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这个物语横穿的时代

 新西兰大草原 2014-04-02

 很多人表扬一个人外向,会说她/他活泼,开朗,阳光,等等等等,而另外的呢,就是内向,什么敏感,孤僻,自闭等等等等,也会络绎不绝地被联系起来。

唉,就像历史书一样,个人感觉,总也找不到一本客观详实的,因为形形色色的史书,不论正史野史,都会掺杂许多主观因素,也许是世界不必要有完美吧,而且人们津津乐道于此,说你是奸臣,就是奸臣,说你是忠臣,就是忠臣。

我比较专注明朝,这个朝代离我们比较近,讨论的人也很多,但本人还是不太提倡那些太过于引导性的东西,什么《百家讲坛》什么的,觉得看此类似的节目,应当加上像吸烟有害健康,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切勿模仿等等的标语,让大家知道,仅仅是一家之言,建议看过电视的人们,在疯狂买此类相关图书的同时,应该去看看别的史书,这样至少还是可以比对比对的,要知道一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真的,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下午还看了一片网文,都说严嵩是明代有名的奸臣,可这篇文章却描述了一个无奈的孤独身影,唉,历史这东西,咱们没有身临其境,谁又能知晓其中的奥妙呢,所以最负责任的评价,就是去待后人的评说。

举个例子,像什么明清交替那一段历史,就很有奥妙,例如:

为袁崇焕喊冤的人,会说他带领全城军们坚守宁远,临危不乱,力退金兵,炮毙努尔哈赤,苦心构筑了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为了统一号令除掉了骄横跋扈的将领毛文龙,麾下有祖大寿等不可多得将才,曾受崇祯亲切接见,立下“五年平辽”之誓言,只是后来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被“满腹狐疑”的崇祯皇帝给误杀了。

可是同时呢,又有很大一批人,说袁崇焕在军事上是个庸才,不体会明廷在关外坚壁清野战略思想,非要独守孤城,挟持着全城军民的性命去堵搏,仅仅凭借火器优势在弹药用尽快要崩溃的最后一刻巧伤后金大汗,才侥幸得胜;说他擅杀毛文龙,失去了皮岛这一制约后金的敌后壁垒;说他的宁锦防线,在清军多次从长城入塞中,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版“马奇诺防线”;他的平辽豪言,完全不顾客观事实,硬夸海口,最后反倒成了杀他的一个罪名之一;他提拔祖大寿的时候,又有谁想到过被他打击排挤的另一抗金名将满桂,孤独壮烈的死在了北京城下;说崇祯自毁长城,当时换成你是皇帝,有可能叛变的人就在你门外,你不发毛啊?毕竟谁都不会把汉奸二字写在脑门上,在那个没有测谎仪,信息情报还不发达的非常时刻,只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何况崇祯那年才十九岁,你十九岁的时候,高中毕业了吗?

唉,其实说来说去,没什么准确答案,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历史唯物主义论断,真的,什么事情都要从当时历史人物的环境去考虑,也许我们回到过去那段历史中,结局也不会绝对到哪里去,照样有人赞,有人叹!

扯得远了,其实性格如同历史一样,也没有那么绝对,无所谓好坏,这已经是公认的了!只是似乎还有些人对所谓的内向持一种偏见。

运用对待历史的客观态度来讲,我们就能够很好地去辨别一个人的性格!哪里有完人呢,人的性格也是,还是很多人在评价自己性格时的一句简单话比较准确,那就是双重性格,真的,大实话!人的性格哪里来的什么外向,内向啊,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

你说他外向,怎么个外向法?很健谈,很多被称之为内向的人,心里面的东西也许也不少,遇到知音也很健谈;不怕生,我承认有种人是自来熟,我也挺佩服,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怕生应该每个人都有点吧,所谓的内向人见了生人不大说话,也许不仅仅因为羞涩,他们更注重内涵,慢慢寻找共同语言,有所保留是不可避免的,不会轻易去暴露自己,而那些被认为自来熟的,有些时候不免是带有某种目的的硬是去结交某人,好比很多身手不凡的推销员;再就是害羞,怯场之类,是啊,就像谁都在公众面前紧张一样,都会有不适应,你让一个很外向的人,突然站在万人大会的讲台上去讲两句,多多少少也会打哆嗦吧。

