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陆人 看台湾》嘉义小哥的纸条

 真藏屋 2014-04-03

《大陆人 看台湾》嘉义小哥的纸条  

2014-4-2(颜婧/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去年暑假,我们系组织了一个去台湾的短期交流活动,一共十天,而我有幸参与了进来,那段日子在台湾发生的事,我可能一辈子都难以忘怀。记得在嘉义,集体活动结束以后我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散步。我想看看台湾的人,台湾的事,多聊聊,远比像个观光客一样走马观花来得好,我想看一个丰满真实的台湾,而不是旅游业营造的台湾。

那天的夜很清淡,像薄纱。我去了藏在小巷小楼的二楼的旧书店,抱回几本繁体旧书;去了大马路上明亮干净的小便利店,迎着夜风喝着台湾啤酒;几次路过同一辆卖各种冬瓜茶和槟榔的小车,听着小车后面的阿姨们聊天的欢笑声,在夜空中很清朗地传来。满满的都是舒服的人间气、人情味,一个劲儿往毛孔里钻,让你有一种通畅和顺的感觉。

最后我驻足在一个卖炸红薯条的小哥旁,是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周围都是安静的民居,来往也没多少人,小哥也不忙,不紧不慢地整理着明天的食材。买了一份吃以后,我俩就顺理成章地攀谈上了。小哥很健谈,一听我口音就知道是大陆的,我说我只能在这边待几天,想尝点这边的好吃的,他也就迫不及待地向我推荐起嘉义的骄傲来。

嘴上说不算,他还直接抓起笔就写,一个劲儿叮咛我说一定要买老杨方块酥,另外还有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新口味也都不错;「往回走一点在大广场的十字路口往右拐是文化路夜市,去郭家鸡肉饭尝尝;可惜你待的时间太短又有集体活动,要么一定要去吃吃福义轩的蛋卷,不过店有点远而且不太好拿……」

我顿时有一种插不上嘴的感觉,他恨不得一股脑把他知道的全倒给我。末了临走的时候他把那张纸条塞我手里,还忘不了确认一下我知不知道回去的路,帮我回忆了两三遍回去的路上有什么标志、哪个路口往哪儿拐,这才放心放我离开。

那张纸条被我带回了北京,一翻出来,我就总会想起小哥,台湾的人竟会淳朴如斯,即使是陌生人,他们也会把你当自己家人一样关心你,问路不但不会面无表情地不搭理你,或者懒洋洋地伸出一根手指头仙人指路,话也不多说一句,而是只要有时间,甚至会亲自把你领过去。

我们还去了鹿港小镇。在鹿港龙山寺偶遇一位扫地的阿伯。当时寺里正在做法事,从没接触过这些的我们有些害怕又有些好奇。问阿伯那些女居士在做什么,他停下手中的活,有些尴尬但又很热情地对我们笑着,舌头打了半天转,憋了半天憋出来两个字:「鬼月」;说完他又酝酿了半天,很灿烂地向我们笑,依然有些口齿不清地说着:「欢迎你们来台湾。」

其实啊,不擅长国语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泥土气息的乡音也很好听,况且,灿烂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示意。

我父亲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有时候经常会听到他感慨,说现在的人心都坏了,心上缺了一根绳,什么都敢做,他们那时候哪儿有什么毒奶粉什么假鸡蛋啊。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到台湾,想到那里的那群人。很想问问当时那位小哥:「你的红薯干现在还卖得好吗?」

Read more: http://www./portal.php?mod=view&aid=107367#ixzz2xhh3l6M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