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陵行业--松陵肉店

 苏迷 2014-04-03

 《松陵今昔漫聊群》成立以来,群友们热衷于对松陵文化的挖掘、讨论、著文。我作为其中一员,深受大家情神的感动,也欣然捉笔写了几篇小文。只是苦于肚中货料不多,还需向诸位学习讨教。这次承蒙朱洛明先生厚爱,为松陵肉店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我平时积累的素材,遂得以完成此篇。在此向朱洛明先生表示感谢,向支持我的群友表示感谢。 松陵行业——松陵肉店

    松陵为吴江县治,是吴江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商业繁华比乡镇而言,有着独到的区位优势和政令上的便利。自宋室南渡中原后,松陵成为畿辅重镇,人口剧增,造成商贸日盛。垂虹桥两岸酒楼茶肆比肩相接,商贾云集,城内更莺歌燕舞,百货聚集。古时一句“朱门酒肉臭”,一方面透析了富贵人家酒肉飘香的奢侈生活,同样也揭示了肉类食品在人们生活中的高档地位。鉴于中国百姓的饮食习惯、民族结构、饮食文化等等,在肉食品经营中,猪肉始终占主导地位。“去割点肉,包馄饨吃”……不难看出,我们己习惯将“吃肉”和“吃猪肉”的关系划为了“=”号。“肉”就是专指猪肉,而不是牛肉、羊肉、鸡肉、鱼肉之类。所以,不管生活状况如何,对吃肉这事,百姓们都是很普遍关注的。据资料反映,在80年代中期,我国肉类产量在2000万吨左右,猪肉就占了85%左右。

    就在我们松陵,民国时期的肉店就有2家(新明、裕昌),还有1家腌鲜店(王恒兴)。到了49年解放时,松陵肉店一度发展到7家,在同城的商家行业中,属于较多的一个行业,诚然,那年代全是私营业主。55年5月,松陵镇作为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试点,成立了15个合作小组,鲜肉组便是其中之一。至1956年,松陵镇上的肉店仍有6家之多(义兴、同协兴、和记、甡泰、大盛、凌文记)在松陵的35个行业中,位居11。腌腊商店也有6家,虽不是全经营猪肉,但咸肉、腊肉、酱肉也是主打商品。可见,肉店之兴盛,也反映出了镇区居民对肉类食品的喜爱程度。

    随着1957年对私改造以来,公私合营模式出现,各行业进行归口分别管理,松陵肉店同样如此。把原来分散经营的小业主,吸收并集中为合作商店,按集市区域划分为三大片区,并填补了北门集市没有肉摊的窘况。形成了北门肉店(业主姓王),城中肉店(业主姓朱),东门肉店(业主姓李),这些店中还经营(兼营)着腌制品的销售。当时猪肉还没有实行统购统销,所出售的猪肉,全是由各家店铺自行到农村上门收购生猪,进行宰杀,然后一早供应市场。猪源不够时,也有苏北猪渗入其中。56年松陵设立收购站收购生猪,肉店便向收购站批购。时到文革中,养猪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吓得农民不敢饲养,生猪来源又趋紧张,肉票应运而生。松陵行业——松陵肉店

    由于到六七十年代,我国还处于贫困时期,计划经济仍是市场的主导地位,购物凭票成了那时的一种生活常态,象粮票、糖果票、布票,肉票,煤球票,面票,酒票、豆制品票等等。而在副食品的供应中,肉票首当其冲,俨然是那时的大哥大。在当时能吃一顿红烧肉,那是非常奢侈的,平时最多买几角肉丝,开个小荤。更何况,生活撷据,大多数百姓的肚子里油水甚少,食用油根本不够吃,所以当时肥肉的销路最好,能买到肥肉,回家熬油,烧菜时放一些、饭里拌一些,这也是民间改善生活的一种良方。当然,如能认得肉墩头上的师傅,在他操刀的时候有所“倾斜”,那绝对是满心窃喜的一件事。那些猪头、猪肝、大肠等下作是师傅手中的王牌,因而这些气势之盛“执行总裁”,也是人们巴结的重要对象。至今,老松陵人对镇上肉店的老板业主或工作人员还念念不忘,如城中肉店的朱四福、杨和生、徐经声,北门肉店的王春德、顾永官、陆韵珍,东门肉店的李关喜、陆维礼,等等,这些肉店不仅带来了美味的食品,更在古镇中润滑着各种人际关系,融洽了乡邻间的熟稔人脉。

