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方面的宜忌、饮食方面的宜忌

 逍遥帮主 2014-04-02
       总感觉中医有太多的内容需要和大家讲,所以一篇文章还没写完,就迫不及待地想写另一个题目,所以空间里面有好多篇“半截子”文章,让大家失望。
      今天又想写写关于服药方面的宜忌、饮食方面的宜忌,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委,也希望能破除大家的认识误区,引导健康生活。
        我们都知道,中医看病之后,总是嘱咐患者怎么吃药、怎么吃饭,禁忌什么东西,等等。大家都以为这些禁忌是吃药的时候的禁忌,似乎这些东西与药有抵触,因此不能吃。其实,并不是这些东西与药有什么抵触,而是这些禁忌的东西,是与你的体质相抵触,无论你在吃药,还是没有吃药,这些东西往往都是不能吃的。所以,这些服药时的饮食宜忌,其实是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宜忌。当然,本篇文章涉及的范围,并不仅仅限于饮食方面的宜忌。
       因为本文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所以也不能一天写完,需要以后不断补充。担心会不会又写成“半截子”文章。 希望大家谅解。

1.阳虚体质,禁忌寒凉食物,寒凉食物包括的范围。
阳虚体质就是功能较弱、体温较低的体质,寒凉的食物就是指能使人体功能下降、体温降低的食物。因此阳虚体质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不能吃或少吃寒凉的食物。
性质寒凉的食物很多,包括大多数的水果、蔬菜。因此,阳虚体质者无论服药期间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尽量少吃这些凉性的蔬菜、水果。但是为了营养摄取,又必须适度地吃一些。怎么办?就多吃些温热的东西来均衡一下。
温度上寒凉的东西也会很直接地损伤体质。比如雪糕冰激凌冰镇饮料等等,避免喝冷水冰水,也不要从冰箱里面拿出食物来马上吃。这些东西一定要禁忌。
温度寒凉的东西,只要加热了就可以吃了。但是性质寒凉的东西,即使是加热了,也仍然是寒凉的,比如梨子熬成汤,也还是凉性的。所以对于凉性的东西,最好适当配合温热的东西一起食用,均衡它的凉性。也并不是必须同时吃,只要在每天适当摄入一定量的温热食物即可,比如生姜大蒜等等。 
图片
 
2.阳虚体质,要保暖、防寒,多晒太阳,多运动。
阳虚体质,必须要顾护身体的阳气,也就是不要让身上宝贵的热能无谓地散失。因此,必须注意防寒保暖。要居住在温暖干燥、阳光充沛的房间里。要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既不要太热而大汗淋漓(汗多亡阳),也不要太冷。很多人身体机制明显感觉太冷了,对气温的感觉不敏感。比如很多人身上总是凉丝丝的,手脚更是冰冷,甚至有人患有鼻炎,总是打喷嚏流鼻涕,这些都是气温太冷所致,不要说自己感觉不太冷,实际上身体早就受不了了。
不要在阴冷的地方久留,比如过道和有穿堂风的房间。晚上睡觉要盖好,窗户最好关闭,如果开着窗户,一定不要睡在风能直接吹到的地方。
要多晒太阳,阳光是最好最廉价的温阳资源。不要怕晒黑,不要出门就打太阳伞。晒出一点太阳色,是健康的表现。
要多运动。尤其是在阳光底下运动。运动量要适度,不可过大,但是过低也达不到效果。阳虚体质者
最好是舒缓持续的运动,以身上微微出汗为度。
图片
 

3.阳虚体质,要少吃肥甘厚腻。肥腻生痰。 
所谓肥甘厚腻,主要是治油腻的东西。比如油炸食物,放油太多的菜,以及鸡鸭鱼肉奶蛋等等。肥腻的食物都很难消化吸收和分解。中医的说法是很难运化,运化不掉,就会在体内产生大量代谢废物,这些废物堆积在体内,就是中医所说的痰湿水饮。痰湿水饮不但阻碍气机的运行,损伤阳气,还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现代人心脑血管疾病极多,与多吃肥甘厚腻之品,体内痰湿水饮太多有密切关系。
图片
 
