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县衙的历史考证

 苏迷 2014-04-03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单独置县,即有吴江县衙。但由于资料的短缺[吴江现存最早的方志典籍,是明弘治元年(1488年)莫旦编纂的《吴江志》,但也只有影印本传世,很多文字模糊不清。],后梁至南宋之前关于吴江县衙的营建及布局已经没有办法再详细考证。本文只能根据莫旦的《吴江志》等方志典籍,试图从吴江县的历史沿革、吴江县城及县治的演变、宋(南宋)元明清吴江县衙的变迁及格局三个方面,对吴江县衙的历史和建筑格局作一些考证,仅供参考。

    一、吴江的历史沿革

    吴江县位于江苏省的东南端,自古有青草滩、松江、松陵、笠泽、枫江、鲈乡等别称。1960年以来的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五千年),吴江先民已经在梅堰袁家埭、龙南,桃源广福,震泽蠡泽湖,同里九里湖、移定毕圩,平望唐家湖等地从事渔猎、耕织生活。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等时期的一些古人类遗址先后挖掘整理,一大批考古文物的出土面世,充分证明了吴江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吴江之地古时属吴,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1年)置会稽郡,始设吴县、由拳县(三国时吴改称嘉兴)。自此至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江之地南属嘉兴,北隶吴县。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奏请割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升为中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江改州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吴江为吴江、震泽两县,同城分治。吴江偏西为震泽,偏东为吴江,全境面积各得一半。民国元年(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合并为吴江县。因此,吴江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但吴江真正有完整建制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后梁开平三年(909年)。

    二、吴江县城及县治的演变

    吴江置县以来,县城一直在松陵镇(此处镇以城区为限,不包括乡村),因此松陵又习惯上被称为吴江。

    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吴越王钱镠命司马福在吴淞江源头南北各筑一城,有南津、北津之称。后南城废,北城即为后世所称县城,周围三里五十步。宋嘉祐二年(1057年),知县裴煜改建南北二门。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达鲁花赤札牙进重建北门。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吴王张士诚将县城扩大至周围五里二十七步,城墙高二丈八尺,厚一丈五尺。建陆城门四座,各以所对方向名东、南、西、北门,城门上各建鼓楼一座;水城门五座,即东、西、北、小东水门,以及玉带河(即今红旗路)东城楼外濠河处,上为陆门下为水门。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知县陈尧弼重建东、西、南、北城楼,分别名为朝阳、望山、望湖、望恩,后倾圮。明正德八年(1513年)知县萧韶重修。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为防止倭寇骚扰,知县杨芷增修城墙。城高三丈一尺,厚一丈八尺,长一千零八十四丈五尺,筑月城四座,堞二千二百二十二个,敌楼二座,窝铺四十个。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知县曹一麟用陶瓷装修城墙表面,防止雨水侵蚀城墙。明天启三年(1623年),知县宴清修城。清顺治四年(1647年),知县李承尹修城。清康熙四年(1665年),知县刘国定增修,有堞二千三百五十一个,窝铺三十六个,箭台三十六座,炮台四座。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知县郭琇、守备陈桓修城。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之半置震泽县,县城各辖其半。清雍正七年(1729年),知县徐永祐修城,重建东门、南门城楼。清同治六年(1867年),布政史丁通禁止在靠近城墙内外搭盖房屋。清同治十年(1871年),吴江知县俞明厚、震泽知县王琬合修城墙。民国23年(1934年)至26年,县长徐幼川任内重修北门城楼。1949年吴江解放时,四周城墙残缺不全,城楼仅存北门一座。1958年拆除,1985年时仅存南门西首长约二十米城墙土基,现今已经无法再看到当年城墙的影子了。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置吴江县,松陵即为县治所在地。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晋升为州,县治改为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江改州为县,州治改为县治。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之半置震泽县,两县同城分治,南为吴江县治(即今市政府所在地),北为震泽县治。民国元年(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原吴江县衙为县政府治所。民国26年(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吴江,吴江县政府暂迁严墓(今铜罗)。民国27年,日伪吴江县公署建立,伪县公署设在县政府。抗战胜利后,吴江县政府迁返松陵镇原县政府办公。吴江解放后,松陵镇原县政府一直作为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延续至今。

   三、宋(南宋)、元、明、清吴江县衙的变迁及格局

    据明弘治元年(1488年)莫旦的《吴江志》“治所”卷记载:“吴江县治在吴淞江滨,去郡城(今苏州)盘门四十里。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开设衙门,旧无城池,宋因(因袭)之。”清乾隆《吴江县志》“公署”卷记载:“北宋以前之修整皆不见于记载,南渡后乃颇可考。建炎(11271130年)中旧治毁于兵火。”然而莫旦在“图像”卷中录有《县治图》,较为清晰地反映了当时吴江县衙的结构及布局情况。结合莫旦《吴江志》“治所”卷、“图像”卷和清乾隆《吴江县志》中的“图像”卷、“公署”卷,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宋(南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吴江县(州)衙的结构及布局情况。

