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博物馆将于今年6月16日在位于漕溪北路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旧址正式开馆。上海是华语电影发祥地,也是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在这片土地上,处处有中国电影留下的珍贵遗迹。如今,随着博物馆筹备工作将近尾声,关于上海的电影秘史也被层层揭开。从今天起,记者将陆续为读者带来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独家探秘系列报道。 位于虹口区外白渡桥东侧的浦江饭店(旧称礼查饭店)(见右图),有很多创纪录的“第一”:除了是中国第一家西商饭店之外,这里还是点亮中国第一盏电灯和接通中国第一部电话的地方。而饭店大堂悬挂的旧照片,揭示出卓别林、爱因斯坦等世界文化名人和这里的关系。然而,还有一个“第一”却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电影在中国第一次有记载的公开放映,就在这里。上海电影博物馆“电影发行放映”展区将有一处微缩模型景观,表现3处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场所,除位于闸北唐家弄的徐园和位于虹口区海宁路的虹口大戏院之外,还有一处就是今天的浦江饭店。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石川向记者证实了这一发现,其依据是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有这样一段记载:1897年5月22日晚上,在浦江饭店(当时叫艾斯特饭店)艾斯特大厅放映了一场电影。当英国女王出现在银幕上时,有观众起立,将右手放在左胸前,齐唱英国国歌。石川告诉记者,这是现今能找到的关于中国电影放映最早也最可靠的文字记录;根据这些描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放映的是一部纪录片,观众可能是下榻在艾斯特饭店的英国客人。 而在虹口区,还有另一段与电影有关的往事。一代影星阮玲玉因不堪流言折磨,于1935年3月7日晚服安眠药自尽。她当时的男友唐季珊先是将她送往位于武进路上的福民医院,即今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阮玲玉居住在新闸路沁园村,唐季珊为何要舍近求远跑到虹口?石川告诉记者,当时阮玲玉与前夫张达明的官司正闹得沸沸扬扬,为了躲避小报记者,唐季珊刻意避开附近耳目众多的华人医院。谁想到当晚刚好没有医师值班,让阮玲玉在走廊上躺了一夜,耽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