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寒食节 讲故事说清明

 布丰斯基 2014-04-04

 

 
 

春节(大年初一)过后的第106天,是清明节;春节后的第105天,则是寒食节。这两个节是怎么挨在一起的?

今天正是寒食节(明日清明),就从去年已经讲过的故事说起。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遭到后母俪姬的迫害,带着门客逃往他乡。长期流亡,饥寒交迫,前途渺茫,众人纷纷离重耳而去,唯独介子推始终如一,不离不弃。有一次重耳病了,又断粮多日,实在找不到食物,介子推悄悄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煮给重耳吃。怕重耳知情后不能下咽,介子推谎称:煮的是狼肉。 后来,重耳在秦王帮助下返回晋国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当初离他而去的人也一个个回来投靠旧主。重耳上台后大封群臣,旧臣新宠皆有封赏,却单单把介子推忘掉了。

某日,重耳突然想起了介子推,派人去寻找。此时,贫困潦倒的介子推受不了权贵们的欺压,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深处。使臣们在深山野林找到介子推,一再动员他回去见文公,可是他死活不愿下山。重耳要求大家想办法让介子推走出山来。有个大臣出主意:放火烧山,介了推是孝子,为避火必然会背起老母下山来。重耳同意了。可是,山林烧尽,仍不见人出来。再派人上山搜寻,在一棵大树下,母子俩都被烧成骨灰,只剩下介子推一双未燃尽的鞋子。重耳追悔莫及,对着这双烧焦的鞋子悲伤地说:“足下,别来无恙?”这也是称旧友为“足下”的由来。

由于介子推被烧死了,异常懊恼的重耳下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都不准用火,烧火饭也不允许。这一天正是清明节前一日,不许烧饭就只好吃冷食,就成了寒食节。寒食节又从祭奠介子推,发展成了百姓祭奠逝世的亲人和好友的日子。寒食节与清明节紧挨在一起,于是就合二为一,清明节也成了祭奠扫墓的日子。

 

 
 

讲了寒食节,再说个有关清明的历史故事:

唐代书生崔护,上京高考,不料落榜,失意之极,情绪低落。他回家途中正值清明时节,路过京城城南的一个村庄,又饥又渴,疲惫不堪,为讨水喝,敲开了一家庄户紧闭的院门。一位美貌姑娘,端出一碗清荼。姑娘倚在家门口一棵桃花盛开的桃树下,看着崔护将茶水饮尽,随后收拾荼具离去,关上了院门。此时小崔,已将姑娘容貌深深印在心头,念念不忘,一往情深。回到老家,他把思念埋在心底,发奋苦读,准备明年再考。

一年之后中榜,小崔又来到城南这所庄户门前,院门依旧,桃树依旧,无奈大门紧锁,花枝出墙,人却不知何处去了。触景生情,崔护挥笔写诗一首,题于门上:《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谁知道,小崔刚离开,姑娘与父母扫墓就回来了。她还没站稳,就看见门上题词,顿时昏倒地。原来,姑娘对崔护也是一见倾心,日夜思念,积郁成疾,今错失良机,不由急火攻心,不治身亡。次日,崔护再做拜访,却是阴阳两隔。崔护痛惜不能自持,嚎啕大哭,扑倒在灵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悲怆的哭唤竟然使姑娘活了过来。其实她没有真死,只是心力交瘁,按现在说法,就是有点缺乏生命意志力而已。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姑娘伴随崔护直至终老。  (博陵崔护,唐代诗人,官至京兆尹、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该诗大致是讲的公元795年前后,崔护外出偶遇一段“桃花缘”,最终这段缘伴随了他一生。)

 

这故事让人回味。崔护与姑娘将爱情不动声色地放在内心深处,如果没有两人默默相思、相会一波三折、悲怆哭诉唤回情人,没有这些就难以让人产生共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看似简单的诗句道出了许多人都曾有过的共同体验,人生有多少巧合,也有多少不巧,有多少的离别、又有多少相会。真情也要靠执着的信念和实际行动来获取,可歌可泣的同时不乏真实的浪漫情怀。 介子推和崔护的故事,前者悲凄后者浪漫,似乎都很非常符合清明节的氛围。

 

 
 

清明时节说清明。

清明原本是节气(24节气之一)而非节日,寒食节倒是节日。这两个节又连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不再区别,合二为一,过成一个节了。

清明原来并非必须祭奠扫墓,这本是寒食节的活动。

清明是节气,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蝶舞蜂飞,桃红柳绿之时,正因为春光宜人,清明的主要活动是外出踏青(春游),植树、赏花、游戏、放风筝、游玩。游玩中有个游戏叫“斗草”:两个人各拿一根将军草的茎,十字交叉着对拉,谁的断了谁输(儿时记忆)。

男女郊游、踏青、斗草、玩耍的同时是交上朋友、相中情人、攀上好亲。交朋友、攀亲戚后就要吃喝,要聚餐。这又归到友情、爱情、请客吃喝上,归到中华美食上了。

唐朝崔护的桃花缘,还有白蛇传故事,背景都是清明节。就是说,清明节也是攀亲节、情人节。清明就是中国情人节,它的活动是:春游、交友、相亲、吃喝。

逢节必吃,春节吃年糕,端午吃棕子,中秋吃月饼,清明吃青团。青团是用蔬菜汁染成绿颜色的食品,很符合时下对健康和环保的要求。清明节食品中还有一种,叫“子推馍”。从这名字就知道,是纪念介子推的,就是用白面做成鱼、兔、鸡等小动物模样的馒头。“子推馍”出自山西——晋国故地,介子推老家。这寒食节的食品,也成了清明节食品。

前面讲过,介子推被烧死,晋文公下令全国百姓都不准烧火,只吃冷食,同时还祭奠介子推。到后来,也都忘记介子推这件事了,形成了祭奠去世亲人的习俗。历史就是这样,为悼念介子推,就有了寒食节,又从祭奠介子推,推广开来,变成为百姓祭奠自己逝去的亲人。后来寒食清明不分了,清明节主要活动变成了祭奠逝去的亲人和故友,这自然就要上坟扫墓,烧香上供烧纸。而烧香、烧纸钱等活动也是佛教传入中国,自魏晋之后才有的习俗。由此可见,祭奠扫墓活动原本不是清明节的内容,而是与寒食节合并后,清明节从踏青、交友、攀亲加上了祭奠祖宗和逝者的功能。

近些年,民间祭奠扫墓中出现了献花,包括以菊花等清素花卉献祭的方式,这也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而是效仿西方人的做法。不过,如果以献花替代烧纸钱、烧纸库(纸糊的箱、房、车等象征性财产)就很好,环保,也更文明。

在上世纪末以前,特别是文革及之后,除了春节国庆外,所有传统节日都已很淡漠。对清明节,或仅有些纪念革命烈士的集体活动。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实行双休制、放小长放假之后,民间对清明节才越发重视起来,清明也从(2013年之前)原来的非国令节假日,升格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而清明节主要是祭奠扫墓活动,由此,这些年每逢清明,扫墓大军堪比春节前的民工反乡大潮,汹涌澎湃。这又使交通和相关服务不堪重负。

 

目前,清明节也成了亲人团聚的日子。中国两大传统团聚节日:春节,亲人的团聚;清明节,过世亲人的团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