    ⒈宋朝

    据莫旦《吴江志》“治所”卷和清乾隆《吴江县志》“图像”、“公署”卷记载,宋朝时吴江县衙建筑主要有敇书楼、知县厅、县丞厅、主簿厅、尉厅、仰高亭、獬豸亭、景袁堂、曾程堂、湖山堂、回车馆等构成。

敇书楼,在县门上。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知县赵伯虚重建县衙门,建敇书楼三楹于其上。绍定五年(1232年)知县李椿撤而新之。基崇三尺,栋宇宏敞,赞皇李处全记,刻石今(指莫旦纂志之时,下同)存。

知县厅,绍定(12281234年)中李椿重建,袁肃书“琴堂”二大字,即今“中和堂”是其址也。中有“清简堂”、“图思斋”、“观政亭”、“环翠亭”、“诚斋”、“雅室”诸处,景色清幽。

县丞厅,在县治之西南,绍兴元年(1131年)县丞宋应重建,绍定二年(1229年)徐景迂重修,在今南门之偏西。

主簿厅,在县治之西。乾道二年(1166年)重建,范石湖(范成大)作记,今北寺港口是其所也。

尉厅,在县治之东,嘉泰(12011204年)中彭法葺(修)治之,嘉定(12081224年)中黄翥重建,绍定(12281234年)中王从龙改创三楹于偏东,又有梅厅在后圃中,今看波桥北是其故址也。

仰高亭,在知县厅西。嘉定(12081224年)中知县罗勋建,翰林留元刚记于石,即今土地堂是其所业。

獬豸亭,在县治通道上,奉置熙陵戒石,其词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告诫官员要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咸淳十六年(莫志记载错误,明咸淳皇帝只在位十年,何以有十六年之说?)知县周甲重立石,有跋语今存。

景袁堂,在丞厅之西。嘉泰(12011204年)中越国公袁韶曾为吴江丞。绍定二年(1229年),县丞许景迂作堂。

曾程堂,在主簿厅之前。盖礼部尚书曾懋、中书舍人程俱皆为此官,高文虎作堂以奉之,赞皇李处全记。

湖山堂,在丞厅之西。嘉定(12081224年)中赵希贤修之。厅中松竹掩映,山水前列号为江湖奇观,有仙人弈棋事见杂记。

回车馆,与主簿厅相对。高文虎重修,下临运河(县衙前原有一河,时称运河)。回车馆乃知县任满后居住的地方,以等待后任者代之。

    根据这些记述,我们大致可以描绘出宋朝吴江县衙的结构分布图,具体详见所附的《宋朝吴江县衙布局恢复图》。

    ⒉元朝

    根据莫旦《吴江志》和清乾隆《吴江县志》记载,元朝吴江州治即宋朝旧县治,宋季(末)毁于金人之兵。元元贞元年(1295年)知县王柔重建。元贞二年(1296年)升县为州。惟知州一员居之,其两同知、两州判及都目等官俱于州市赁(租借)屋居住。元朝的州治相对比较简单,只有州厅、六房、幕厅、狱库、无讼堂、宣诏亭、百花亭、颁春亭、书状房、承发房、牌房等组成。

六房,在州厅两旁。

书状房,在州厅之西。

承发房,在礼房之下。

牌房,在州厅之东。

幕厅,在州厅之西。

架阁库,在幕厅西。

狱库,在架阁库前,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重建。

无讼堂,在知州衙,王柔建。

百花亭,在知州衙,种花结屏号“十样锦”。元贞元年(1295年)王柔宴客厅上,有诗云:“百花亭上百花开,不数河阳满城栽,四海寝兵民乐业,何妨花下日持杯”,今其地,当在土地堂侧。

    根据这些记述,我们大致可以描绘出元朝吴江县(州)衙的结构分布图,具体详见《元朝吴江县(州)衙布局恢复图》。

  

⒊明朝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江改州为县,吴江县治即为元吴江旧州治。明朝的县衙主要由广公厩、公厅、幕厅、六房、穿(川)堂、中和堂、潐楼、獬豸亭、鸾驾库、土主祠、申明亭、旌善亭、明民亭、西库、造册房、书房、学堂、公厨、知县衙、县丞衙、主簿衙、典吏衙、吏舍、县狱等组成。较为齐全的县衙设置,充分反映了明代地方官制和衙门的特征。

广公厩,洪武二年(1369年)由知县孔克中开拓地基、拆卸民房七十四家而增建,供官吏入内居住,解决宋元以来官吏在外居住、不便办公的历史遗留问题。

公厅,正中南面,凡五间三轩,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孔克中重建。

幕厅,在公厅之右南面,凡三间三轩。

六房,在公厅两旁,东西相向。

穿(川)堂,在公厅之后,直三间,建文二年(1400)知县蒋奎建,扁“清慎勤”三大字,上画藻井,左右庭中有黄杨二本,高可二丈,古物也。宣德四年(1429)知县贾忠修葺。穿堂藻井有题梁年号(具体不清哪一年)也,忠丞毁之。

