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

 xiaoboyunzhe 2014-04-03
 顼旎 

【转载】 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

         

          一位医生真言

作者为淋巴瘤委员会委员、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每年在病理会诊中解决疑难、关键诊断1000例以上。

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说到病理学,老百姓了解得不多。在国外叫 doctor's doctor,就是医生的医生。因我们每天干的活,都是给医院里每一个科的医生回答问题。并不是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我们都有一台显微镜,可以放大一千倍,可以看到病人身体里的细胞变成什么样子,可以从本质上来认识疾病。

最好的保健就是顺其自然

我认为,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运动的规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

大家都吃保健品,保健品毫无作用。

男人喜欢补肾,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补肾。男性的强壮和性能力,是由身体的男性激素决定的,不是用什么药物、吃什么食物能够补充的。

可以运动,但是不能透支

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它最佳的频度和幅度,好比说心跳,正常人1分钟跳70下,你不能让它跳120下、150下,那不是最佳的运动限度。运动的时候,不能超过身体细胞所能够承受的限度。许多运动员都不长寿,因为他的运动强度超过了应该承受的频度和幅度。

就像蜡烛,燃烧得特别旺,生命一定很快就结束了。

我们说,平时大家心跳是7080下,不过成年累月都是这种状态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每个礼拜有一次或两次,让心跳达到100甚至120(最好不要超过150),你的血液加速流动,等于给房间来了一次大清扫。一个礼拜左右彻底清理一两次,把每个角落里的废物都通过血液回圈带走,有助于你身体的代谢。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

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人体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每个医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再控制也控制不住。

 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中国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

我们应该正常看待误诊。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复杂,一时说不清,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得了什么病,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这是个最简单的减少误诊的方法。

 有些不是误诊的问题。比如说脂肪肝,它不是病。在20年前,不管哪本书上,都不会专门有这个词儿,这全是B超惹的祸。有了超音波这个仪器,把探头往你的腹部一放:哦!你是脂肪肝!这个词就叫出来了。

我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我在解剖之前,先给超音波室打电话,让他们推一个超音波到解剖室,在打开腹部之前超一下,看有没有脂肪肝,然后打开来验证。有时候他们说:没有,打开一看:这不是黄的脂肪吗?有的正相反。所以超声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

身体里脂肪多,你的肝脏里脂肪一定多,问题是脂肪多了,给你带来什么疾病没有?

我们做了很多解剖,没有发现一个肝脏的硬化、肝脏的损伤,是由于脂肪肝引起的。有人说你现在是轻度脂肪肝、过两年变重度脂肪肝,然后就变肝硬化,最后是肝癌,说这样话的人没有任何证据。

还有酒精肝,都以喝酒对肝损害最大。酒精叫乙醇,乙醇到了肝脏,在那里分解,像剪刀一样,把两个碳的分子剪断,最终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去,水--尿出去。

如果你的肝脏里都是这样的剪刀,你害怕喝酒干什么?

关键不是对肝的损伤,肝细胞死了可以再生,关键是对神经细胞的伤害人体里只有神经细胞是生下来多少个,一辈子都不会再增加一个,只会减少。喝酒每喝醉一次,都要牺牲一批 神经细胞。

癌细胞是杀不死的

我对癌症的兴趣,从70年代上学时候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开始的时候充满幻想、充满激情。我认为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鼓捣癌症,总能鼓捣出名堂来吧!

1978年第一届招收研究生,我就直奔着癌症去了。结果搞了半天,发现原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个新方法一出来,我就去鼓捣一阵,最后一个个都破灭了。

最悲惨的是:送进来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已经全身转移、扩散了,他还不明白,还想回去上学。我去查房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就问:爷爷,我什么时候能够上学啊?我怎么回答?

我如实告诉他,面对这幼小的生命,我怎么能说得出来?我如果隐瞒,等这个孩子到了最后阶段,就会知道我是在说假话,我再去看他,他还能信任我吗?