4.西医所谓的“高热量食物”,为什么都是中医的“至阴至寒之物”?
 西医和现代营养学中所谓的“高能量、高热量”食物,在中医看来,其实都是“至阴至寒之物”。有意思的是,西医不提倡过多的吃这些“高能量高热量”食物,中医也反对大量地吃这些“至阴至寒之物”。中医西医在这一点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肉类、大豆、油脂和油炸食品。
为什么西医认为他们是高热量、高能量食物?因为这些东西的燃烧值很高,也就是说,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话,它们产生的热量比较多,所以叫做高热量、高能量食物。但是,这些食物吃到人体内,我们的身体并不能把它们充分地分解、燃烧,它们无法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相反,因为无法充分分解,就会在体内大量堆积,造成肥胖、胆固醇过高等后果,也就是中医所谓“痰湿”体质。
为什么中医认为它们是“至阴至寒之物”?因为这些食物都的很难分解的,又是营养非常丰富的东西,因为难以分解,所以分解运化过程中会消耗大量阳气,不但未能释放出能量,反而消耗了人体本来的能量,消耗了阳气,所以是至寒之物。因为运化分解不掉,必然产生代谢垃圾,形成痰浊水饮,进而致病。 同时,又因为它们是组成机体所必需的物质,是人体需要的营养,属阴。蛋、奶、种子等本身又是传承生命的物质,因此属于至阴。所以中医认为它们是至阴至寒之物。与西医一样,中医也反对大量摄入这些“至阴至寒之物”。
总之,这些东西只能适量地吃,不能大量地吃,否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图片
5.动物性饮食和药物,为血肉有情之品,功效虽强,但尽量少用。  
动物性食物和药物,中医认为是血肉有情之品,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利用,且功效比较强大,所以很多医家特别推崇使用动物药,如蝎子、蜈蚣、水蛭等等。的确,这类动物药的治疗功效非常强大,用之得当,效如浮鼓。
 为什么动物药有这种特点?因为动物体内的有些成分更接近于人体的成分,可以直接吸收利用,不像植物的成分,往往还要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所以动物药取效更快。
同样,动物性食品也有这个特点。比如吃肉喝汤之后马上精神充沛。有很多动物类的滋补品,也有类似特点,吃了之后,很快可以产生明显滋补效果。比如海参、鲍鱼、燕窝、虫草等等。前段时间流行的蛋白粉、鱼油等等,也有这个特点。有些人吃完都说有效果。
但是,这类食物里面除了能被迅速利用的成分和功效之外,还有大量的滋腻的成分,即大分子蛋白质等等。这些物质很难消化,很难被人体利用,尤其是现代人脾虚阳虚的居多,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运化他们。所以,过度吃这些东西之后,往往导致体内营养过剩,痰湿水饮堆积,因而产生很多疾病。
所以,动物性滋补品不要过度地吃,但适量吃还是有好处的。动物性的药,也不要过度地用,因为多数动物药都比较烈,过用会伤身体。
我本人很少用动物性药品,因为治病度人虽有功,但杀生毕竟有过。故谨记佛祖教诲,尽量少用动物性药物。 

图片 
6.阳虚而有虚热者,必须忌食辣椒、胡椒等等。但没有虚热者,反而有益。
 现在人的体质基本上都是阳虚,但很多阳虚者同时有各种热像。正因为有热像存在,他们往往被误诊为阴虚,按阴虚治疗,虽然有的可以消除热像,但体质也因此受损。
阳虚者的热像,都是因为肝郁化热导致的,所以治疗应以温阳和疏肝清热并重,则既可改善体质,又可消除种种不良症状。
从饮食上来说,阳虚而有虚热者,必须禁止辛热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可以增加热像,加重症候。不过,这里所说的辛热食物,主要是指辣椒、胡椒等,因为这类食物太过燥烈,化热倾向太明显。至于葱姜蒜等,虽然也属于辛热之品,但化热倾向不太明显,所以还是可以吃的。而且,葱姜蒜还有温通心阳、疏通经络等功效,所以肝郁化热的人吃了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体道理下条再分析。
对于没有虚热的阳虚者来说,不但葱姜蒜等辛热之品可吃,辣椒胡椒等东西也是可以吃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热性的,有很好的温阳效果,所以是阳虚者的养生佳品。 
当然,对于有虚热的阳虚患者而言,只要你不怕虚火加重,大剂量地吃辣椒,用辣椒彻底温散体内寒气,阳虚体质因此改善,体温的虚火也会内敛,从而达到平衡状态、健康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厥阴出阳,属于中医医理中比较难以理解的一点,同时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