所以,程度问题。

说一个人细腻,敏感,如果能够洞察仔细,处处考虑,完全是件好事,没必要去批评为缺点。当然,前提是掌握好程度。聪明人是肯定是非常非常敏感的,只是会在敏感后仔细筛选下,选择该去敏感的,放弃不该去敏感的。

有些很大大咧咧的人,事情却做得很好,就是因为很敏感,而且筛选的好;那些事情做不好的大大咧咧的人,可能真的是不够聪明了,因为压根就没有敏感出任何东西,非常单纯的不小心地大大咧咧了。

一个道理,一个被认为过分敏感的人,也许挺聪明的,只是不懂得去筛选去改变程度的道理,什么都去敏感,自己的精力全为了敏感而敏感了;不过至少,还会洞察出东西,比第二种大大咧咧的人还算强点,只要肯去顽强筛选,完全是有潜力的。

最可悲的还是大大咧咧的做不好事情的,唉,如果真的没有去敏感的天赋,的确应该适当地调节下自己的大大咧咧的程度,至少在短期之内让外人看着稍微稳重些,稍神秘些。

我并没有去偏袒哪一方,因为我的观点就是,性格是个程度的问题,如果说不出准确的程度,我们可以说我们大家都是双重性格,至少这么说可以得个半对,呵呵。

回到历史上来,曾经和朋友反复探讨过一个历史问题,那就是史可法死守扬州,想着制作出一道博弈题来,将来运用到工商管理案例当中,或者是评价一个人性格的心理测验当中去,这是后话了。

这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官方论调是偏重于他的气节,同时又有很多人说,他昏庸的只剩下那点士大夫的气节去遮丑了。当然,他不怕死的精神我还是比较佩服的,但是我天生可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换成是我,也许我当初压根就不去扬州挡满清八旗军的兵锋了,请别说我是胆小或不负责任,因为如果去了那才是没头脑,不负责任呢。不过讨论的话题还是,如果不小心去了,而且被包围了,怎么办呢?

我也不太想投降清军,好歹我也是个兵部尚书,而且也有些忠臣不事二主的忠贞,不想就这么放弃游戏,不过我也不会非要守那个根本就守不住的大都市,落得最终被砍(说过不想投降的),还得拉上全城百姓一块遭殃,让人给屠城了。

一不做,二不休,想起CS玩家高手的精辟论调,敌人不会给你时间的,机枪子弹没了,不还可以换手枪嘛,就算手枪没子弹了,身上的匕首也不是拿来让你当摆设纪念品的,关键时刻也要“亮剑”!

是啊,俺手下不还有两千多人吗(史料版本很多,但基本确定为四位数),靠,这几千兵力再不济也比羊群强啊,八旗军怎么着了,又不是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将,放弃扬州,不连累百姓了,领上弟兄们,干啥去?

突围呗,能冲出去多少是多少,毕竟两千人也够老子打一阵子的了,找个漆黑的夜晚,给将士们饱餐一顿,然后大开城门,狂射箭,狂乱砍,狂冲,只要体力好,照着南边方向(清军就是从北南下的,只要方向搞对就好,最次也别天亮后发现又回到了熟悉的扬州,那就彻底郁闷了)玩命地跑就是了,当年甲午战争时清军统帅叶志超,单骑还一夜狂奔五百里呢,俺堂堂明军主帅,战马自然少不了,拿求生的本能上来劲,一下子从扬州跑到广州也是有这个可能滴(夸张描述哈,毕竟是文学作品嘛)。

当然了,最好的结果就是跑出去,最差的结果,唉,不说了,要么壮烈了,要么当战俘呗(不知道我这个级别的伙食怎么样,如果我还有胃口)。

所以说啊,世事没有绝对的,开动脑筋吧,只是个程度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