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

 茶香飘万里 2014-03-31

 

 

常山战鼓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三国名将赵子龙出兵打仗时把家乡常山的战鼓运用到战场上,擂鼓助军威,击鼓长士气,激发士兵打仗的激情,他带领士兵总是打败敌兵,取得胜利,被称为“常胜将军”。“常山战鼓”也因此得名。到了宋元时期,战鼓的表演已经非常成熟。明代,战鼓进入兴盛时期,表演套路清晰、规模宏大,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正定府志》记载:“城市村墟,锣鼓无墟日”,“市井萧鼓喧闹,鼓声不绝,相塞于途”。新中国成立后,正定县委、县政府对这一民间艺术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普查和挖掘,并结合正定的历史和现状,创造出一套套路完整、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常山战鼓”。

现在的“常山战鼓”继承和保留了民间传统鼓舞的古朴、雄浑的风格,色彩对比强烈,声响激昂有力。在鼓谱上,仍延用着“大传帐”“二传帐”,“大西鼓”“小西鼓”、猴爬竿、鸡上架、反接毛、打栅子、“阵台点将”、“十面埋伏”等传统的打击动作。表演时鼓手们腰架战鼓,两臂抡圆,彩绸上下飞舞,鼓点铿锵有力,富于变化,时而如万钧雷霆,惊天动地;时而如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如雨打芭蕉,欢快清脆。经过整理创新,常山战鼓揉进了现代舞蹈艺术,站立蹲跨,穿插跑跳,动作整齐,鼓点紧凑,队形变换多样,表演套路达9章72套,鼓手腾挪跳跃,锣钹天地翻滚,造型独特,舞姿优美,表现出了时代的风采。

1973年,上海芭蕾舞剧团曾到正定专门研究了鼓谱和敲法,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常山战鼓是“所见到鼓类中最有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实的鼓队。”由此,常山战鼓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鼓之一”。

常山战鼓的表演队伍都是由师徒传授的各村农民组成,鼓队有队长,队队有指挥,入队先拜师,拜师先学徒,学徒三年半才算鼓队人。每年正月十五,常山战鼓队都要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吸收新队员。表演队伍有174个,人员16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的商业演出达100场以上。

常山战鼓不仅在省会多次鼓赛中连连夺魁,而且在十一届亚运会上一鸣惊人,成了亚运会艺术节开幕式上的重头戏。几十家新闻媒体齐声称赞。当年《北京晚报》以四分之一版面专门介绍了常山战鼓队:“三国时,河北正定出了个英雄赵子龙,今天他们的后代扛着一丈余长的杏黄大旗,击鼓而来,旗上大书‘正定常山战鼓队’,70名身穿武士服的鼓手,击打着常山战鼓,相传是战国流传至今。他们昨天打的是‘大西鼓’、‘幽州花园’和‘大连胜’。只见一钹领舞,群钹飞扬,拥前扑后,打得煞是威风,是昨晚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常山战鼓在亚运会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表演一鸣惊人,威震京华,受到中外朋友的一致称赞。至此,这支战鼓队名噪国内外,为民间艺术的发展与繁荣闯出了一条新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