很高的代谢水平,不断消耗着大量氧和葡萄糖——这表明大脑在消耗能量。为什么做白日梦也会如此耗能呢?原来,做白日梦时大脑多个区域和神经细胞都非常活跃,甚至比专注于常规任务时还活跃。这种活跃状态会为大脑解决复杂问题提供灵感,并进一步提高大脑解决问题的效率。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的过程中进入了白日梦状态,才产生了破解体积和重量关系之谜的灵感。
先前的研究认为,大脑有“执行”与“缺省”两套系统,思考高层次复杂问题时“执行系统”活跃,“缺省系统”休息,而做白日梦的时候则相反。但美国科学家的这次研究发现,做白日梦的时候,大脑“执行系统”也是活跃的。也就是说,大脑内部是两套系统并行运作的,人做白日梦的时候,其实是启动了大脑另外一个系统,这才导致大脑的工作效率更高,灵感更多。
因此,当我们遇到难题的时候,不需要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采取一些办法让大脑歇一歇,然后再攻难题,才是聪明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