    肉是紧销商品,所以排队买肉景象便成了那几代松陵人难以抺去的印记。每当凌晨,甚至隔夜就要到肉店前去排队,还不一定能买到,所以那时肉店排门板门口常见的景象,先以一排排砖头,石头,破篮爿头整齐排列,代表着已有人在排队了,等着肉店一早开门发号,然后凭号凭票买肉。纯朴的松陵人都很自觉,从没有插队、乱哄现象,遵守着良好的民风习俗。每到逢年过节,肉店更是人山人海,采购凭票供应的商品是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亊,每户一只冰冻鹅,一只咸猪头,几斤鸡蛋,便是过年的主要荤菜,不少家庭也会省着招待客人之用。要知道,上海每人每月 “配给”猪肉1.50元(在全国算高的),当时猪肉均价约每斤1元。而在松陵,最早每人每月只有三两肉供应,其状况也是捉襟见肘,肥肉走俏理所当然了。

    在城中,早先肉店开在现松陵广场南侧的菜场里(旧火神庙处)。后来几经迁移、几经兴衰,肉店经营也是一波三折。随着文革结束,百废待兴,人们的物质活也逐渐丰富,但计划供应还没取消,在原有三家醃鲜肉店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为方便群众买肉,增加了网店,在中山街与庙前街的交汇处,把旧绸布商店改造为新的大肉店,体制为国营商店,也是松陵最大的肉食商店,由县食品公司直接管辖。这样在城中有了2家肉店,一为国营,一为集体。食品公司备有肉联厂冷库,有时新鲜的肉供应不上,只能靠储备的冷气肉即冰冻肉来缓解需求。冷气肉的口感虽差一点,但相比缺肉少肉的年代,己算是大有口福了。肉店除了供应城镇居民外,还要供应各家饭馆酒店,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食堂。这时生猪也实行着统购统销政策。

    在1985年的松陵整个集体商业的108家中,腌鲜肉店就占了6家,基本排在了第六位,从这儿可以看出,肉类食品对松陵人来讲,还是紧密相关的,在百姓的菜篮子中,肉的份量大小,折射着人们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后来省里也对地方生猪购销“三统一”(统一经营、调拨、核算)改为地方分级管理,从统一派购,改为合同定购,放开了生猪购销价,扶持生猪生产,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松陵从1990年起,允许个体商户宰猪自销,食品站实行“定点宰杀、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办法。同时对猪肉实行盖单制度,本地猪为红章,外埠猪为蓝章,以便区分。从此,松陵肉店出现了百花竞争的态势,肉店、肉摊逐年增加,只是这些店铺不再沿街占位,而是走进了菜市场,并有相关工商部门管理。

    从松陵肉店的发展轨迹看,它基本上呈上升趋势。这与松陵当地的经济、需求、习俗等相匹配。就如当肉票盛行时,百姓生活要求却更高了,需求越来越多了。松陵行业——松陵肉店松陵地处富庶的江南水乡,经济条件相对贫困地区要好得多,食肉也是生活质量的一个反应,当然对猪肉的好坏辨别,也随之提高。而今,菜场内的肉店,大都挂着“XX本土猪”。虽然价格略高些,但居民们还是会选购本地猪,不知是本土情结依旧,还是猪肉的口感质量在起作用?

    一只菜篮子,一爿猪肉店。折射着一个行业的前行过程,反映着人们生活水准的冷暖变化。民以食为天,荤以猪为大。走进松陵肉店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熟悉的往事。

     上图,左侧为八十年代初的中山街上的国营肉店,楼壁上“国营”二字依稀可认。

     中图,计划经济中,肉墩头上的猪头也是抢手商品。

     下图,如今菜场里的肉摊位上,本土猪成了新买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