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百年前的四川老照片精選(二)【44P】

 還舊樓主. 2014-03-30
 
        一百年前的古人在面对镜头时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这种心理状态与什么相关?老照片里的国人表情明朗的并不多见。大户人家照相似乎更自然些,但瞧上去总觉得麻木寡淡。照片除了装着人物,似乎也在倒映着时代?

         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Chamberlin,Thomas Chrowder)于1909年3月,沿长江过巫峡、奉节、云阳、万州,然后上岸从陆地穿越四川,经分水、梁平、大竹、渠县、南充、蓬溪、射洪、中江、到达灌县,后沿岷江经成都、郫县,彭山、乐山到宜宾,再次进入长江,经重庆、丰都、忠县,回到万州,然后顺原路沿长江于5月返回武汉。

         以下为张伯林在此次旅行中拍摄的四川境内的照片。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进入巫山峡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进入巫山峡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进入巫山峡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进入巫山峡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神女峰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巫山峡上游出口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峡谷船只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峡谷内景色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夔州风箱峡

        夔州古城,今奉节,古属夔州,从汉代起至20世纪初,奉节为巴东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关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一直为蜀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县城永安镇,历代曾为路、府、州、郡治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夔州府岸边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夔州城墙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夔州府,祠庙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夔州府街道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多云的早晨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江边寺庙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江边寺庙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云阳县,三月枯水季节

         云阳夏属梁州。商、周属庸国。后属巴国和楚国。战国后期属秦国,始置县,名朐忍。北周武帝初年(566-568年),县治从万户驿(今旧县坪)迁至汤口(今云阳镇),更县名为云安。宋开宝六年(973年)升县为军。并在今云安镇置云安监。宋熙宁四年(1041年)升云安监为安义县。八年(1075年)撤安义县,户口归属云安县。宋末,云安军废。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复立云安军,属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军为州,名云阳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州为县,名云阳县至今。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云阳县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云阳张飞庙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与重庆市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的飞凤山麓,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已有 17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庙宇多为1870年水患后重建。琉璃粉墙、金碧辉煌的殿宇群,依山取势,气象巍峨,庙内碑刻书画丰富。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船家合影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船上生活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江中小船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万县

        夏商属梁州地,周属巴子国,秦属巴郡朐忍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 216 ),刘备分朐忍地置羊渠县,治城今长滩 , 为万州建县之始。1902年《中英通商条约》辟为商埠。1915年日、英两国于此设立海关。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万县,江边洗衣女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万县,寺庙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万县,戏台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万县江边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水路转陆地穿越四川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分水附近梯田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梁平,乡下景色

        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东邻万州区,西连四川省大竹县,南靠忠县、垫江县,北接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西周、春秋,县地属庸国。战国时属巴国、巴郡。西魏元钦二年(553),置梁山县,以境内高粱山为名,治黄土坎。1952年12月3日,因县名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遂以境内有平坝而更名为梁平县。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梁平,乡下景色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梁平,乡下景色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悠悠李渡河

        中唐以后,因北方战乱,不少文人学士入蜀到过渠县。民国县志载:诗仙李白曾留寓宕渠,泛舟渠江,驻足南阳寺。有诗为证“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潭清。西晖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明代镌刻为碑,渠人广为传诵。(“李渡河”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诗仙醉酒渠江行,意爽南阳爱恋深,

雅韵高风扬碧水,喧腾后浪涌千层。

——碑在李馥乡天鹅村南阳碥寺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悠悠李渡河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李渡河寺庙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渠县往顺庆府(南充)的路上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渠县往顺庆府(南充)的路上,轿夫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顺庆府,嘉陵江畔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顺庆府,乡下石桥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顺庆白塔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蓬溪县,清晨田野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蓬溪,丘陵地带梯田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蓬溪西部,山峦

一百年前的四川 365知识网
蓬溪县西部盐井

        四川井盐的最早开发和利用,过去的盐业史研究者多根据文献记载,将其推定在战国末期的成都平原。例如四川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撰《四川省志?盐业志》说:“早在先秦时代,巴蜀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盐泉和裸露在第面的岩盐。2300余年前秦统一巴蜀后,随着铁工具的大量使用和大批移民入蜀,带来了中原的凿井技术和人才,西蜀地区经济逐渐有了长足的发展。公元前311年,秦以张若为蜀守时,由于盐铁商业已具规模,故于成都'置盐铁市官并长丞’,管理盐铁交易。战国末年,在今双流地区开凿了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生产的序幕。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灭后,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公元前247 年)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齐水脉穿广都(今四川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蜀于是有养生之饶焉。’”(四川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5)钟长勇《中国盐业历史》在叙述井盐的发现和井盐工业的起源时也据《华阳国志?蜀志》说:“井盐以凿井取卤制盐而区别于海盐、池盐和湖盐。中国井盐生产始于战国末年李冰穿广都盐井。”只是钟先生认为李冰为蜀守、穿广都盐井的年代在周灭后的秦昭王51年以后的公元前255~前251年之间(钟长勇2001)。可见迄今为止,流行的认识都认为中国的井盐业发端于战国后期,最早采用凿井制盐的地区是四川西部的成都平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