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仇亲期”

 长沙7喜 2014-04-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孩子过早的进入了“青春期”、也就是“仇亲期”。 早的提前到11岁左右,晚的在15岁或16岁也进入“仇亲期”,这段年龄段是家长最头痛的一段,也是孩子成长的最关键的一段。如果这段家长没有把孩子引导好,你将改写孩子的一生啊。

  “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有些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很好,可以向朋友一样,关系很融洽。一般情况下这样关系成长的孩子,大部分都很优秀。据统计还有85%的家长与孩子沟通不好,家长也很苦恼,孩子也很苦恼。由于这种关系处理的不好,夭折了很多的优秀人才。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孩子十三四岁时或十五六岁时,总是和家长对着干,这种情况普遍能持续两三年,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的明显,有的孩子表现不明显。

  心理学家把青少年的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

  有些家长不懂什么是“仇亲期”,对于这一时期 的孩子不能够正确对待,结果酿出了严重的祸患。内蒙赤峰有个学生周XX..很聪明..初中成绩 一直很好..进入“仇亲期”后..因为家长的管教方式有误,导致了孩子的离家出走..后来又迷恋上网 络..最后辍学在家,并且与社会的一些不良青年鬼魂在一起。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许是个优秀人才就因为家长的管教方式不当..夭折了...。

  “仇亲期”覆盖着儿童像成人过渡的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明朗化,处处体现“自我”的存在,极力想通过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来突出“我”。为了突出“我”他们极力的打扮得与众不同,喜欢做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情,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这些都是体现他们世界观不够成熟,把对家长、老师、和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段时期是充满风险的人生大河,家长怎样帮助孩子趟过这条大河呢!

  1、当孩子向你谈起他感兴趣的事情时,要集中精力去听,不要似听非听,或一边做事一边听。

  2、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避免啰嗦的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

  3、要用尊重的口气而不是教训的口气与孩子讲话,你尊重孩子能换来孩子的尊重,这样你就会成为孩子的好朋友,沟通就会很方便了。

  4、要正视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增长,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所处年龄阶段里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明确指出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 识上的而片面性。

  5、家里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家长的意见一致,就应该按他们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体现了融洽的亲子关系。由此自然而然的就趟出了“仇亲期”这条大河。

  在上面的基础上再进入学习就轻松多了,一个好的环境是成就一个优秀人才的基础。

  要想成绩优秀...一是天分,二是后天的努力。后天的努力在于家长的引导。

  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会。孩子学习不好就要鼓励孩子说:我相信凭你的能力一定能把它学好;鼓励孩子定个短期计划,每天什么时间学习什么...等等,在学习上让孩子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养成上课注意听讲,下课整理笔记的习惯。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今天的问题决不等到明天,当天问题当天消化。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形成了。

  13岁是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如果家长用上面的方式与孩子交朋友。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又用上述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那么还愁什么孩子不成才啊,初中这段是为高中打基础啊,这段基础坚固何愁高中不优秀啊。初中到高中只有6年的时间,很快就会把孩子送入大学的校门啊。这段时间家长无论怎样辛苦,都要坚持啊。13岁到19岁是最关键的教育、是最辛苦的教育、也是最有收获的教育。家长们辛苦了,加油啊。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和孩子沟通【青春期的孩子】三字经:找时机、谈兴趣,认真听、不驳斥,先赞扬、再解 惑,显轻松、创和谐,多沟通、变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