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入7万港币的香港家庭为何也紧巴巴

 文海睿得 2014-04-04

月入7万港币的香港家庭为何也紧巴巴

分类:经济评论
2014-04-03 09:13 阅读(20950)评论(29)

马航370,还是无影无踪。

 

 

香港中产收入和支出   邹蓝

 

前一阵,在香港一份报纸(2014年1月23日)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月入7万港币者,日子也过得紧巴巴。该文标题是“月入七万掹掹紧”。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大致收支情况列了下表。

他把自家双人月入7万港币(折合6万人民币左右)算做中低收入。这在大陆难以想象,也可见香港生活的开支之大。先看此家的月度收支列表。(邹蓝概算的百分比)

住房抵押贷款:16000港币(22%);外佣工资(摊机票和保险):5000港币(7%);

双方父母家用:10000港币(14%);儿童幼儿园和学前费:8000港币(11%);

纳税:4000港币(6%);水电煤和住房物业管理费:3000港币(3%);

双人上班交通费,餐费、零钱:10000港币(14%);买菜米及日用品:4000港币;

保险(全家医疗及储蓄):5000港币;红白事人情及过年节利市小红包:1000港币;

强积金(类似大陆养老保险):2500港币。

如上合计约:68500港币,月入70000港币的话,则只剩余1500港币。

大陆人估计感慨的是红白人情以及过年过节的小红包,年折合12000港币,只是年收入的17%,或者是每月的红包人情大约只折合月收入的15%。外佣工资与收入比也不贵。估计大陆家庭佣工可能相比差距很小了。每月双人交通费以及在外吃饭和零花的钱,也是红包人情钱差不多。其他的主要项目占总收入的比重百分比,是我大致估算的。

香港2013年第三季度个人收入的中位数为12300港币。所谓中位数的概念,不是平均数概念。平均数有时会很扭曲,一个收入20万的,跟一个收入2万的合并在一起,平均就是11万。而收入中位数,则是将工薪者的最高收入到最低收入列一个序列,找到一个中间点,其一边大于该数,另一边小于该数。比方说,100,95,80,70,65,50,45,35,25,则65是中位数。若还有一个数24,则中位数在65与50之间。如果各切一半下来,则就是57.5。

有说法,达到中位数的2/3到一倍,都是中产阶级。从香港个人收入中位数看,两口子7万,也就是平均每人35000港币,算是香港中产的高端,甚至超出高端了。

该文引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一位副教授的话说,“在百物腾贵的香港,月入三万的家庭绝不算中产。该文配插图有评论说,一个女白领认为,如果不算房子的抵押贷款,两夫妇月入50000港币才能算中产。

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居,真正是大不易。开支要压缩,看来也只能压缩房子。难怪在香港,中产标准住宅是40-50平方米。80平方米是大宅,100平方米算豪宅。低收入者住房多是20-30多平方米。这20-30多平方米的房子,大陆连给无房户的保障房都不会这么小。

香港大多数的房子没有阳台,因为阳台不能封,封阳台算违建。自己不拆政府派人来拆的话,还得支付人工费用。阳台不能两用的话,那一两个平方米就是巨大的奢侈。

而湾仔我以前量过的那套内面积31左右平方米的房子,地段相当北京西单旁边民族宫或者东单朝内南小街路口一带的闹市,是中产阶级的标准住房范围。那3室一厅是如此分布:

主卧室6平方米;两间次卧室各4平方米;客厅9平方米加一个0.9平方米的空间;厨房1.2米宽4米长(近5平方米);卫生间加淋浴间1.2米宽2米长(约2.4)。公摊面积就是两部电梯和安全楼梯,一梯两户,大概要摊到8-10平方米左右(450平方英尺或以上)。

那房子估计在800万港币左右,平均每英尺为18000港币,或者每平方米180000港币(14万多人民币)。这是同地段房子2013年下半年的平均价格水平。

红磡站过海隧道,公交车坐一站是9.5港币(8元不到),坐10站大概也是。落马洲到红磡的地铁全程则是35港币左右(29人民币左右)。

 

2014/3/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