图片 
7.葱姜蒜,以及厨房常见调味品,都是保健良药。
 葱姜蒜,以及厨房常见的调味品,包括花椒、茴香、肉桂、豆蔻、八角,乃至辣椒、胡椒等等,都是辛温之品,是我们常吃的调味品。其实,这些东西的宝贵之处,并非仅限于调味,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热性的,能温阳。而我们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等,往往凉性的居多,多吃必然伤害阳气,所以我们加一些温热的调味品,可以均衡其凉性,既能吃到美味、吸收营养,又不会损伤阳气,这就是这些调味品的贡献。
我们现在人的体质偏寒,阳虚,应该大剂量地吃温热的食物,调味品恰恰就是温热的,所以要多吃。而现在很多人喜好清淡,不爱加调味品,实在是丧失了一个很好的养生方式。
我们提倡大量吃调味品。至于多大剂量算大,不好统一规定。总之,以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剂量为度最好。要长期吃,长期坚持,就可以根本改善阳虚体质。
当然,有些人吃调料多了会上火。这就是前文讲过的,肝郁化热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最好是疏肝清热与温阳同时进行。但也可以单纯加大温热品的摄入剂量,以雷霆之火直贯海底,温肾阳,暖下焦,自可聚敛浮阳,虚火可清。当然,剂量把握不好,就达不到效果,所以找医生帮忙有时是必要的。
图片
8.阳虚体质需要温补,但是很多温性东西却有害无益。因为温补的东西,有供应营养为主的,有供应能量为主的。
阳虚的体质,需要温补,这是一个原则。温补包括纯粹的温,比如晒太阳、做艾灸等等,也包括多吃温性的食物。但是,现在很多医生开出的温补方剂,不但久服无效,甚至出现很多变证、副作用。
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有辩证不当、配伍不精等诸多原因,但也会有一个很多医生都没弄明白的东西。——温补应以温为主,补充能量为主,要用纯粹的补能量的东西,而不要用温性的补营养的东西。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温性的,补能量的东西,包括:葱姜蒜、花椒、肉桂、茴香、八角、豆蔻、丁香等等。这些东西基本上提供营养很少,但却能提供大量能量。
温性的,补营养的东西,包括:阿胶、桂圆、鹿茸、肉苁蓉、紫河车、羊肉、牛肉、鸡肉、鹌鹑、熟地、当归等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这些东西虽然都是温性的,但是营养丰富,以补充营养为主,补充能量很少。
为什么要吃温性的补充能量的东西,而不能吃温性的补充营养的东西?
因为温性的补充营养的东西,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需要脾胃大力运化之后,才能被人体利用。但是,如果此人阳气不足,脾胃自然没有足够能力运化,所以必然产生大量的代谢垃圾,即痰湿水饮。这些东西堆积体内,就会阻碍气机、并引发各种毛病。所以,很多人吃这些温性的营养品,不但体质没有好转,反而出现肥胖、上火等等各种新问题。
相反,如果吃的是温性的补充能量的东西,比如葱姜蒜花椒肉桂等等,这些东西本身所含营养并不很多,无需脾胃花大力气去运化,也不会产生大量代谢垃圾,但他们的有效成分,却能很快被吸收,促进体内代谢速度,代谢加快,自然产生阳气就多,所以就是温阳。用现代的说法,这些东西就是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本身没提供营养,却可以使体内现有营养加快分解,转化为能量。所以这些东西温阳效果格外好。
综上所述,我们温阳,要选择温性的、补充能量的,
比如葱姜蒜等调味品;不要选择温性的、补充营养的东西,比如阿胶、鹿茸等等。
当然,对于那些阳虚不甚,脾胃尚可的人,吃桂圆、牛羊肉等等,的确可以起到温补的作用。所以我们并不否则这类食物的温补功效。但是对阳虚较重、脾胃已然很差的人,就必须用姜桂之类了。
 
