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值得尊重的隐形冠军公司群落

 巴人图书871 2014-04-01

    老干妈做到37亿营业额,不贷款不上市,让无数投资机构吃了闭门羹,一时间在媒体上沸沸扬扬。

    这是中国制造业强大的一面,另一面是陷入融资和虚拟经济泥坑的旁氏骗局玩家。

    我认识不止一家这样的公司。

    比如说南方某烧烤炉公司,某卫浴产品公司,都是绝不贷款,绝不炒房子,绝不上市的三不公司。这些公司的现金流令人震惊,甚至上百亿现金躺在账上--当它的老总说给我听时,我目瞪口呆--以至于银行要找他们高息揽储,但从来没办法贷款给他们。实际上,很多机构并不了解产业,只是找老干妈这种名声在外的公司,在各行各业都有低调的隐形冠军公司。

    轮胎业内东营大王某公司,也是三不公司,实力强大的冠军公司,其老总在一个简单的办公室接待我,丝毫不介意他的办公室在山东这地方属于寒酸的。

    败落的公司各有原因,有成就的公司则拥有相同点。

    投机者喜欢炒作,赚快钱,因而琢磨各种投机取巧方式;实业的企业主也跑来投机取巧,除非你是比投机者更牛逼的玩家,否则不如回去做好自己的专业。

    我和妻子在眉苗看见植物园的兰花很漂亮,于是回来想自己种点兰花,上网一查资料,冒出无数商业信息。一个兰花产业的变迁,就可以看到产业竞争的专业何在。

    台湾人创造了兰花这个品种的商业价值,在二十年前,全世界每卖出两株兰花就有一株是台湾人的,过了十年,荷兰人已经取代了台湾人的地位。现在全世界的兰花重要产地是荷兰、台湾、泰国。除了泰国的人工便宜外,荷兰在所有专业细节上超越台湾人。

    当我们把种花还当做一种农业时,荷兰人已经把种花当做一种高科技产业。

    荷兰人从基因拷贝育种开始,就剔除病毒因素,以做到0病毒---这方面台湾人的病毒知识最丰富,却不执行,只要过得去,他们就随意的往下递延种苗;荷兰人不仅仅在种植过程中的土壤酸碱度、光照、湿度等等细节上力求最精确,且在运输过程中的货柜酸碱度、湿度控制、包装纸箱与孔洞管理标准化处理,同时在自动化设备传送中,按照一梗两梗多梗全开半开含苞自动分类,包装时右手拿还是左手拿,哪一个手插植,哪一只手拉花梗,都会重复试验,寻找最佳方式。所有生产运输过程的数据量化,并做标准化组合。

    仅仅十年,荷兰就取代粗放式生产的台湾,我用粗放式这个词语其实是有点侮辱台湾花农,以台湾花农分工细作基因拷贝、小苗培养、套袋等七个步骤的精密化操作,还是要超越大陆种植业的粗放,我们才叫粗放。

    至此你才能理解荷兰人精细化管理的恐怖。

    实际上回到上面中国人的隐形冠军公司,他们的做事专业度也有类似荷兰人之处,我从他们讲述的经营细节来看,也能得到同样的信息。当你看到荷兰人的成功之道,你就会明白人口红利并不是永远有效的。

    这才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