中和堂,在穿堂之后,凡五间,知县蒋奎建。穿堂内有扁,其扁额不知何人所书,笔法雄逸佳甚。

潐楼,即宋敇书楼旧址。宣德二年(1427年)县丞柳臻重建,规模壮丽、雄冠一邑。有壶漏以正时刻,具鼓角以警昏晓。其下即县门,上揭“吴江县”三大字。前临通衢,左右有承流、宣化二坊。

獬豸亭,在公厅前甬道上,置熙陵戒石,今存。

鸾驾库,在公厅东,一间。

土主祠,在幕厅后,凡三间。其神曰夏侯,莫详其出处。前门三间,左有三高像碑,右有仰高亭碑记,皆宋时古物也。三高像成化三年(1467年)为知县韩槃所毁,惟仰高碑尚存。

申明亭,在县前,东向,凡三间,里老于此判决讼词。

旌善亭,凡三间,与申明亭相对。

明民亭,俗名河亭,在潐楼前,俯瞰运河,凡三间。于此泊舟可以上下。

西库,在架阁库前,凡七间,每岁收贮粮银、商税、赃罚等项财物。

□(此字无考)房,凡二连,共四十间,成化七年(1471年)知县王迪重建。

造册房,在穿堂之东,凡六间,凡知县考满于此攒造牌册。

书房,在中和堂东,一间,知县退食之所。

学堂,在中和堂西,凡四间,各衙子弟于此读书,知县章亮延儒者以主师席。

公厨,在中和堂西,凡三间,井灶皆具。

知县衙,在中和堂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孔克中拆民房展地以建,前临小河(时称中河),架石桥于上,有应宿堂。成化十四年(1478年)知县冯衡重建。

县丞衙,三所。二在知县衙左,皆临小河,渡以石桥;一在造册房后,内有梅月轩,谢常有记。

主簿衙,二所,俱在知县衙之西,前临小河,渡以石桥。

典吏衙,在幕厅之西。

吏舍,凡五间,俱在六房之后。

县狱,二所,一在承发房后,一在县之外西南。

    明朝的县衙布局详见所附的明弘治元年(1488年)的《县治图》。

    ⒋清朝

    根据清乾隆《吴江县志》“图像”卷中的《吴江县治旧图》和《吴江县治新图》,我们可以看出清朝吴江县衙的建筑风格与建筑布局基本与明朝的县衙相似,只是部分建筑的名称和布局稍有不同。由于《吴江县治旧图》和《吴江县治新图》没有标明具体年代,所以目前我们还很难明确这两张图究竟是哪一年的县治图,只能大概知道旧图是乾隆之前的,而新图是乾隆年间的。

    根据《吴江县治旧图》记载,当时的吴江县衙还是按照我国传统的中轴线型设计,沿中轴线,由外向里延伸,同时向左右两边拓展。外围建筑,首先为明民亭,步入明民亭,左边是申明亭,申明亭的后面是宣化坊,右边是旌善亭,旌善亭的后面是承流坊。过明民亭,朝北是鼓楼,鼓楼上悬挂“吴江县”三个大字。步入鼓楼,正式进入县衙,有一条甬道(中轴线)通往衙门底。甬道上由外及里依次是仪门、獬豸亭、公厅、川堂(川堂的右边是书房)、后堂。后堂之后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小河,河上架石桥四座。河北中央是知县衙,左边依次是县丞衙、主簿衙,右边为两座县丞衙。甬道的左边,由外及里依次是西三房、幕厅(幕厅的左边是西库)、土地祠(土地祠的左边是典史衙。甬道的左边,由外及里依次是东监、吏舍(吏舍两座,吏舍的右边是东三房,与西三房相对)、主簿衙。

    根据《吴江县治旧图》描述,县衙外围的建筑基本和旧图相似,只是多了两座桥,旌善亭东北是看波桥,申明亭旁运河上的是州桥。内部建筑也成中轴线型建筑,中间由外及里依次为鼓楼、正堂、得步楼、宅门。宅门后面是小河,将整个衙门一分为二。河北中间是清远堂,清远堂右边是耘松亭,右后是澹志斋,澹志斋右后是公厨。清远堂左边是关帝庙。得步堂左边是丰盈库,丰盈库左边是孔公祠。清远堂右边是东房。正堂的右边是招房,招房的右边是吏舍。正堂与仪门之间是甬道,甬道的左边为隶房,隶房的后面依次为西三房、舍吏、典史署,甬道的右边也是隶房,隶房的后面以此为东三房和土地祠。

    清顺治(16441661年)初年,吴江县衙毁于湖寇(吴易的白头军,抗清义军),后历代知县多重建或修葺。据清光绪《吴江县续志》记载,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知县沈名掞重建并作记。

参考资料:

⒈明弘治莫旦《吴江志》;

⒉清乾隆沈彤《吴江县志》;

⒊清光绪熊英其《吴江县续志》;

⒋韩铎、沈春荣主编的《吴江县志》;

⒌凌锦良主编的《吴江札记》;

⒍南京图书馆馆藏清乾隆沈彤《吴江县志》胶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