图片
9.温阳的程度和计量怎么把握?为什么剂量越轻反而越易上火?
    中医界有句话,剂量乃仲景不传之秘。以此说明中药方剂剂量的重要性和难度。事实上,方剂的剂量并非仲景“不传之秘”,仲景在伤寒论中都已经清清楚楚写清楚了,只不过后世给绕糊涂了而已。当然,即使完全了解伤寒论中方剂的剂量,在临床实践中,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恰当的修正,其中难免有一个“试错”的过程。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在其他文章中讲得比较清楚了,这里不再多说。
温阳,当然是针对阳虚的人进行,但是每个人阳虚的程度不同,所以温阳的剂量当然不同。有经验的中医师,当然会结合经方剂量和患者的实际状况做出比较恰当的拿捏。
一般而言,如果病属于太阴病,温阳的剂量多一点少一点,问题都不太大。剂量大一点,病当然会痊愈得快一点;剂量小一点,病痊愈的速度可能要慢一点,但即使再慢,也总是朝着痊愈的方向发展,最终还是会达到痊愈的目标。所以,对太阴病来说,剂量多一点少一点,倒也无伤大雅。
但是,对于厥阴病而言,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厥阴病是虚寒为本,局部郁热为标的寒热错杂的证型。对于这种证型,我们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这里主要讲火神派的打法。厥阴病也是阳虚,所以温法肯定是适用的。但是厥阴病往往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也就是说,内部太寒了,血管收缩,血液在内部分布就比较少,被逼迫到体表来了,所以体表和局部出现热像,多数在头面部,也就是所谓的上火。这种情况下,我们给他温,如果剂量比较小,体内的血管不能很快地扩张,血液不能回归体内,那么被补充进来的能量只能分布在外面,也就是原来有热像的地方,现在热像更加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温阳的剂量越小,反而越容易上火的道理。
如果温阳的剂量足够大,体内的血管被扩张了,血液势必回流到体内,那么外面的虚火也就内敛,消失了。
所以,对于属于厥阴病证型的阳虚患者来说,温阳的剂量一定要大,剂量小了反而容易上火。但是具体某个人需要多大的剂量最恰当,没有一定的标准。一般是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情况上下浮动,寻找最佳剂量点。所以,治疗初期,出现一点上火的情况,也是难免的。
 
图片
1 0.怎么既从寒凉性食物里汲取营养,又不至于伤害体质?
 我们常吃的食物,很多都是寒凉的。比如大多数的水果和蔬菜,都是寒凉的;水产品也以寒凉的居多。我们知道阳虚的人,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但是寒凉的食物实在太多。如果我们一点不吃寒凉的食物,那我们的营养从哪里来?
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吃一点寒凉的食物,但是,同时我们一定要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以温热食物的温热之性,去平衡寒凉食物的寒凉之性。这样,吃进去的食物,在寒热温凉上面就平衡了,就不至于损伤体质了。
温热的食物有哪些?我们已经说过了,葱姜蒜,花椒、肉桂、八角、茴香等等。总之,厨房里的调味品,基本都是温热的。调味品,又叫佐料。所谓佐,就是反佐,以相反的属性进行调整的意思。这是老祖宗早就研究明白了的东西,我们现在反而丢弃了,实在可惜。
所以,我们平时做饭做菜,一定要多加点调味品、佐料。这不仅是为了调味,更是为了养生。甚至要刻意多吃佐料,以起到温阳的效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