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清华北大辩论赛有感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4-04

周日中午从印度回来刚到家,就得到消息说下午2:00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世博辩论赛之清华与北大辩论队的比赛,于是兴致勃勃地就赶去了。这是我近年来第一次看清华辩论队的比赛。尽管最后的结果是评委判清华负,但是我对清华同学的表现非常满意,真是好样的。如果我是评委,我肯定会选择清华胜,这不仅因为我是个清华人。

比赛的题目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资金还是思路”,清华作为正方辩论的是资金。说实话,在开场DV方面清华可是算是完败。清华的宣传片是典型的学生活动的风格,而北大的DV更强调的是意境的营造,这是近期北大宣传片的一贯思路。我内心更认同北大的做法,尽管这种形式也更多是借鉴欧美名校的做法,而非原创。北大辩论队的取巧做法在于,这个宣传片根本就不是宣传辩论队自身的,而是宣传北大的,我想借用现成作品的成分更大一些。

正如后来点评嘉宾所说的那样,清华辩论队在立论方面有点窄,但是从辩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无可厚非。因为辩论就是要充分抓住对己方有利的点展开,而尽量避免被引入对对方有利的话题。清华辩论队一个我十分欣赏的做法就是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资金和思路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哪个更重要,而是在现实中哪个是制约因素”,这是关系到辩论成败的一个要点,很可惜的是点评嘉宾并没有注意到。几位同学表现地都十分出色,无论是在观点陈述,还是在双方攻辩过程中都言语犀利,有理有节。特别是我方的四辩,在最后总结陈词的阶段居然不仅慷慨激昂,娓娓道来,而且对时间的把握精确到了秒,令人叹为观止。相反对于最后获得当场优秀辩手的对方四辩,坦率地说我比较反感。同学后来告诉我他曾经是武汉大学的辩论队长,后来到北大读书,在网上有很多粉丝,我很不以为然。在辩论过程中,他屡次言语轻佻,逞口舌之利,虽然好像获得了满堂彩,但是我觉得他并没有理解辩论的实质。至少我不希望清华的同学向这个方向发展,因为这不是我们举办辩论赛的目的和意义。

在辩论过程中,其实双方都有一个弱点就是没有充分地使用好案例。清华主动提出的案例比较少,在辩论过程中相对比较被动,在信息不对称方面处于劣势,因为对方对于自己提出的案例的具体细节显然了解地比较多。这也反映出我们同学在社会观察,社会阅历方面的不足。而对方虽然提出了很多案例,但更多是取得了气势方面的制高点,而并没有提出什么致命的案例。其实我在想,在这个辩题上,重庆的经济发展就是思路比资金更重要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十年前,重庆像所有的西部省市一样,面临缺乏发展条件,包括资金的情况。但是与许多地区盲目引进外资不同,重庆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模式,就是成立八大国投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剥离了不良资产,为未来的发展筹集资金,从而最终进入了良性循环。从短期来说,资金可能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障碍。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好的思路完全可以改变包括资金不足在内的各种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

上次和史老师讨论辩论队的发展问题时,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我一直认为制约我国辩论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不是资金”,也“不是思路”,而是好的指导教师包括评委。从这场比赛来看,更加深了我的印象。评委的现场提问令我不敢恭维,他问北大的问题是“清华的同学认为用钱可以买到思路,你们为什么不提卖思路换钱呢”?我简直无语,且不说清华同学根本没有提到这一观点,他的基本假设就不成立,这种问问题的方式也很业余。点评嘉宾不仅根本就没搞清楚哪个是清华,哪儿是北大,而且重点在讨论议题,发表自己在立论上的观点,忽视了对于辩论逻辑的分析。按照他所说,清华的立论不仅错了,而且这一点注定从一开始清华就肯定会输,还辩什么?好在尽管处于这种不利的条件下,我看到了我们辩论水平的进步。十一年前,当我在担任校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主席的时候,就组织过一次全校的辩论赛。清华的同学,比十一年前的师兄师姐们表现得更棒了!当时学校对于是否参加校际比赛犹豫不决,担心表现不好给清华丢脸,但是今天,我对于我们的同学充满了信心。

总而言之,我很钦佩清华辩论队在这场辩论中的表现,祝愿大家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