中晚期的时候,你去治疗癌细胞,想把癌细胞杀死,这个思路是错的。癌细胞是杀不死的!你不要指望通过医学的办法,来解决你的癌症问题

那么要用什么办法呢?我打个比方:任何癌症,就像一个种子,你的身体就是一片土壤。这个种子冒芽不冒芽,长大不长大,完全取决于土壤,而不是取决于种子。种子再好,土壤不适合,它决不会长出来。怎么改善这个土壤?这是现在研究的课题。

我们提倡健康体检。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问题是怎能发现

傅彪最后也到我那里去看病,他是肝癌。肝癌多数都经历了乙肝、丙肝,然后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细胞变成癌要510年!

肝脏受到攻击,1个变2个、2个变4个,像小芽冒出来一样,然后一点一点长大。你每过半年查一次的话,它决不会长成两三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两三公分以前,肝癌都可以手到病除。

像傅彪这样的案例,如果提前诊治,不是老说工作忙,是完全有办法挽回的。但是他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没办法控制了。

他的肝脏切下来我也看到了,太晚了,不可能再活下去。

那时别人还骂我说:人家手术以后不是好好的嘛!你怎说人家活不长?

我可以肯定他活不长。他的癌细胞像散芝麻一样,在肝脏里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怎能活得长?有人说换肝就可以了。

癌细胞很聪明,肝癌细胞最适合生长的环境是肝脏,肝脏里面长满了,它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等你换了一个好肝,四面八方的肝癌细胞都回来了!没有用的!

我们有责任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如果是晚期,我建议针对生活品去努力,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针对晚期癌症的治疗不需要做,因为没有用。

作为医生,我给自己只能打20分。为什么?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

做医生这么多年,我有一种感慨: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

附录

 90%的病自己会好的。虽然说法很另类,但我相信“90%的病自己会好”这是真的。不过,有很多医生根本就希望你经常回诊……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胆固醇过高、肥胖、痛风、便祕、胃溃疡、头痛、腰痛、过敏、失眠、自律神经失调……这些占门诊百分之九十的病,实际上不必吃药就会好,你能想像吗?

冈本裕是日本脑外科医生,同时专长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与研究。

他最出名的就是尽可能不开药,但他治疗与给过建议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复发率却很低,这是怎么办到的?

本书在日本,9个月就畅销30万册,是作者冈本裕医师20多年诊疗观察的经验结晶。他指出:当个聪明患者比当个医生眼中的患者,你得到痊愈的率更高。

关于看病吃药,他指出好患者就是会定期回诊的病人,因为会替医院带来稳定收入。

 1.不是不吃药,而是吃药要有期限,如果一直吃不好,就要检讨原因。

 2.血压高未必需要吃药,压力大、作息乱才是脑溢血主因。

 3.血糖标准降低(降至空腹血糖100),于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几百万人,但并非都需要吃药。

 4.胆固醇愈低愈好?其实胆固醇在220280mg/dl的人,最长寿。

 5.新陈代谢症候群,根本不必看医生。

 6.连医生都未必知道,肠子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7.制酸剂并不能治疗胃溃疡,原因何在?

 8.常吃头痛药,会刺激交感神经,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9.腰痛别穿紧身搭,更别马上贴痠痛贴布。

 10.过敏、湿疹,不用擦药膏,多摄取发酵食品,就可以治好。

 11.抗忧郁药物,可能让人更不开朗。

12.晚餐不要太晚吃,就能改善失眠。

冈本医生提出几点养生的好习惯

他说,想要不生病,最好能别让养生成为压力,再养生的食物,吃起来好吃才是最基本的。

 1.量量体重,就能看出营养是否失衡。

 2.坐姿不前倾,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状。

 3.按摩手指,就能维持自律神经的平衡。

 4.按摩小腿部,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5.按压百会穴,刺激分泌脑内啡,提高自愈力。

 6.洗澡冷热水交替,能远离感冒。

 7.把看电视改成每天散步1小时或6000步,半年体重90公斤60公斤

 8.睡觉不只是休息,睡足7小时,才能彻底修复人体自愈力。

 9.不可以用病患的身分去看病,而要以顾客或朋友的对等身分。

 10.聪明病患会设法让医生讲出因为你是私下问,我才会老实说的医疗建议。

10提高自愈力的生活习惯,有多达2400名癌症与慢性病患在力行,就算不全部执行,只做到六七成结果一样很显着。

 他的临床数据显示:病患在淋巴球数的增加、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存活率的提升,都得到显着的改善。

系统分类: 生活  个人分类: 图文选摘  本文标签:杂谈保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