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润现代人生?

 兰之道 2014-03-30

  本世纪以来,一股国学热持续升温,席卷全球,人们开始重新估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祖先们那些为人处事的经验智慧在今天还有用吗?中国人应该如何重拾文化自信?本期《时代问答》聚焦如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润现代人生。

  主持人:现在国学热升温不断,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徐小跃:这是对我们固有民族文化的一个认同,是一种自信的表现。真正掌握到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层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必将对每个人的心性、人生产生重大影响,为人处事会更加平和。

  主持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为什么还要重拾中国传统文化?

  徐小跃: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对文化最核心的思想文化有所了解。思想的文化有三个特性,一是它的超越性,二是永恒性,三是普世性。儒家的仁爱之道,道家的慈柔之道,佛家的慈悲之道,就符合超越性、永恒性和普世性。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

  徐小跃:1993年,美国芝加哥召开了世界宗教大会,在这个大会上要找一个能够被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民族共同遵循的一个伦理原则。结果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一个金规则。

  我还要补充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绝不仅仅局限于儒家文化,它还有道家文化,也就是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实际上对世界的影响不逊于、不亚于儒家文化。世界经典书籍翻译最多的前两位,第一本是《圣经》,第二本就是老子著的《道德经》。老子的思想对欧洲、对世界很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止于至善,把人之为人的心性明亮出来发扬出来

  主持人: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想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别是它的开幕式,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徐小跃:被称为“六经之首”、“群经之首”的《周易》,有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我们所看到的器物,就是形而下的,是器物的文明,包括被中国人引为自豪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罗盘、活字印刷。

  什么叫形而上者,就是无形的,超越有形之上的、背后的那个无形的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我们的国学,最核心、最有基础、最有价值的恰恰体现在思想文化,而不是物质文化。比如,几千人在击缶的时候,从活字印刷当中凸显一个字――“和”。这个“和”就是我们中华文化一个非常核心的和灵魂的思维方式。

  主持人:这些年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道德失范时出现了一些反思的声音,说我们是因为丢失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价值观,还有为人处世之道。

  徐小跃:一些人不知道精神家园,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的人没有爱心。墨子有这样一句名言,叫“起不相爱”。“起”就是缘起,也就是说,你没有心你就没有爱,你没有心你就没有真诚的爱,你没有心就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意识,就没有同情心,就没有一个恭敬心,就没有一个羞辱心,就没有一个辞让心。

  主持人:是不是现代人已经不再重视个人心性的修养了?

  徐小跃:中国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思以其道易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圣贤、我们的圣知,他们在著书立说的时候,在建立他们的思想的时候,总是思考用他们的道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性、安顿生命、培植人格。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使我们的心性发生变化。

  主持人:如何让暂时蒙灰的心重新明亮?

  徐小跃:把人之为人的心性明亮出来,发扬出来,中国人想到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和途径:人文。什么叫“人文”?是《周易》里面那句话,“文明以止,人文也”。儒家指出一个方向――“止于至善”。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个“几希”是什么?孟子说是良心,就是这个“至善之心”。但是一个人如果不加强后天的修养,有可能把这一点点的东西丢失掉了。我们做人最后的目的是什么,是把跑掉的心找回来。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中国传统荣辱观基础上而提出的社会主义新的价值观

  主持人: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该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徐小跃:对爱国主义,应该站在国家文化和国家精神的高度来理解。中国古人常用“天下”这个概念来表述这样一个思想。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心系天下、心怀天下,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样一个理念,这样一个思想,最集中体现在顾炎武一句名言之中,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寄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种责任,这种爱国的情怀,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有着内在的联系。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是荣辱观和物质条件、经济状况联系在一起。他还有一个思想更为深刻,就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管子在这里面把“耻”、“礼”、“义”、“廉”看作是支撑、巩固、维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四根柱子。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实际上是在中国传统荣辱观基础上而提出的社会主义新的价值观。

  还有,改革创新精神也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它强调的是每时每刻的创新、变化和发展。《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什么叫不息?就是不停止,就是生生不已。我们在新时代下所形成的自强不息、积极有为、拼搏上进、与时俱进等等时代精神,与上述所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